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積極評價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6 07:5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深化改革 知難而進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海外人士和輿論認為,過去一年,中國新一屆政府開局良好,改革開放和建設成就令人矚目,但中國踏上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並不平坦。要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相信中國經濟一定能穩步發展。

    開局良好 成就矚目

    泰國國家發展行政學院教授李仁良在接受採訪時説,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克服了困難,在各方面取得了成就,保持了經濟的穩健發展。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巴黎第八大學地緣政治學博士皮埃爾·皮卡爾説,中國新一屆政府執政一年來,在很多領域開展了重要改革。他説,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地區平衡發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已取得了一些進展。中國政府進行的改革將改變中國的面貌,也將對世界産生重要影響,很多經驗對其他國家有借鑒意義。

    印尼世界事務理事會主席易卜拉欣·優素福説,在過去一年裏,中國經濟和社會取得了顯著發展。中國政府大力強調降低銀行的壞賬風險,令人印象深刻。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在處理經濟問題方面,展現了良好的領導水平。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委員車在福説,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應變力、領導力、親和力強。尤其是在反腐敗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柬埔寨政府發言人帕西潘説,儘管存在挑戰,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在新一屆領導集體帶領下依然保持強勁。在過去一年裏,中國對外與世界各國建立起良好的外交關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中國採取措施深化改革、剷除腐敗、致力於推進社會公正。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克勞斯·羅蘭德認為,中國在去年出臺深化改革措施以來,經濟增長正走在從重“量”到重“質”轉變的正確道路上。

    深化改革 知難而行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説,中國目前的投資增速趨勢,以及政府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能夠確保7.5%的經濟增速。不過還應看到,腐敗、生態、能源儲備等問題依然嚴峻,同樣緊迫的任務還有擴大內需和創新發展。中國政府將著力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經濟良性可持續發展。

    《印度時報》撰文説,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讓更多人進入中産階級、減少政府浪費和堅決打擊腐敗等承諾。報告進一步闡明了下階段中國政府工作的順序,其中包括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變得更加開放和更具競爭力。

    日本共同社説,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重拳強化污染防治,表現出致力於食品安全、糾正貧富差距等國民關注問題的態度。

    挪威通訊社説,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將從出口驅動型向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增速較慢但更為平衡的模式轉變,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在實現這種轉變的過程中不能出現“倒閉”潮、失業率上升和社會不穩定。

    韓國韓中政經文化研究院理事長李映周説,中國應該著力改善民生,推出更多的惠民政策,只有減小貧富差距,社會才能穩定,中國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

    印尼世界事務理事會主席易卜拉欣·優素福説,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目前要考慮的問題。中國需要降低燃煤的使用,對進口能源的日益依賴也是中國發展的挑戰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載文説,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公眾關切的一大問題。本屆政府正以更嚴肅的態度對待這一問題,並已開始採取一些實際行動減輕污染。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委員車在福指出,像北京、上海、重慶等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霧霾問題都十分嚴重,在這些方面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治理方案,當然考慮到中國的特殊國情更應因地制宜、尋找到最合適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目標務實 穩中求進

    奧斯特洛夫斯基説,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全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一目標完全能夠實現。中國目前的投資增速趨勢,以及政府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能夠確保7.5%的經濟增速。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撰文指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一個可喜的發展。人們期待已久的中國經濟重新平衡已經開始,中國經濟從由生機勃勃製造業促成的出口、投資帶動的高速增長,轉移到一個更依賴較緩慢但穩固增長動力的模式——消費者支出和服務。

    法新社説,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中國政府使經濟向更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的計劃。中國30多年的快速工業化改變了經濟面貌,國民收入獲得增長,但是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反復保證要採取行動改善環境,但是專家認為,落實行動才是關鍵。

    報道説,分析人士高度關注中國政府設立的經濟增長目標,關心中國政府設立這一目標的背後考量以及中國政府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設立與去年同樣的增長目標意味著中國政府希望在實施經濟改革的同時保持穩定。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説,中國的結構轉型在進行,經濟增長沒那麼快了,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的壓力還是很大。中國如果能夠從以前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轉向內需導向的話,對世界的貢獻更大。此外,中國還面臨簡政放權、金融改革、解決民生問題等。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環保等都跟民生有關,改善民生問題更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執筆記者:張章,參與記者:常天童、鄭斌、周檬、鄭世波、張青、胡雋欣、王其冰、馬曉雲、趙旭、李國榮、劉怡然、特羅申娜)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