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農村的資金留在農村”
——張少軍代表建言破解農村金融難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 林暉、王海鷹) “只要把農村資金大部分留在農村,就能有效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談到當前農村金融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如此直言,“推廣村鎮銀行、引導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合作,把資金留在農村,是破解農村金融難的可行辦法。”
作為山東省的農業大市,臨沂市農業人口超過870萬人,耕地超過1000萬畝,農村金融暢通與否至關重要。張少軍代表坦言:當前基層農村不受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青睞,銀行網點越來越少,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大多只靠農村信用社“孤軍奮戰”,金融支農難問題十分突出。
張少軍代表説,一方面雖然農村信用社在農業貸款方面作出很大貢獻,但僅此一家也帶來不少問題,“利息偏高,貸款總量供應不足”;而從另一方面看,民間資金也沒有好的出路。
破解農村金融難題,應加快村鎮銀行的建設步伐。張少軍代表認為,村鎮銀行建設步伐太慢,臨沂目前僅有3家村鎮銀行,規模很小,遠遠滿足不了要求。他建議,應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牽頭組建村鎮銀行,規範管理,吸納當地存款,有效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引導發展小額貸款公司,也是破解農村金融難的一種有效手段。張少軍代表稱,小額貸款公司可以有效利用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的閒置資金,既將閒置資金納入規範平臺,又能比較好解決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而且不吸收存款,金融風險能有效控制。“這種形式很適合農村現狀,但現在數量太少,推廣力度小。”
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開展信用合作,則是破解農村金融難的一條基本途徑。張少軍代表強調説,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今農村發展中的地位已越發重要,這是增強農業經濟效益、走適度規模化經營的重要平臺。僅臨沂當地就已達12000家,其中已有一部分在探索開展信用合作模式,成效可喜。
據他介紹,在生産經營合作的基礎上,這些種植、養殖等專業合作社農民們把資金集中到一起,在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利率很低,僅限于內部,不對外借貸,也不吸收存款。“合作社的農民相互知根知底,信用一目了然,這種信用合作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國家應該大力支持。”
張少軍代表坦誠表示,滿足農村資金需求,光試圖把城市資金吸引到農村,這不太現實。“把農村資金留在農村,這才是破解農村金融難的有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