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岳德榮代表:科技是我國未來糧食增産“主渠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王曉明)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岳德榮説,無論到任何時候,我國的糧食都必須依靠自身力量,自給自足。“科技應該是未來我國糧食增産的主要途徑之一。”

    “我國人口凈增加還沒有停止,對糧食的剛性需求仍在增加。”岳德榮代表説,人們膳食結構的改善,對肉蛋奶需求的增加,又對糧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糧食的用途多元化,不僅能用於加工乙醇等工業品,甚至還可以拿來做衣服。所以他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糧食問題將始終是我國的“頭等大事”。

    岳德榮代表説,他對我國的糧食安全,保障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是有信心的。一是我國一家一戶的土地承包制度非常合理,有利於保障糧食的穩定生産;二是國家在保證18億畝耕地紅線問題上態度堅決,耕地資源會得到一個最基本的保障;三是中央的投入不斷加大,包括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包括對農業科技的投入。

    “科技應該是未來我國糧食增産的主要途徑之一。”岳德榮代表説,以吉林省的玉米生産為例,2010年吉林省玉米平均畝産478公斤,“十一五”期間平均畝産450公斤,而在吉林省農科院的集中連片試驗田,最高畝産超過1000公斤,這個差值很大,説明未來的潛力很大。“吉林省玉米高産田僅佔1/3左右,平均畝産也只達到700公斤,還有大量的中低産田有待改造。”他説:“以吉林省西部地區開展膜下滴灌為例,每畝增産200公斤-300公斤玉米完全有可能。”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評點“十二五”期間我國稅制改革新走向
· 周曉光代表:設"侵害環境罪"專章讓懲戒更"給力"
· 張新建代表:讓農民工裝上信息卡方便“走天下”
· 徐力群代表: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培養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