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高鵬、趙仁偉)鼓勵文化、旅遊、健身消費,加強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壓縮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投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多處內容涉及體育事業。參加兩會的體育界政協委員認為,這些內容體現了政府發展體育事業的民生觀和科學發展觀。
報告摘編:壓縮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投入
史康成委員:目前國內全國性的運動會有好幾項,而且這幾年在國內舉辦的國際賽事也不少。為舉辦這些賽事,各地修建了不少場館。從總體來看,大型場館的賽後利用情況不太好。要不要辦這麼多的運動會,怎麼辦得更規範些,需要反思。
謝軍委員:我國應加強體育場館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正確把握體育場館發展的社會屬性,進行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綜合功能,從而達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的目標。
報告摘編:鼓勵文化、旅遊、健身消費
崔大林委員: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到鼓勵健身消費。增強人們的體育健身意識,使體育消費達到一定比例,是我們建設體育強國的應有之義。
樊慶斌委員:擴大體育消費,對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報告摘編:加強農村水電路氣以及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
劉敬民委員:一方面要壓縮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加強農村體育設施建設,這表明政府對體育事業的思路,就是要把體育辦到群眾身邊去,讓體育為民生服務,真正讓體育成為促進民生、促進消費的事業。
報告摘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增強人民體質,促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協調發展
姚濱委員:我是搞競技體育的,但體育不單單指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體育産業也是很重要的內容。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要協調發展,群眾體育搞得好,反過來能推動競技體育的發展。
王鈞委員:體育的經濟功能正逐漸得到重視,實際上體育不僅能夠強身健體、為國增光,還能為國增利、為民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