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16.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取得哪些新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9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中央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2009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社會保障的支持力度,全年安排社會保障資金2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6927億元,比上年增長44.2%。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為標誌,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朝著覆蓋城鄉的目標邁出重要步伐。

  第一,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企業困難增加等不利條件及實施“五緩四減三補貼”等特殊政策背景,各地積極推進各項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重點做好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農民工、被徵地農民、靈活就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參保工作,實現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和基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到2009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0061萬人,增加823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2715萬人,增加31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861萬人,增加107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0860萬人,增加1606萬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達到15975.2億元,同比增長16.6%;總支出12393.6億元,同比增長24.9%。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標準,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進行調整,連續5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平均每年提高10%,目前月人均水平超過1200元。繼續提高失業保險金和工傷保險金標準,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2009年失業保險金比2008年人均提高12%。城鄉低保覆蓋全國6910萬人,年平均標準增加228元。農村五保戶年平均供養水平提高210元,中央財政負擔的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提高15%。

  第二,重點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啟動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2009年9月1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首批試點為全國27個省區的320個縣(市、區、旗)和4個直轄市的部分地區。中央財政安排新農保試點專項補助資金10.8億元,試點地區已全面啟動新農保試點,自2009年12月起開始辦理參保登記和繳費手續,並陸續發放基礎養老金。這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我國向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目標邁出突破性的重要一步。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全面推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前一年從制度上實現對城鎮居民的全面覆蓋。到2009年底,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96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100萬人。中央財政安排429億元專項補助資金,將各地關閉破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職工醫保,並統籌解決其他各類城鎮人員醫療保障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繼2008年新農合製度基本實現全覆蓋後,2009年參合人數又有新的增加。271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達到8.33億人,參合率94.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646億元,累積受益4.9億人次。新農合籌資水平全面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左右,中央財政撥付新農合補助資金274.6億元。參合農民住院費用補償比例進一步提高,全國1/3的地區開展了門診統籌試點。

  第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各項制度。到2009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17703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795萬人。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部出臺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文件,如期完成在全國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目標。研究制定了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穩步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繼續做好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全國有29個省區市出臺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進展。繼續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範圍試點,明確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為困難企業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發揮失業保險支持企業減負穩崗的作用。切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2009年全國共有484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月人均領取失業保險金446元。實施工傷保險“平安計劃”二期,積極推動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到2009年底,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5580萬人,比上年增加638萬人。解決“老工傷”問題取得積極成效,已將近100萬“老工傷”職工納入工傷保險。積極推進生育保險制度建設,生育保險覆蓋人數首次突破1億人。

  第四,社會救助和救災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規範,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的動態調整機制初步形成。城市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2009年底城市低保人數達到2347.7萬人,月人均補助達到165元。農村低保繼續推進應保盡保,保障人數達到4759.3萬人,月人均補助達到64元。2009年中央財政撥付城鄉低保補助資金540.8億元,其中城市低保補助資金325億元,比上年增長22.1%;農村低保補助資金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推廣了“一站式”服務和醫療費即時結算的救助模式,全年救助5843.2萬人次。2009年中央財政撥付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80.5億元,比2008年增長60%。農村五保供養政策進一步健全,供養經費納入縣、鄉財政預算保障。截至2009年底,農村五保供養人數554.3萬人,年人均保障水平集中供養為2500元,分散供養為1800元。繼續完善救災應急機制,出臺加強救災應急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救災捐贈工作規程。全年救濟受災群眾655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700多萬人次,下撥中央救災資金75億元。

  第五,社會福利和優撫安置保障工作不斷發展。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格局基本形成。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在黑龍江、江蘇、湖北、重慶、甘肅5省市進行試點,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63個養老服務試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建立80歲以上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制度,部分縣(市)建立了這項制度。制定實施了社會散居孤兒和福利機構兒童最低養育標準。2009年中央財政下撥優撫安置事業經費417.6億元,比2008年增加88.6億元。全國620多萬重點優撫對象享受到撫恤補助,30多萬名軍休幹部及遺屬和無軍籍退休職工提高了生活待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