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世界眼:"中國經濟不放慢的後果才值得憂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于長洪 唐璐 舒靜)7.5%所標誌的中國經濟“降溫”讓歐美股市打了個小小的“噴嚏”。然而,這是全球經濟患上“感冒”的前兆,還是中國“強身健體”後能更好地助推全球經濟復蘇?在國際輿論對此答案的密集探尋中,《時代週刊》3月7日“中國經濟不放慢的後果才值得憂慮”的研判可謂精明獨到:一味“保八”只會放大資源環境壓力和經濟運行中的矛盾,而有意識的增長放慢會讓中國經濟更為健康。

    無疑,國際觀察家此前有對中國調低經濟增速的預期,但降至8%以下仍出人意料,無怪乎歐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應聲而落”,“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造成嚴重衝擊”“投資者越來越擔心中國經濟的冷卻”——外媒更是不乏憂慮之聲。

    “負面”的分析是多重的:《華爾街日報》稱,7.5%也許意味著,中國經濟超級擴張的時代開始終結,世界難以寄望“中國因素”;法新社更是直言,2012年經濟增長目標設至8年來最低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增長放緩會對其他經濟體造成嚴重衝擊,因為他們依賴中國推動自身經濟增長;《金融時報》提到,中國對出口産業和投資密集型資本貨物的依賴度下降,很可能會打擊日本、德國等國,因為這些國家的專長就是製造出口滿足建廠與發展重工業需要的機械設備;多家外媒還不約而同地提到,澳大利亞、巴西等大宗商品出口國會受到特別衝擊, 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者,基礎設施、電力和出口投資減速意味著鋼鐵、水泥、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進口將放緩,“從中國快速發展中獲益最多的國家,不太可能在未來幾年看到又一輪中國驅動的週期。”

    然而,與“負面”分析對應的樂觀看法顯得更佔上風:“不會出現持續的‘不良反應’”,“一個新的經濟週期即將啟動”,更多輿論的落腳點是,倘使中國經濟能提升質量、釋放潛力,無疑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新的機遇。 儘管“黃金時代”不再,但中國的“主動調整”不僅會帶動自身的轉型發展,同時也會推動更深層次的全球經濟新格局的變革,這其中,正蘊含著“新的商機”。

    這從巴西媒體的評價中可見一斑。儘管巴西股市與美歐股市一道應聲而落,儘管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也意味著巴西經濟擴張潛力的下降,巴西《聖保羅報》仍指出:“中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必將為建立一種可持續的經濟擴張模式開闢道路,減輕投資泡沫破裂的風險,經濟也不會因此劇烈減速。因此,從長遠來看,這對巴西是積極的。”

    不僅僅是巴西,對於全球經濟而言,一個更多依賴內需、結構優化升級、長期持續發展的中國經濟,將會釋放前所未有的潛力,孕育非同尋常的機遇。正如《金融時報》所言,中國增長轉型將帶來“減少污染和減輕全球對環境的擔憂、創造更多就業、進口更多高科技産品和娛樂産品、增強旅遊業”;《泰晤士報》的結論是:中國不斷擴大的中産階層將刺激服務業需求,將對歐美出口提供更大的市場,“全球經濟復蘇不僅不會因中國放慢而受阻,反而將從中受益”。

    “中國經濟朝向更均衡增長的轉型關係到世界重大利益”,世界熱切地期待中國作為“重要引擎”保持良好運轉,期待中國消費者“購買更多商品和服務”,從而在全球産生更積極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