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日起,我國玩具出口企業將面臨ICTI認證即《國際玩具協會商業行為守則》的新考驗,而目前我國通過這一認證的玩具出口企業只有300家左右。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國,全球75%以上的玩具産品出自中國,中國玩具在歐盟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81%。
中國玩具産品進入國際市場,不得不直面國外市場越來越多的技術標準。像目前歐美等國針對玩具的環保安全指令很多,而且每年都增加新的條款。
對於中國企業來説,元旦起實行的《守則》無疑是一項新的挑戰,但是否會使玩具企業面臨一次大洗牌,一些小廠將被淘汰?中國玩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梅認為,面對有更多話語權的國際買家,面對挑戰,中國玩具企業不必驚慌,應冷靜對待,做好各種準備,企業提高自身實力才是關鍵。
梁梅告訴記者,該《守則》的執行,對於中國玩具市場的影響並不是很大,ICTI守則只是一項自願性質的行業規則,不是強制性的法規。這項守則也不是專門針對中國産品而出臺的技術壁壘。只是原來與國際大買家有合作的國內企業,如果該買家採納ICTI認證,那麼這家國內企業就要通過ICTI認證才能繼續獲得訂單,否則就無法拿到國外訂單。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的有關人士也告訴記者,ICTI認證是一種自願認證,是國際玩具工業協會聯絡了100多家大的國際銷售商達成的一種協定,如果國內企業的玩具不是銷售給這些要求ICTI認證的銷售商,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相反,今年國內可能要出臺的3C強制認證,倒是將給目前的玩具業帶來嚴重衝擊。
據了解,近幾年來,全球玩具買家紛紛要求玩具生産企業必須證明産品是在人道、環保、安全的環境中生産出來的,生産這些玩具的工人權益必須得到合理保護。為此,各買家都制定了各自的商業行為規範,並依此對玩具廠家進行社會責任審核。儘管這些規範的要求大同小異,但玩具工廠及製造商都得面臨多次審核。為此,國際玩具工業協會于2002年年中推出《國際玩具協會商業行為守則》,以一個全球普遍接納的工業標準來取代繁雜不同的守則,以整合多重審核,解決浪費資源的問題。
《守則》自2002年推出以來,已經有一些大的國際玩具買家表示要採納,據悉目前有100多家,而這些國際玩具大買家大都將自己執行《守則》的起始時間確定為2006年1月1日。而2006年1月1日前與這些巨頭簽訂單的玩具廠家,則有可能面臨退單的危險。
梁梅指出,要讓中國的所有玩具企業都通過ICTI認證,需要一個過程,對於國內的玩具企業來説,要提高競爭力,産品要創新,工廠的管理要規範,積極的應對挑戰,而不要一聽説有什麼新規矩,就好似一場劫難。實際上,ICTI認證對於大的玩具企業來説,減少了重復審核的負擔,對於有的企業來説,通過了該認證,就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記者 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