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氣象局:兩會期間氣象話題受代表和委員關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12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全國“兩會”以來,氣象話題受到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有關氣象方面的提案和議案很多。其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被列入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全國政協常委秦大河遞交三件提案,件件都與氣象相關;全國政協常委欒恩傑、全國政協委員鄭國光以及全國人大代表許健民分別從不同角度對風雲氣象衛星的發展和貢獻進行了闡述,人大代表陳溫福關注農業氣象災害防禦,人大代表徐景龍談到氣象工作法制建設問題;政協委員宇如聰呼籲提升我國抗旱減災能力刻不容緩,徐一鳴委員建議制定《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法》;人大代表李修松建議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申遺,港澳人大代表關於氣象災害防禦,希望加強交流共享……

應對氣候變化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3月5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上印發了《關於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明確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列入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報告》指出,2011年我國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務實推進。其中包括“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頒布實施,在七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德班會議等國際談判,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和人才培訓。

    《報告》對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進行了闡述,並強調要紮實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落實“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推進低碳發展試驗試點,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全社會低碳行動;要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要認真做好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參會籌備工作。

    對於報告中涉及的節能減排與氣候變化問題,代表委員們都有著各自的理解。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應該繼續堅定立場,為推動國際社會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應有的努力;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高玉葆認為,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將開展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宣傳作為一向重要工作來抓,及早讓受教育者了解氣候變化的趨勢和應對措施;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則呼籲,應對氣候變化與每位公民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能做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少開一天車、少亮一盞燈、少用一天空調,都是為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做出的一份貢獻。(中國氣象報記者賴敏 王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審查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溫家寶在報告中指出,要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溫家寶在報告中提到,2012年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中,要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要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建設性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溫家寶的話語博得了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報告提出,要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嚴格監管危險化學品。今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要推進生態建設,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成果,加強草原生態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嚴格保護江河源、濕地、湖泊等重要生態功能區。

    “國家這麼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實際也是對每個公民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提出更好要求。如果大氣污染減少了,排放量降下來了,環境慢慢就搞好了;再加上自身防災減災的能力加強了,我們對自然界的挑戰也就更有戰鬥力!” 構建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港口發展模式的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談到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感慨道。

    人大代表孔瑛告訴記者:“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民行動,是個持續行為,不能成為一種‘運動式’的活動。”他話鋒一轉,“這些年,國家對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很重視,以前出現過‘年年栽樹不見樹’的情景,現在是‘栽一棵活一棵’,以後會更好。”説這話時,孔瑛已滿臉希冀。(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 賴敏)

全國政協常委秦大河:三件提案 件件不離氣象

    俗話説,“三句話不離本行”。3月7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科技組分組討論會後,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向本報記者透露:“我今年遞交了三件提案。當然,都和氣象有關。”

    一件提了“N次”的提案

    三件提案中的《關於將中國氣象頻道納入直播星公共服務免費頻道的提案》先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這個提案遞交了幾次?”

    “N次。”在調侃之餘,秦大河透著幾許無奈。此前幾年,秦大河曾多次在政協會議上遞交提案,建議儘快建立國家公共氣象電視頻道和國家公共氣象廣播。

    “對中國氣象頻道收視需求反響最強烈的用戶,在廣大農村。”秦大河介紹説,近年來,我國氣象部門通過廣電網、電信網、衛星通信網、互聯網對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傳播“最後一公里”問題做了多種探索,形成了電視、電臺、手機短信、大喇叭、電子顯示屏、氣象信息員等多種傳播渠道,但農村氣象災害防禦仍是目前防災減災工作中的“短板”。

    中國氣象頻道全天候滾動播出預警預報等氣象信息産品,但由於衛星傳輸加密,無法送達農村。而向有線電視未通達、無線電視信號覆蓋的農村地區提供廣播電視的直播星公共服務,則恰恰能解決這一問題。秦大河建議,將中國氣象頻道納入該項服務免費提供的電視頻道中,“這是目前解決農村用戶收看中國氣象頻道的最佳途徑,也是解決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最後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所以,無論答覆如何,我一直堅持提這個提案。”     

    西藏基層臺站最困難

    談及《關於加快西藏自治區縣級氣象主管機構建設的提案》,秦大河表示:“從全國來看,西藏自然環境最艱苦、西藏基層臺站最困難。”

    設立在西藏各縣的基層氣象臺站是整個氣象工作的基礎,對於做好全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增強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有效減緩、遏制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對高原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大河分析指出,儘管近年來,西藏氣象臺站建設在數量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基層氣象臺站機構設立和管理,氣象儀器裝備保障和基層氣象服務能力等深層次問題。

    “一定要在西藏基層氣象臺站建設上給予優惠傾斜政策。”秦大河建議,在已建成的37個無人值守縣級自動氣象站組建縣級氣象主管機構;落實建設資金,建立穩定的經費投入渠道;解決機構編制,加強人才培養,加快西藏基層氣象臺站現代化建設步伐。“我希望西藏基層臺站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秦大河動情地説。

    氣象災害由減輕損失向降低風險轉變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發生頻率更高,預報預測更難,持續時間更長,危害程度更高、造成的損失更大的新特點新趨勢。這無疑對提高氣象災害的風險應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心繫於此,秦大河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實現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由減輕氣象災害損失向降低氣象災害風險轉變?他在《關於加快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立法的提案》中進行了分析和解答。

    秦大河表示,近年來,在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視和努力下,氣象災害風險管理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氣象災害防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從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的系統性強、涉及面廣、關注度高的需求來看,一些關於氣象災害的行政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從法律效力上層次還不夠高,針對性還不強。”

    對此,秦大河呼籲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立法。“以法律規範全社會廣泛參與氣象防災減災的責任和義務,建立和完善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建立健全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行動機制,使‘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他同時提出,在全面調查研究我國氣象災害區域承災、發生分佈規律的基礎上,提出國家及分區域的氣象災害風險綜合管理對策體系;推進由部門單項防災減災向部門間協同合作的綜合防災減災轉變;構建一套科學的氣象災害風險防範體系;結合多學科交叉的理論及方法和國內外先進的研究成果,研發國家和地區氣象災害風險評價、預警及管理輔助決策系統,並直接為制定氣象災害管理對策、經濟建設和發展規劃服務。(中國氣象報報記者 談媛)

鄭國光:風雲氣象衛星服務全球防災減災

    “我國氣象衛星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接收風雲氣象衛星資料的國家和地區有近百個,風雲衛星正在為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全球防災減災做出貢獻。”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與美國、歐盟已成為世界氣象衛星“三巨頭”。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12顆氣象衛星,目前6顆衛星在軌運行,1顆衛星在軌測試。我國氣象衛星已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的發展目標,成為國際上同時擁有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的少數國家和地區之一。未來十年,我國還將發射13顆氣象衛星,從規模和質量上將大大增強氣象衛星服務國計民生的能力。

    這些時刻監測著全球風雲變幻的“天氣衛士”究竟有多先進?鄭國光以今年一月剛剛“上崗”的風雲二號F星為例,就這顆衛星較風雲二號之前六顆衛星的三大改進之處,進行了一番“科普”:一是在定量應用方面,圖像的雜散光得到了有效抑制,進一步提高了輻射定標和定量化産品的精度;二是衛星的分辨率和質量提高了;三是在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控制下,該衛星可靈活多變地對氣象圓盤圖的任意區域進行掃描,對颱風、雷暴等特殊的極端天氣進行臨近預報和短時預報,大大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的觀測和預報能力。“這樣的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鄭國光表示。

    “風雲三號衛星的基本性能也與國際水平相當,並且有一些功能是其他國家衛星所沒有的。”鄭國光進一步解釋説,風雲三號衛星上攜帶有先進的微波探測儀器和紅外垂直探測儀,不僅可以了解雲和大氣的表面特性,而且可以了解大氣溫度、濕度的垂直結構分佈,能監測到臭氧、氣溶膠光學厚度等數據,“這使得風雲三號衛星的觀測成為立體觀測,大大改變了全球數值預報理念,對數值預報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41年來,我國衛星氣象事業發展迅速,在我國民用衛星遙感中效益發揮最好、應用範圍最廣,被譽為“離百姓最近的衛星”。氣象衛星逐步從定性應用向定量應用發展,應用領域由氣象逐步拓展到減災、農業、林業等十多個方面,在颱風、洪澇、乾旱等多種災害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北京奧運會、60週年國慶、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氣象保障以及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救災服務中,氣象衛星都功不可沒。

    我國風雲衛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隨著其在全球的貢獻與日俱增,也確立了中國在地球觀測領域的國際地位。世界氣象組織已將風雲系列衛星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也成為了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與歐美的氣象衛星一起,形成了對地球大氣、海洋和地表環境的觀測網。美國和歐洲還相繼與我國建立了氣象衛星高層協調機制。

    “未來,中國氣象局既要繼續把氣象衛星管理好,也要把氣象衛星的資料使用好,同時還要將這些資料提供給各行各業,從而發揮出更大的效益。”鄭國光擲地有聲地説。(中國氣象報記者 談媛)

科技進步是避免農業氣象災害的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談農業氣象災害防禦

    “氣象對農業生産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在接受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時説的第一句話。“尤其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對農作物生長的危害很大,甚至會影響穩産性。”

    陳溫福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瀋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常年來他對水稻種植有著深入的研究成果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當聊起氣象與農業話題時,他對2010年發生在東北地區的早春低溫冷害深有感觸。“當年東北的春天雨雪多,化凍慢,氣溫回升慢,嚴重地影響了大田水稻的播種。” 陳溫福説,“田裏都還積著水,種子不能下地,幸好各級部門尤其是農業部採取了很多措施,才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了早春低溫冷害,障礙性冷害也是水稻生長的最可怕“殺手”,指的是水稻在孕穗和開花等生殖生長期,由於遇低溫而産生大量空秕粒,進而導致減産的現象。“黑龍江擁有五千多萬畝的水稻,在單一季節種植時,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水稻生産省。” 陳溫福説,“一旦遭遇大範圍的障礙性冷害,將嚴重影響産量,甚至危害到國家糧食生産安全。”

    陳溫福告訴記者,不僅在黑龍江,包括吉林東部等地區,這種災害每隔三到五年都會發生一次。“氣像是個不確定因素,人無法改變‘老天爺’,但我們可以避開它,也可以主動去適應它,通過科技進步來盡可能避免農業氣象災害損失。” 例如可以通過推廣大棚旱育苗來應對早春的低溫多雨雪天氣,通過培育耐寒性的品種來解決障礙性冷害。

    據陳溫福介紹,黑龍江近年來育成的“龍粳31”“龍粳34”等“龍粳”系列水稻品種就具有耐寒性的特點,産量也很高,目前已經在東北地區大面積推廣。

    此外,相比灌溉條件較好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地來説,十年九旱的東北地區在玉米種植上嚴重缺乏基本的灌溉條件,只能“靠天生長”,因而被稱作“雨養農業”。如何在乾旱環境下保證玉米的質量和産量,陳溫福認為培育早春抗旱的玉米品種是關鍵。

    為此陳溫福呼籲,國家應在政策和資金上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組織協同攻關,通過科技進步來解決不良氣候對農業生産的影響。同時,他希望氣象部門進一步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為農業生産者、技術指導者以及農業管理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以便更加科學地制訂生産計劃。(中國氣象報記者 賴敏)

鄭國光將與多名委員聯名提案加強科普工作

    “3.27%,這個數字我一直牢記在心。”3月4日,在全國“兩會”政協科協組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深感憂慮地説,中國科協最新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公民具有基本科學素質的僅為3.27%,這意味著有13億人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對什麼是科學、科學與非科學、反科學、偽科學的區別缺乏必要了解。他呼籲,加強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科普並非純粹的科學問題,而是事關民族復興的戰略性問題,也是事關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問題。”鄭國光指出,我國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國富民強,必須重視全民素養的提高,其中既包括文化素養,也包括科學素養。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文化建設,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更應該將提高科學素質納入文化建設中,加以通盤考慮。“我們所説的文化應該是一種‘大文化’,包括科學。”鄭國光強調。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是提升國家科學技術總體水平的一體兩翼,應該做到比翼齊飛。”鄭國光表示,加強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能夠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能夠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能夠動員全社會力量,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奮鬥;有利於讓科技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鄭國光建議,一要把做好科普工作作為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大事重視起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使其與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納入政府工作內容。二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形成科普長效運行機制。三要充實科普內容,豐富科普形式,全面普及各類現代科學技術。特別要發揮學校、社區等的科普教育主陣地功能;各類大眾傳媒尤其是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要擔負起科普宣傳的責任,保證科普工作的持續性和普及性。四要不斷增強科學家開展科普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科普工作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通過獎勵評價機制等激勵措施,使這項工作潛移默化地成為科學家的自覺行動。五要建立起一支專業的科普教師隊伍,研究如何當好“翻譯”,讓科普知識更加通俗、易懂,離普通百姓更近、更實用。

    “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更大力度地推動科普工作。”鄭國光最後呼籲,科協要增加提高民族科學素養方面的專題調研。

    鄭國光的建議在討論會上引起了王庭大、徐延豪等委員的強烈共鳴。據悉,幾位委員決定據此遞交聯名提案。(中國氣象報記者 談媛)

宇如聰呼籲提升我國抗旱減災能力刻不容緩

     “2006年川渝伏旱,2008年東北及華北冬春連旱,2009年至2010年西南大旱、2011年華北及黃淮秋冬連旱,以及到目前還未緩減的雲南大旱,使得我國乾旱應對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3月7日,在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防旱減災已經成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水資源安全乃至國家安全必須重視的戰略問題,大力提升我國抗旱減災能力刻不容緩。

    宇如聰透露,自2000年以來,在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下,我國乾旱呈現出發生頻率增高、持續時間加長、影響範圍擴大、因災損失加重等特點。這是由於乾旱災害及其影響惡劣程度不僅取決於乾旱的氣候條件,還取決於水文和自然生態環境、水資源開發利用,並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密切相關,涉及領域多,影響因子複雜。

    因為乾旱的這種複雜性,其監測、評估、科研和應對措施,具有學科交叉融合和跨領域特徵。鋻於此,宇如聰建議儘快啟動國家層面的乾旱科學試驗計劃,以便掌握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和循環過程,掌握青藏高原動力、熱力作用等對我國乾旱形成的影響機理。共同推進乾旱監測站網和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系統開展乾旱形成機理、致災因子、發展變化規律和應對措施等問題的研究。

    “乾旱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與易受乾旱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水資源條件、抗旱應對設施等密切相關。”宇如聰指出,要將氣候和水資源承載力作為重要的制約性條件加以考慮,在主體功能區佈局、城市規劃和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推行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並通過採取控制城市建設規模、科學規劃産業佈局等方式,以及在源頭上加強水資源需求管理等措施,增強對乾旱災害的承載能力。

    近年來,以雲南中北部等地區的連續春季乾旱為代表的季節性乾旱,所造成的災害影響日趨加重。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受季風氣候影響,另一方面,氣候變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人類生活方式變化也帶來了綜合影響。如何提升季節性乾旱災害的應對能力?宇如聰開出了如下幾副“藥方”:加強對各地水資源的綜合分析和統籌規劃,合理完善水利設施建設,提高關鍵地區的水資源季節調節能力;基於各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地強化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集雨節灌設施的建設;通過工程性措施,提升對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雲水資源的儲備、管理和調配能力等。

    據悉,宇如聰已就此向大會遞交了提案。(中國氣象報記者 談媛)

人大代表建議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申遺

    “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是中國文化的印記,如果丟失了,是一種讓人痛心的損失。”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李修松呼籲,將其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李修松説,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産,理應申遺。

    他的申遺理由有三。首先,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裏,它們對指導農業生産非常重要;在今天,廣大農村農民群眾還在運用二十四節氣,掌握天氣氣候規律,科學地安排日常生産生活,順應農時、不違農時,科學種田,爭取農業豐收。“當然,客觀地説,隨著農民進城打工、棄農經商等現象的發生,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的功能性似乎有減弱的趨勢。”他坦言。

    其次,它們是中國人在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和民俗活動中積累下來的,是經驗的總結。“比如,‘小暑打雷、大暑破圩’‘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驚蟄一犁土,春分地如篩’‘清明前後點瓜種豆’這些農諺是有規律可循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準確定,並且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另外,李修松認為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從文化上界定,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很有研究價值。如果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對現代氣象學和科技發展可能會有所幫助。從這個層面來看,它們應該是國家級別裏最高層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1月4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印發一號文件《中共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推進氣象文化發展的意見》,也提出“氣象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明顯提升,氣象軟實力顯著增強,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而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諺語,不僅是氣象文化的一種體現,也是氣象部門在經濟社會發揮作用時的一個幫手。(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 賴敏)

全國政協常委欒恩傑:氣象部門是應用衛星最好的用戶

    “氣象部門是應用衛星中最好的用戶,也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推動者。”3月4日,在全國“兩會”政協科協組分組討論會間歇,全國政協常委欒恩傑給出如是評價。

    此前,這位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科技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多種頭銜于一身的航天“大腕”,在討論會現場婉拒了多家媒體的採訪請求。可當記者一跟他聊起風雲衛星,這位古稀老人便難掩心中激動之情,思緒一下子回到四十年前,侃侃而談:“中國氣象局是最早採用高科技手段,研製和推動研製、使用和推廣使用氣象衛星的部門,是航天事業發展過程當中在應用衛星中最好的用戶,也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推動者。”他説,我國氣象衛星特別是國産氣象衛星使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最近幾年,氣象衛星發展迅速,總體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應用推廣效益逐漸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求。

    欒恩傑表示,航天發展為氣象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氣象為航天發展做出了出色的保障,這是兩個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學科。他進一步解釋説,氣象衛星應用的水平越高,對衛星傳感器的需求越高,也促使衛星在品種、軌道選擇,以及幾何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等方面更上新臺階,並推動了衛星研究和數據處理上的技術進步。

    欒恩傑説,民生是黨最為關注的課題,而氣象預報服務是保障民生的關鍵,只有風調雨順,才能豐衣足食,國富民強。“我在工作中深刻體會到一點,一直以來,中國氣象局非常重視科技對氣象事業的推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投入巨大,成就顯著。”他深情地説,祝願航天和氣象兩個部門繼續攜手共進,把氣象事業、航天事業、高科技事業推向新的水平,在致力於科技服務於人類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為社會和諧發展、為祖國繁榮富強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據悉,四十年多來,我國衛星氣象事業發展迅速,已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的發展目標,實現了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的轉變。我國已成為國際上同時擁有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的少數國家和地區之一。世界氣象組織已將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使我國風雲氣象衛星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中國氣象報記者 談媛)

加快氣象衛星發展 提高衛星資料應用水平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

    記者: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研製進展到何種階段,它在功能和應用領域上有何突破?  

    許健民:“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採用三軸穩定式運行,不是自旋式衛星,它從高空目不轉睛地“凝視”地球,提高了衛星對地觀測的效率,能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全球觀測或區域觀測。風雲”四號衛星的圖像儀增加了觀測通道,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還將搭載更多的儀器,如大氣探測儀和閃電探測儀,多種遙感儀器可以同時對地觀測;另外,衛星對空間環境的觀測的功能也有所提高。

    記者:“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否屬於第三代氣象衛星?什麼是第三代氣象衛星?與第二代氣象衛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許健民:“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不屬於第三代氣象衛星。第三代氣象衛星將在做好第二代氣象衛星的基礎上,發現並解決相應問題,研製出功能更強的衛星,進一步提高監測效率,進一步提高大氣溫度、濕度和風等氣象要素的時空分辨率和觀測精度,增強氣象衛星對整個地球環境的綜合探測能力。第三代氣象衛星與第二代氣象衛星的差別,現在還沒有定。我個人認為,一是要爭取搭載微波輻射儀,使得我們能探測到雲係內部的水滴;二是要增加濕度垂直分之特徵的觀測,因為濕度隨高度的變化對天氣系統發展的影響非常大。

    記者:今年一月份我國成功發射了風雲二號F星,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成功發射12顆氣象衛星。那麼,在應用過程中我國氣象衛星是否面臨一些困難或者是一些瓶頸?

    許健民:總的來説,我國氣象衛星在國際上比較先進,但也存在一些困難,主要集中在數據定量處理精度,定量産品、定標的精度方面,數據的精度離數值預報的要求還有差距,這是我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的重點方向。

    記者:我國氣象衛星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如何?

    許健民:首先要做好“風雲三號”和“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的發射和應用,提高氣象衛星的監測能力,提升衛星資料的應用水平,加大氣象衛星的服務能力。

    記者:在氣象衛星資料方面,現在我國氣象衛星資料應用水平如何?

    許健民:首先我們的氣象衛星資料已經得到了中國廣大臺站的認可,他們可以接受和使用我們的衛星資料。其次,我國的數據資料大量被外國下載和檢索,下載最多的是美國。

    記者:我國的氣象衛星現在總體處於一個什麼水平?

    許健民:我們國家氣象衛星總體還是很不錯的,發展非常快。我們國家發展氣象衛星的做法是邊試邊改,不斷摸索、不斷前進,在嘗試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辦法贏得了許多發展的時間。 “風雲三號”應該説與美國、歐洲的氣象衛星在同一個水平上,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現在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同期氣象衛星的水平,靜止氣象衛星也在穩步發展。

    歐洲中期預報中心每天檢查所有國家的衛星資料,包括我們風雲衛星的資料。現在我們有的産品誤差和其他國家是一樣大的,甚至比他們還小。

    記者:今年冬天以來,北方地區降雪偏少,雲南等地持續乾旱,最近南方地區持續陰雨,衛星資料在防治災害的時候起到一個什麼作用? 

    許健民:觀測是基礎,沒有觀測資料,就不可能做好預報。天氣預報不僅僅是氣象衛星,還有數值預報、常規觀測,都很必要,它們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單獨討論哪個更重要。

    今年歐洲出現極寒天氣,主要原因是北極濤動,亞歐地區高空的渦旋被擠到了比較低的緯度上,這樣在亞歐地區的冷空氣活動比較強,溫度很低。但是我國南方的冰凍雨雪天氣遠不如2008年嚴重,今年冷空氣一直衝到南嶺以南,從南海回過來的氣流不如2008年,因此南方的濕度不如2008年濕。這樣的特徵,用常規資料和衛星資料是可以分析出來的。

    記者:作為普通百姓來説,覺得氣象衛星特別神秘,離自己的生活特別遙遠,您覺得應如何加大對公眾關於氣象衛星的科普宣傳?

    許健民:其實氣象衛星並不像大家想象中那麼神秘。要對公眾做好氣象衛星的科普宣傳,要出精品,要有專業隊伍,要把存在的科學問題搞清楚,用普通的語言表述出來,讓大家更容易接受。

    所有的工作,只要認認真真地做,就能做好。1969年周恩來總理提出來要做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那個時候我們對氣象衛星還一無所知,數據該怎麼處理,怎麼使用,這都是靠一點點學來的。1986年我調到衛星氣象中心來的時候,對氣象衛星也並不熟悉,我的做法就是一點點去學、去做,去搞清楚、搞明白。科普工作要由專門的人做,科普工作者自已先搞清楚,然後再給別人講明白。科普要有專業隊伍,希望你們成為專業隊伍的一員。

    記者:現在突發天氣狀況比較多,現在我們的氣象觀測水平和資料能解決這樣一些突發事件嗎?氣候變化能預測嗎?

    許健民:準確地預測未來,都是困難的。目前通過監測、模式、數據統計可以預測短期天氣,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而影響氣候的因素多,而且複雜。太陽活動、海洋和大氣的相互作用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但現在我們的觀測資料對氣侯預測來説相對短暫。

    記者:加強衛星氣象研究和氣象預報對於保障電網建設和電力運行安全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加強電網防災與氣象預報的聯動應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許健民: 電力是國家的命脈。中國以極大的能源和資源消耗維持現在的粗放發展,一年增加的發電量就等於有些發達國家,如英國一年的總發電量。我們就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污染,這是不可持續的,是對子孫後代不負責任的行為。我覺得未來的幾年要加大節能減排、新能源的利用的力度,加大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改變發展方式,從管理到技術加強精細化,切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記者:近年來,電網企業和氣象部門的合作越發緊密,氣象預報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您對未來氣象部門和電力部門的合作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

    許健民:中國氣象局有專門的風能太陽能評估中心,可以對這些能源的可用性進行評估。電力部門要提高電網的設計標準,提高工程質量。氣象部門要把預報做準,並與電力部門及時溝通,避免類似2008年冬天冰雪災害事件的再次發生。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靜 賴敏 英大傳媒亮報社記者 王明曉)

人大代表肯定氣象為農服務發揮很大作用

    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説起“三農”問題時,代表們認為氣象為農服務發揮了很大作用,對農業氣象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

    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市畜牧獸醫研究員院長沈志強説:“氣象和農業密切相關,2011年我國糧食總産量實現‘八連增’,這其中氣象工作也出了一份力,比如,在提高預報準確率、防災減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讚嘆道:“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做得不錯。農業氣象關係著農業産量,農業産量關係著農民收入,農民收入又關係著大家的切身利益。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要惠民生,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辦成一些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好事實事。’氣象部門要和農民更貼心。”

    “山東是農業大省,缺了氣象服務肯定不行,有時候一場冰雹砸下來,整片莊稼就毀了。所以,氣象預報得好好為農民把住‘門兒’啊!”一位代表感嘆。(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 賴敏)

讓氣象工作更加有法可依
——訪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徐景龍

    主持人:今年您提交的一個議案是關於修改氣象法的。據了解,近年來,您多次就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提出了包括立法在內的很多方面的建議。是什麼樣的起因讓您開始關注氣象工作以及氣象立法問題的?

    徐景龍:我畢業於安徽省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後曾經在蒙城縣農科所、農技推廣中心、農業局工作,1992年擔任蒙城縣副縣長後又分管農業,而農業生産與農業氣象密切相關,因此我一直十分關注氣象工作。

    氣象工作與社會各行各業關係都非常密切,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氣象工作的關注越來越多,對氣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氣象工作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氣象立法是為了依法發展氣象事業,規範氣象工作。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加強立法工作,保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各個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是貫徹這一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為了發展氣象事業,我們必須依法加強對氣象工作的管理。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氣象服務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這就要求在氣象方面進行立法,依法規範氣象工作,以解決氣象事業發展無法可依的問題,依法推進氣象事業的發展。

    主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以下簡稱《氣象法》)自2000年1月1日起頒佈施行。在您看來,在這12年中,我國氣象事業法制化進程如何?

    徐景龍: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氣象法》為主體,包括國務院制定的《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2部行政法規,中國氣象局制定的《氣象行政處罰辦法》等23部部門規章。

    《氣象法》是我國第一部規範全社會氣象活動的重要法律,12年來,隨著《氣象法》的貫徹落實不斷深入,有效地保證了建立雙重計劃財務體制、氣象設施統一規劃和佈局、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統一發佈等各項法律制度的貫徹落實,《氣象法》已成為全社會、全行業依法從事氣象活動的行為準則,成為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氣象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據,在氣象防災減災、依法促進氣象事業發展,有效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主持人:隨著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以及百姓對氣象服務需求的增長,您認為,氣象法存在哪些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和氣象事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徐景龍:法律體系是動態的、發展的、開放的,它必須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進而不斷完善。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氣象法》確實還是存在一些不適應和不完善之處,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修改完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氣象法》關於氣象設施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設定存在不足之處,不僅缺乏必要的強制性措施,而且存在行政審批權限與實踐做法不符、義務性條款未設法律責任、處罰額度不夠高等問題,影響了依法保護的效力,制約了《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等下位法的制定範圍和力度。因此,有必要對有關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部門職責和違法責任等進行重新規範。

    二是增加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法律制度。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不斷升級,應對氣候變化已經由一個科學技術問題上升為國家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需要從法律上加以規範。由於歷史的原因,《氣象法》中缺乏相應的規定,氣象法律制度在完整性上存在著一定的遺憾。因此,有必要對《氣象法》作補充規定,明確應對氣候變化的方針和原則、相應職責、有關措施、科學研究等基本制度。

    三是制定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的法律制度。近年來,隨著各地氣象災害的頻繁發生,以及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多,氣象災害防禦的立法和社會實踐都得到了較大的豐富和加強。《氣象法》確立的相應法律制度過於簡單,不僅難以適應建設“兩個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福祉安康的重大要求,其部分內容也與下位法規定、實踐做法不相符,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四是修改完善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氣候資源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資源,依法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已成為突出問題。《氣象法》確立的有關法律制度過於原則,並缺乏相應的限制性條款和法律責任,不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進一步修改完善。

    主持人:其實核心就在於“依法行政”,目前像探測環境保護、防雷災害防禦等都涉及氣象執法問題,但氣象部門尤其是基層,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執法難的局面,對此您怎麼看?

    徐景龍:關於執法難的問題,我認為目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執法環境問題即氣象執法外部環境不理想,社會公眾的認可度不高。執法環境就是影響和制約執法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沒有良好的執法環境,就沒有良好的執法效果。由於有關氣象行政法律法規出臺較晚,社會各界對氣象行政職能知之甚少,甚至社會上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氣象法》)的存在,這些都導致了氣象行政執法的社會認可度較低,這樣的社會環境不利於開展氣象行政執法,使氣象行政執法陷於困境。

    二是外部干擾問題即行政處罰受到的外部干擾大,執法人員處罰顧慮多。特別是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涉及基層氣象探測環境破壞的案件,多數是由於城市規劃部門或政府直接批准而興建的高大建築物遮擋造成,在查處這類案件過程中,經常會有來自政府或有關部門的阻力,進一步增加了執法工作的難度。

    三是氣象行政執法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目前,大多執法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行政執法知識培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氣象法律法規的健全,違法呈多發、多樣化趨勢,這必然對行政執法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嚴格的立案、調查、取證、定性、聽證、處罰程序,氣象執法崗位專業法律人員缺乏、執法隊伍素質參差不齊,與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

    主持人: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徐景龍:我有幾點建議。首先要強化全社會氣象法律意識。要充分利用氣象影視資源、網絡技術,依託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通過開闢專欄、學習輔導、專家訪談、法律諮詢、以案説法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擴大氣象法律法規的社會影響,提升全社會氣象法律意識,從而有效促進社會各界包括各級領導對依法管理全社會氣象事務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推進基層執法單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氣象行政執法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基層執法水平和能力上去了,整個交通執法隊伍的執法水平和能力就上去了。要解決制約基層執法單位基礎建設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約束和保障性困擾。在人員配備、管理經費、裝備投入等方面向基層執法單位傾斜,應做到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重心下移,保障下傾,調動基層執法人員的積極性。

    主持人:您之前當副縣長時分管過農業,同時也是一名高級農藝師,您認為“三農”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體現在哪?對於如何進一步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防禦能力、擴大農村公共氣象服務覆蓋面、增強農業氣象科技水平等方面,您有何建議?

    徐景龍:農業與氣象關係密不可分,農作物的生長必然受到各種氣象要素的影響。適宜的氣象要素能夠促進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提高農作物的産量和質量,而惡劣的天氣也一定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造成減産甚至絕收。因此,農民不僅需要氣象部門提供準確的天氣預報,更需要提供如何提高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我建議,要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讓廣大農民懂得防禦氣象災害的知識;國家應該在農業主産區設立鄉鎮中心氣象服務站,解決農業氣象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要多培養和下派更多的農業氣象專業技術人員,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的科技水平;多使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信息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免費為農民提供氣象服務。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鎖定“農業科技”。其中專門提出了“強化人工影響天氣基礎設施和科技能力建設”,您怎麼理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您認為政府部門應對這項工作起到何種推動作用?

    徐景龍:我國地域廣大,經常會發生低溫、乾旱、冰雹等各種自然災害。我從1992年到2000年在蒙城縣政府分管農業期間,一直非常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縣政府為縣氣象局撥出專款購買了人工增雨火箭,成為安徽省“人工增雨第一箭”的先進典型,受到省政府的嘉獎。

    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對於農業防災減災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各級政府都應當把中央一號文件落到實處,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加快人工影響天氣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的科技水平,增強作業效果,為我國的糧食增産做出更大的貢獻。

    主持人:您從200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代表”生涯可以説是豐富多彩且富有成就的,您對自己的這段經歷如何總結?您對十年之後我國的氣象事業發展有何期待或展望?

    徐景龍:談不到富有成就,但對我來説應該是收穫頗豐。十年來,光是涉農議案、建議我就提出了四十多件,其中提出的糧食法還被全國人大列入了“一號議案”。包括氣象工作在內的許多議案和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採納,吸收到國家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中去,並且得到了實施,我感到非常欣慰。

    通過代表履職過程,增加了我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感情,豐富和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同時也使我自身的修養得到了昇華。

    我充分相信,隨著我國氣象科技水平的提高,隨著“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三大氣象理念的進一步貫徹實施,我國的氣象事業一定會快速健康發展,一定會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主持人:中國氣象網記者賴敏 王晨 聯合媒體: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頻道)

徐一鳴呼籲制定《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法》

    近年來,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因其可再生清潔能源的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氣象局學術委員會主任徐一鳴在全國“兩會”科協界別分組討論上指出,我國氣候資源利用仍存在著效率不高的問題。他呼籲,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應建立在對當地氣候資源的科學分析及合理利用的基礎上,並建議儘快制定《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法》。

    氣候資源主要指大氣中的光資源、熱量資源、降水資源和氣象能源以及潮汐能、生物能等其他衍生資源,具有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特性。“盲目開發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誘發和加劇氣候災害,破壞生態環境。”徐一鳴不無擔憂地説。

    以風電開發為例,徐一鳴分析説,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擴大,在北方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風電並網難、運行難,風電場建成後不能正常運行發電的問題仍然存在。有些海上風電場在颱風季節難以抵禦颱風的摧毀力,損失慘重。而在水電開發方面,一些地區盲目上馬水電項目,造成生態破壞,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因其不合理性既損失了經濟利益,也損失了生態利益。

    我國存在多個氣候帶,有著豐富多樣的氣候資源,蘊藏著巨大的生産潛力,但同時我國也是氣象災害多發地區。徐一鳴認為,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應建立在對當地氣候資源的科學分析及合理利用的基礎上,即全面考慮氣候資源的總體承載能力,根據氣候資源量及其分佈,提出有利於環境、資源、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産業發展規劃。

    由於在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方面,我國至今尚未制定專門的法律。但在實際的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由於沒有必要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的規劃,很多地方存在著不尊重自然規律、盲目開發利用以及重開發利用、輕保護等現象。對此,徐一鳴建議,儘快制定我國專門的《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法》。

    同時,他在發言中還建議,要統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的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並認真地逐步實施;必須強化部門協同,引領和規範社會力量依法從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加大對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政策引導,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企業使用新能源;加大對全社會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的宣傳力度。(中國氣象報記者 談媛)

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國家這麼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實際也是對每個公民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提出更好要求。如果大氣污染減少了,排放量降下來了,環境慢慢就搞好了;再加上自身防災減災的能力加強了,我們對自然界的挑戰也就更有戰鬥力!” 構建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港口發展模式的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談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感慨道。

    溫家寶在報告中提到,2012年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中,要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要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建設性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溫家寶在句尾放慢了語速,義正言辭、信心百倍的語氣博得了在場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溫家寶要求,要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嚴格監管危險化學品。今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報告還指出,要推進生態建設,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成果,加強草原生態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嚴格保護江河源、濕地、湖泊等重要生態功能區。

    聽完報告後的人大代表蘭州軍區原副政委孔瑛告訴記者:“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民行動,是個持續行為,不能成為一種‘運動式’的活動”,他話鋒一轉,“這些年,國家對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很重視,以前出現過‘年年栽樹不見樹’的情景,現在是‘栽一棵活一棵’,以後會更好。”説這話時,孔瑛已滿臉希冀。

    “溫總理説了,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不管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這一切效益取得的前提是要保證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安徽省一位人大代表坦言。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晨)

港澳人大代表:防禦氣象災害 加強交流共享

    “一國兩制”,不同的制度,相同的希冀。“兩會”期間,來自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兩位全國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防禦氣象災害,加強交流共享”的呼聲。

    香港代表王敏剛:將災害防禦引入公民教育

    “我最希望的是能將對抗災害的知識和文化引入公民教育,讓全社會都擁有應對災害的意識和能力。”香港代表、著名實業家、社會活動家王敏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王敏剛説,香港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是颱風,尤其在五六十年代,颱風及其攜帶的狂風暴雨、洪澇災害曾經對香港市民生産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近十幾年來,中央政府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對防禦颱風等氣象災害部署了一系列措施,香港並無較大的災害出現。

    王敏剛告訴記者,在氣象防災減災上,如今的香港公民正充分享受著通信發達帶來的便捷,無論是電視、網絡、廣播,還是公共文化傳播設施,隨處可得有關氣象的預報預警信息,一旦啟動災害應急,公共巴士、地下鐵路、機場碼頭、海上渡輪等公共交通也都會有一套應變的機制。

    “建立完善的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和應對機制是市政工程的一部分。” 王敏剛説,“這不僅需要香港天文臺做好災害的預報,還需要跨部門協作和配合,才能保證一切社會活動都能正常進行。”他認為目前香港在這點上“做得很不錯”,許多管理方式、經驗和措施都可以和內地分享。

    儘管防災成效顯著,可唯獨令王敏剛頗感遺憾的就是香港公民在“大局意識”和“防災意識”上仍有所欠缺,“一遇到颱風暴雨等惡劣天氣,路上的行人就亂作一團,違章現象很嚴重,這點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 王敏剛希望儘早能將防災知識和意識引入公民教育中,“這樣就不用太擔心大家的安全問題了。”

    澳門代表梁維特:環境保護必須高度透明

    “氣象災害不是發生在單個地區,而是跨區域的,建立起澳門與大陸一套長效的溝通協作機制很重要。” 澳門代表、學者、勝生企業有限公司及數碼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維特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説。

    梁維特認為在防禦氣象災害上,無論是經驗還是技術力量,澳門都遠比大陸要薄弱得多,因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中央有關政府部門有必要加強溝通和合作,尤其是加大與廣東等具有“相似氣候環境”的沿海省份的資料和技術共享。

    談及環境保護,梁維特介紹説,澳門除了設有氣象監測站點外,還設有空氣質量監察網絡,能長期開展在線觀測。“每年澳門政府都會利用各個監察部門提供的數據,向市民公佈一份‘高透明度’的綜合環境狀況報告。”

    這也正是讓梁維特引以為豪的地方,他認為環境保護在政策上就是要公開透明,讓市民充分享有“知情權”。同時,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也不僅僅只是政府部門的事,還需要相關企業和公眾一起付出努力,多方配合。“相關的標準必須要與國際接軌,要讓關企業掌握,相應的法制建設也要跟上。” 梁維特説,“只有真正保護好環境,才能讓有幸為澳門、為國家貢獻力量的人民‘有所依存’。”(中國氣象報記者賴敏 王晨)

 
 
 相關鏈結
· 中國氣象局組建短期氣候預測國家級創新團隊
· 氣象局長鄭國光:未來氣候變化或致不可逆轉後果
· 氣象局發佈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 氣象局派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組指導雲南抗旱作業
·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越南駐華大使阮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