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2-17 10:48 來源: 天津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本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領導下,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堅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美麗天津、實現城市定位,開拓創新,接力奮鬥,圓滿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過去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優,以提高發展的質量效益為中心,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市生産總值14370億元,增長12.5%;地方財政收入2078億元,增長18.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超過1萬億元,增長1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進出口增長11.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1%;利用內資增長20%。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1%;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2%、13.5%。萬元生産總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2%,節能減排完成年度任務。

  2013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堅定不移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産業優化升級,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先進製造業進一步壯大。全市工業總産值達到2.7萬億元。150項重大工業項目建成投産,優勢支柱産業佔全市工業比重超過90%。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迅速壯大。規模超千億集團達到5家,産業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智慧天津建設全面啟動,全社會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電動汽車、3D打印等重大科技示範工程加快推進,研發出碳納米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等一批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産品。建成全國首家863産業化促進中心、國家腫瘤診療中心、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實施新一輪科技小巨人發展計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5萬家、小巨人企業600家,培育出一批領軍企業和“殺手锏”産品。國家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啟動建設,全市專利擁有量達到7萬件。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比重提高到2.8%,綜合科技進步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服務業快速發展。增加值佔全市經濟比重提高到48.1%。金融業規模擴大,存貸款餘額均突破2萬億元。商貿流通業發展步伐加快,商品銷售總額達到3.2萬億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民園廣場等項目主體完工,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接待境內外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快速增長。總部經濟、會展經濟、仲介諮詢、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取得新進展。

  (二)高水平推進濱海新區發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繼續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不斷深化綜合配套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活力明顯增強。

  濱海新區發展邁出新步伐。出臺了促進新區發展的10項措施,加大財稅、金融、規劃、土地等方面支持力度。新區生産總值增長17.5%。功能區建設繼續加快,東疆港區第二港島工程啟動,國際郵輪碼頭二期建成;中新生態城開發建設全面推進,五年形成宜居社區目標如期實現;中心商務區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一批商務樓宇投入使用;開發區、空港經濟區、濱海高新區、臨港經濟區建設成效顯著。年産25萬輛長城汽車二期、阿爾斯通全球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竣工,大眾汽車變速箱等項目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天津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等重點工程竣工,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集裝箱超過1300萬標準箱。濱海國際機場二期航站樓主體完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于家堡鐵路中心站、京津城際延伸線、津漢快速等項目加快建設。

  綜合配套改革實現新突破。實施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行政區統領,功能區、街鎮整合提升”的管理架構。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深化,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型業態集聚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創新型交易市場規範發展,意願結匯試點取得成效,創立了國內首只互聯網貨幣基金。設立和改制11家村鎮銀行,實現了涉農區縣全覆蓋。繼續強化政府性投融資平臺管理,風險防範水平不斷提升。完成分稅制改革,建立了全市統一的財政體制。“營改增”試點取得明顯成效。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東疆保稅港區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國際船舶登記制度落地實施,口岸通關效率明顯提高。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調整重組了渤海鋼鐵、能源投資、津融投資等5家企業集團,放開搞活退出一批企業。積極鼓勵非公經濟發展,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土地、科技、環保、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不斷深化。

  對外開放掀起新熱潮。出臺了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決定。實際利用外資168億美元,引進內資3120億元。外貿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出口快速增長,新興市場比重提高,服務貿易較快發展。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大宗商品進口集散功能明顯增強。外貿進出口額達到1285億美元,口岸進出口總值超過2100億美元。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資增長20%。成功舉辦中美省州長論壇、礦業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議。國際友城關係得到鞏固發展。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與北京、河北、內蒙古等省市區簽訂合作協議,借重用好首都資源,著力提升23個內陸無水港運營效益,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紮實做好對口支援工作,援疆、援藏、援青、援助甘肅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區縣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加快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示範工業園區、農業産業園區、農村居住社區“三區”聯動發展,著力培育一批強區強縣強鎮。

  新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範小城鎮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新開工建設農民住房1000萬平方米,竣工600萬平方米,累計55萬農民遷入新居。“三改一化”改革進展順利,更多農民成為“四金”農民,實現了安居樂業有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進一步改善。全市城鎮化率達到82%。

  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31個示範工業園區拓展區建設加快,投資強度和産出效益進一步提高。都市型農業發展邁出新步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帶動能力不斷增強,高水平建設農業物聯網綜合應用平臺,設施農業提升工程和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全面完成。更新改造一批農田水利設施,糧食生産連續十年豐收。農業標準化體系逐步完善,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不斷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650家,90%以上的農戶進入産業化體系。

  中心城區服務功能明顯增強。五大道、五大院等重點區域文化品位和載體功能不斷提升。棉三、綠蔭裏、六緯路南站等區域開發項目順利推進,建成一批總部聚集區、特色街區、創意産業園區。樓宇經濟蓬勃發展,全市億元樓宇達到120座。都市型經濟加快發展,繁榮繁華程度不斷提高。

  (四)全面加強規劃建設管理,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以科學規劃引領建設發展,著力提升城市載體功能,著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著力改善群眾生産生活環境,全面啟動“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規劃引導作用明顯增強。編制了63項重點規劃。完成國家會展中心、中心城區北部地區等一批重點區域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注重突出城市特色,提升重點地區城市設計,歷史風貌建築保護進一步加強。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津秦客運專線竣工通車,天津鐵路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曹莊動車所投入使用,西南環線、南港鐵路開工建設。京秦高速公路等工程快速推進,國道112線東段延長線具備通車條件。地鐵2號線全線通車,機場延伸線盾構貫通,3號線南站配套工程試運營,5、6號線建設順利推進。一批城市道路和橋梁改造完工,水電氣熱等設施進一步完善。獨流減河治理工程全部完工。

  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加強。啟動實施清新空氣、清水河道、清潔村莊、清潔社區和綠化美化“四清一綠”行動。改造燃煤供熱鍋爐32座,淘汰黃標車7萬輛,完成陳塘莊熱電廠煤改氣搬遷工程建設。綜合治理河道22條,建成污水處理廠6座,津沽污水處理廠試運行。于橋水庫水質保護全面加強。新增造林18.8萬畝,新建改造綠地1600萬平方米,西青郊野公園一期建成。

  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深入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改造道路107條,整修建築3200棟,建設改造公園44個。集中開展違法建設、機動車臟污、結合部臟亂等專項治理,城市管理中一些突出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推進網格化、數字化和分級分類管理,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加強,城鄉環境面貌有新的提升。

  (五)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人民群眾生活持續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精心實施20項民心工程,財政支出75%以上用於民生領域,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教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實施學前教育提升計劃,完成一批幼兒園建設任務。推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120所學校驗收達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不斷加快,海河教育園區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新校區全面開工。高校學科建設成效明顯,新增博士學位授予院校2所,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建設。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衛生資源調整步伐加快,胸科醫院、天津醫院、中醫一附院新建工程完工,第二兒童醫院主體建成,一批社會辦醫機構投入運營。區縣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免費向全市居民提供76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疾病防控、衛生監督保障工作紮實開展。中醫“國醫堂”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全覆蓋。實施婦女兒童健康促進計劃。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務不斷深化,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市文化中心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成為文化藝術的展示中心、市民休閒娛樂的“城市客廳”。公共電子閱覽室、城市書吧、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紮實推進。文藝創作精品不斷涌現,一批優秀劇目獲全國大獎。文化産業加快發展,國家3D影視創意園、北方印刷基地等建設進展順利。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保護、圖書檔案等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成功舉辦第六屆東亞運動會,我市體育健兒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社會福利、慈善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新增就業48萬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計劃,開發職業技能培訓包420個。出臺大學生就業幫扶政策,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較高水平。各類困難群體就業安置率達到86%以上,“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群眾收入繼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實施19項增加群眾收入政策,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實行福利待遇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調整,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城鄉低保、優撫對象撫恤、農村五保供養、特困救助標準都有新提高。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統籌城鄉居民生育保險,待遇水平由800元提高到2500元。

  群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新建保障性住房8萬套,新增住房補貼1萬戶。完成480個舊樓區綜合提升改造,110萬群眾受益。出臺加強社區建設意見和社區物業管理辦法,增加社區居委會工作經費,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實施中心城區成片危陋房屋和農村危房改造,紮實推進城中村改造。繼續實施放心食品、放心藥品系列工程。新建菜市場和社區連鎖菜店102個。調整公交線路72條,更新環保公交車2000部。新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103個、老年配餐服務設施264個,新增養老機構床位7800張,2萬多名困難老人享受政府購買服務。

  (六)紮實推進作風建設,政府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廉潔政府。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認真查找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紮實開展“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精心組織幫扶困難村、聯絡社區工作,作風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及時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各類建議、提案全部辦復。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9件,制定政府規章7件,修改完善了市政府工作規則。市級審批事項由495項減少到382項,新設企業實現三天辦結“四證一章”。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堅持重大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政府督查,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推進聯網實時審計監督,實行“制度加科技”預防腐敗新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重視信訪、仲裁、人民調解、行政復議等工作,依法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治理,安全生産形勢保持穩定,“六五”普法有效開展,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建設穩步推進。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民族、宗教、僑務、港澳、對臺和海外聯誼工作取得新成績。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局面更加鞏固。

  各位代表,經過一年的努力奮鬥,美麗天津建設紮實推進,向著實現城市定位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萬眾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市區、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津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天津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政府工作還有不小差距。主要是:綜合實力還不夠強,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還比較突出,服務業比重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活力不足,國有資本能量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空氣、水質、土壤等污染問題還比較嚴重;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需要加大力度;群眾生活水平不夠高,一些特殊群體生活還比較困難;基層基礎工作還有薄弱環節,城市管理、社會管理還有不少問題;政府自身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群眾觀念淡薄,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不同程度存在,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市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確定了建設美麗天津的戰略任務,對進一步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未來發展的奮鬥目標,承載著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我們一定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在發展進程中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在激烈競爭中搶佔先機,不斷在實現城市定位的奮鬥中攻堅克難,用心把握、實幹苦幹,努力推動各項工作跨上新高度、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2014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部署,按照市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進一步擴大開放,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開創美麗天津建設新局面。

  2014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産總值增長1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進出口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萬元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5%,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2014年工作,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展開:

  (一)全面加快美麗天津建設

  建設美麗天津,是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各項工作全面上水平的重要抓手。以調整經濟結構、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生態和提升城市功能為重點,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全面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一,著力優化産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繼續狠抓大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濱海新區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産業發展水平。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繼續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工業總産值達到3萬億元。實施綠色能源、重型裝備等十大産業鏈構建工程。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設國家級信息安全産業基地。強化節能減排,繼續實施十大節能工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重,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水處理、電動汽車等環保産業,發揮重大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示範作用,擴大海水淡化利用總量,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建設,加快建設子牙國家循環經濟産業園。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化解過剩産能,啟動實施萬企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促進結構優化、效益提升、就業增加、資源節約和環境改善。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不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打造現代物流基地,著力構建大物流體系。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明顯提升商業服務質量,建成恒隆廣場、和記黃埔等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構建新型農村消費網絡體系。促進文商旅融合,啟動國家海洋博物館工程,建設中國郵輪旅遊實驗區。推進國家會展中心建設,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大型會展活動。加快發展樓宇經濟,全市億元樓宇達到150個。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創意産業、信息消費、服務外包、總部經濟、健康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優化農業結構,積極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發揮現代農業産業園區示範作用,改造提升5萬畝設施農業和32個養殖園區,大力培育優勢種業,推廣應用一批農業科技成果。提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和産業化經營體系。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擴大無公害、綠色種養殖基地規模。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産。

  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建設未來科技城,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水平實施10個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示範工程,組織100項關鍵技術攻關,研發轉化一批國內外領先的科技成果。建設中德生物科技園等重大創新平臺,新增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高水平孵化轉化載體。深入實施科技小巨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1萬家、培育小巨人企業500家。加強知識産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落實引進人才政策,集聚創新人才。

  第二,著力強化污染防治,加快提高環境質量。全面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保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鐵腕依法治理環境違法行為,努力創造天長藍、地長綠、水長清的美好環境。

  大力實施“四清一綠”行動。以控煤、控車、控塵、控污為重點,實施清新空氣行動,治理火電污染,削減燃煤總量,加強煤質管理,改燃供熱鍋爐36座,淘汰黃標車8萬輛。以控源截污、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為重點,實施清水河道行動,綜合治理河道14條,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23座,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90%。以加強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綠化為重點,實施清潔村莊行動,建立長效管護機制。以加強社區物業管理為重點,實施清潔社區行動,實現社區居委會、社區物業管理、中心城區舊樓區提升改造全覆蓋。以推進“一環兩河七園”綠化工程為重點,實施綠化美化行動,加快建設外環線綠化帶、獨流減河、永定新河和東麗、官港郊野公園等綠化工程,植樹造林26.5萬畝。堅決依法治理環境違法行為,堅決查處超標排放黑煙、偷排黑水、傾倒黑渣企業,堅決消除“三黑”隱患,重拳出擊,鐵腕治污,通過持續努力,還人民群眾一片碧水藍天。

  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劃定生態用地保護紅線。繼續推進七里海、大黃堡、北大港、團泊洼等濕地修復,加強薊縣山地生態保護,實施于橋水庫封閉管理,進一步加強水源保護。發揮中新生態城示範引領作用,創建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第三,著力加強規劃建設管理,加快提升城市品質。優化空間佈局,完善載體功能,美化市容環境,突出城市特色,不斷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繼續完善城市規劃體系。編制市域空間管制區規劃和生態系統規劃,深化一批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完成侯臺、南淀、柳林和動物園、植物園、城市綠道規劃,完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加強社區規劃工作。強化規劃管理,依法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繼續推進高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天津港東疆北防波堤、集裝箱中心站,開工建設神華煤碼頭二期等工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00萬標準箱。濱海國際機場二期航站樓和地下交通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京津城際延伸線、于家堡鐵路中心站,開工建設京津城際機場引入線,推進津保鐵路、進港三線、西南環線等工程。建成塘承二期、濱海新區西外環一期、津港二期等高速公路。地鐵2號線機場延伸線試運營,加快建設5、6號線和1號線延伸工程,啟動建設4號、10號線。繼續完善路網體系和水電氣熱等管網設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

  繼續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綜合整治30條主幹道路,提升完善151條道路沿線環境。新建改造綠地1900萬平方米,提升立體綠化水平。加強市容環境衛生、戶外廣告、城市照明、標識標牌等管理。完善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

  (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改革開放是發展的活力源泉,是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濱海新區帶動作用,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構築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爭當領軍者、排頭兵。

  第一,著力推進重點改革,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繼續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啟動實施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按照統一、精簡、效能原則,積極穩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有條件單位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繼續減少、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完善行政審批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便民服務、綜合執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根據部門職能定位,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建立誠信體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加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市場化為導向,以“三個一批”為重點,加快調整佈局結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成5個重組整合項目,放開搞活一批優勢企業,退出一批劣勢企業和低效資産。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提高國有資産證券化水平。完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健全國資監管體制。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降低準入門檻和創業成本,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加大金融、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激發社會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擴大租賃品種和業務範圍,建設服務全國的租賃資産交易平臺,努力創建國家租賃業創新示範區。規範發展創新型交易市場,推動市場服務多元化和業務創新,促進各類資源合理配置、有效流轉。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外匯管理改革、意願結匯等試點工作。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離岸金融、商業保理等創新型業務。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健全政府性債務“借用管還”機制,防範化解金融和債務風險。

  加快完善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大“三改一化”改革試點,完善支持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打造更多“四金”農民。啟動新一批示範小城鎮建設試點,提高“三區”聯動發展水平。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確權和抵押融資試點工作,完善農村産權制度。推廣村鎮銀行本土化、民營化、專業化發展模式,提高服務水平。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快推動社會領域改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啟動中高考改革工作,加快建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積極推進區縣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繼續深化文化、就業、收入、社保等方面改革。

  第二,著力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新開放模式,拓展開放領域,集成開放優勢,面向全球組織資源要素,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探索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構建對外開放新優勢。

  努力提升招商引資質量水平。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圍繞“高新、集群、鏈條”,積極實施招商引資行動計劃,吸引外企、央企、民企聚焦,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優化利用內外資結構,引導資金投向優勢支柱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加快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旅遊等領域有序開放。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引進內資增長15%。

  努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出口産品結構,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引進國內外大型貿易企業,培育更多中小型外貿主體。加強出口基地建設,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快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進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建設,增強進口服務輻射功能。

  努力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勵企業到境外投資設廠,建立生産基地、原材料基地和營銷網絡。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抱團“走出去”,聯手開拓市場。推進境外投資備案制。完善境外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5%。進一步深化與港澳地區的務實合作。打造台灣商品北方集散中心。鞏固發展國際友城關係,密切與華僑華人聯絡,吸引國際組織在津設立機構。

  第三,著力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加快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京津“雙城記”,深化區域合作,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推動京津冀務實合作。借重用好首都資源,承接北京部分功能。推進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加快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吸引高端資源要素聚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開展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建立社會公共服務協同管理機制,促進社會信息資源共享。

  推動環渤海地區交流合作。落實與山西、內蒙古等省區合作協議,重點加強電力、優質動力煤、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提升口岸服務水平,完善大通關體系,發揮港口優勢,優化無水港佈局,推進港口、保稅功能向腹地延伸。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中西部設立分支機構和生産基地,推進産業梯度轉移。紮實做好對口幫扶工作。

  (三)全面促進群眾生活改善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民生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第一,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完善社會公共服務。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優化資源佈局,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需求。

  下力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繼續實施學前教育提升計劃,新建、改造幼兒園150所。推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完成260所學校達標驗收。推進普通高中現代化標準建設,完成30所高中達標驗收,新建改擴建農村高中10所。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工作。加快海河教育園區二期工程建設,3所高職院校遷入開學,高水平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施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新增一批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和開放大學等新校區建設,推進科技大學向濱海新區整體遷移。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

  下力量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衛生資源調整,完成第二兒童醫院、環湖醫院新建工程,加快中醫二附院、第一中心醫院、第三中心醫院等項目建設進度,推進區縣公共衛生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做好失獨家庭幫扶工作。

  下力量推動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進一步完善市文化中心服務功能,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完成中國大戲院、紅旗劇院等工程。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共建美麗天津、共享美好生活”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鼓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培育壯大文化市場,加快國家3D影視創意園等項目建設,支持發展特色文化産業項目。做好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保護、圖書檔案、科普等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全面啟動第十三屆全運會籌備工作。大力發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慈善等事業。

  第二,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繼續實施20項民心工程,將更多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集中力量為群眾辦更多的好事實事。

  促進更高質量的就業。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搞好創業支持平臺建設。重點幫扶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青年就業,大力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妥善做好企業兼併重組中職工安置工作。繼續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加快開發職業技能培訓包,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全年新增就業48萬人。

  實現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完善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政策體系,繼續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擴大工資指導線範圍。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依法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促進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建立健全保基本、可持續的社會救助制度,繼續提高城鄉低保、重點優撫對象、特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等補助標準和老年人生活補貼。多渠道開闢農民收入來源。

  建立更加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全民參保,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參保總數達到650萬人。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水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由人均420元增加到520元,住院報銷比例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住院和門診起付標準統一調整為500元,居民住院最高支付限額增加到18萬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今年,還要為全市160萬兒童發放健康卡,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體檢。

  創造更好的群眾生活條件。建成保障性住房7.5萬套,新開工6萬套,新增租房補貼1萬戶。改造西于莊等成片危陋房屋2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城中村和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新建一批菜市場,推進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和放心藥廠、藥店、藥房建設,構建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多渠道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新建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80個,新增養老機構床位6000張,開展農村困難老年人護理試點工作。完善價補聯動機制。

  營造更加便捷的出行環境。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新增公交車2000輛,新開優化公交線路45條,加快公交場站、充電站、加氣站建設,推動公交向郊區縣延伸。加快地鐵建設進度,提升運營服務能力和水平。規範出租車管理,進行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試點。新建一批停車場、過街設施,增加居民小區停車泊位,加強停車秩序管理。繼續加大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加快智慧交通系統建設,實施機動車限行管理,開展機動三輪車專項治理,重點整治學校、醫院、車站、商場周邊和主幹道路交通秩序,加強和改進道路交通管理執法。治理交通擁堵,關乎民生需求,關乎城市形象。我們要以最大的決心,動員全社會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為市民提供一個高效、便捷、安全、文明的交通環境。

  第三,著力創新社會治理,不斷鞏固和諧穩定局面。堅持社會管理重心下移,加強社區居委會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深入排查各類社會隱患,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強化生産、施工、消防、交通等安全監管,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互聯網信息管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推進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建設,讓社會充滿活力,更加和諧有序。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各項發展任務,政府肩負重要責任。我們一定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恪盡職守,開拓進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鞏固作風建設成果。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積極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職權,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切實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虛心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擴大政務公開,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用“制度加科技”辦法管權管事管人。嚴格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嚴控“三公”經費。做好信訪、仲裁、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行政復議等工作。強化績效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執行行政問責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搞好第三次經濟普查。繼續做好幫扶困難村、聯絡社區工作。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更好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和僑務政策。做好新時期港澳和對臺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各位代表,建設美麗天津的光榮使命鼓舞我們砥礪奮進,全市人民的信任期盼鞭策我們勇往直前。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齊心協力、拼搏進取,為加快實現城市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