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公民>> 服務資訊
 
 
公民應當正確對待醫保個人帳戶的功能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16日   來源:勞動保障部網站

  在個別城市的藥店裏,連生活用品也可用醫保卡購買,這種現象在全國許多地方普遍存在。在個別城市的藥店裏,醫保卡已堂而皇之地變成了“購物卡”,不僅可以購買保健品這類與藥品沾邊的東西,就連洗髮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用醫保卡購買。雖然國家規定醫保卡裏的錢,即便是個人賬戶,也只能用於就醫,但有人認為,反正醫保個人賬戶的錢是自己的,願意怎麼用是自己的事,願意什麼時候用也是自己的事;還有人認為,自己目前沒病沒災,賬戶資金與其閒著,不如消費掉,買些日用品更划算,至於以後有病時個人賬戶不夠用,再以自己的收入補足,反正都是自己的錢。

  我國醫療保險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兩部分,前者主要用於住院費用的支付,後者主要用於門診,其中個人賬戶可以累積、繼承。醫保卡作為個人賬戶結算的工具,是為支付參保患者治療、購藥之用的,但現在,這一制度受到來自藥店和參保人員兩方面的挑戰。

  醫保個人賬戶應該體現出什麼樣的功能?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90年代,我國實行醫保改革後,採取統賬結合的制度。其中建立個人賬戶主要出於兩個目的:其一,明確個人在醫療保障中的責任,即個人要為自己的賬戶繳一部分費用,個人賬戶用於支付門診或小病費用,用完賬戶裏的錢後由個人自付;其二,通過明確個人賬戶屬於個人所有,促使個人主動約束不合理的醫療消費。從功能上講,支付現時醫療費用是個人賬戶的直接功能,約束醫療行為和積累醫療基金是間接功能。

  這項制度實行以來,在保障參保人員的利益、控制醫療費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特別是其約束和積累功能,並不如設計的那麼理想。

  先説個人賬戶的約束作用,有時候不僅沒能充分發揮,甚至起到反向的刺激作用。雖然個人賬戶屬個人所有,但個人賬戶支付與個人直接掏腰包支付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個人賬戶資金有一部分是單位繳費,也只能用作醫療消費,人們對賬戶資金的珍惜不如對自己手裏的現金。

  在積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鬆弛也使積累功能得不到體現。由於個人賬戶管理的工作量大,參保人又希望使用個人賬戶更方便,相當一部分地區醫保經辦機構對個人賬戶的管理十分寬鬆,不僅沒有相應的監督、審核,有的甚至完全放開不管,“只管建賬、不問去向”。

  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使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一直存在很大爭論。特別是,醫保個人賬戶的建立需要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醫保經辦機構要建設計算機網絡系統、向參保人發放個人賬戶卡。參保人持卡就醫、購藥後,醫保經辦機構還要通過網絡系統向醫療機構結算費用,並在結算過程中對是否合理診治和用藥進行監督和審核。一方面是管理費用高,一方面是參保人員不願受管,因此有人建議乾脆不設個人賬戶,將其改為發現金,成為職工的一部分收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為,個人賬戶變成“購物卡”肯定是不對的。

  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究竟走向何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認為,建立醫保個人賬戶,明確了個人在醫療保障中的責任,強化了個人對不合理醫療消費的約束,具有很強的積極意義。對於個人賬戶管理的兩個障礙:參保人不願受管和管理成本偏高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改變參保人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要及時完善制度,以靈活的辦法來化解矛盾,例如近兩年,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就採取“先入統籌、暫不設個人賬戶”的辦法。無論如何,“個人賬戶”變成購物卡肯定是不對的。

  針對目前個人賬戶變“購物卡”的現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也有專家提出,要通過推廣健康保險,更好地發揮個人賬戶的效力。據了解,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主要是針對參保人員中患有疾病的人通過保險的方式給予事後經濟補償,是疾病保險,不是兼有預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險。而許多國家的醫療保險已經從疾病保險向健康保險過渡。相比之下,這是一種更為積極的保障方式,因為只有預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醫療保險與預防保健能結合起來,使得那些目前沒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亞健康人能夠將自己個人賬戶內積累的資金用於健康保健和預防疾病上,既有利於減輕醫療保險基金的負擔,也有利於實現健康的最終目標。預防上多花一點錢,就能在疾病治療的費用上少花很多錢。而個人賬戶正是基本醫療保險與預防保健相結合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