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額連年攀升,2005年將超過60億元;內蒙古草原興發股份有限公司對農牧民的帶動力持續上升,現在已帶動起約15萬農牧戶,戶均增收10000元;江西省新餘市農副産品加工企業近幾年已突破1000個,吸收10萬戶以上農民從事農産品生産加工……這是記者隨便抽取的一組鄉鎮企業的數字,這些數字從不同的角度説明了一個事實:起源於“草根”的鄉鎮企業在“十五”期間繼續快速發展,對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
這樣的數字,在採訪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局長甘士明的時候,變得更加具體。
質量提高 規模以上企業18.1萬家
甘士明説,“十五”期間,鄉鎮企業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正在走上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軌道。這種提高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2005年,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預計達到46600億元,是2000年的1.72倍,年均增長11.51%,其中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33200億元,是2000年的1.77倍,年均增長12.15%;營業收入預計達到186500億元,是2000年的1.73倍,年均增長11.6%;利潤總額預計達11200億元,是2000年的1.73倍,年均增長11.6%;上繳稅金預計達到4200億元,是2000年的2.07倍,年均增長15.6%。
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十五”期間,以産權制度為核心的鄉鎮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原有159萬家集體企業中69.8%已改製成私營企業,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鄉鎮企業發展的主體力量,17.6%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改製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全國鄉鎮企業資本中民間資本已佔到84.9%,比“九五”末提高了30個百分點,“十五”期間鄉鎮企業固定資産投資中來自民間資本已佔到76%。
結構調整成效明顯。2005年鄉鎮企業一二三産業的比重達到1.35:76.76:21.89,而“九五”末是1.15:78.89:19.96。食品、服裝、機械、電器、化工與建材等主導行業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農産品加工業增加值佔規模鄉鎮工業的比重達到31.2%。鄉鎮企業外向度提高,出口交貨值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13.7%。
科技水平不斷提升。2005年,全國規模以上鄉鎮企業達到18.1萬家,比“九五”末增加9.5萬家,涌現出一大批中國名牌産品和馳名商標。在年營業收入過1000萬元的企業中,有65%以上的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創造了38.6%的鄉鎮企業增加值。規模以上企業研發資金佔到銷售收入比重預計接近1%,比“九五”末提高了0.5個百分點。“十五”期間,鄉鎮企業固定資産投資52078億元,其中40.6%以上用於技術改造。目前,全國鄉鎮企業中經國家和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913家,比“九五”末增加了747家。鄉鎮企業職工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達1120萬人,比“九五”末增長73%。
貢獻更大 農民人均從鄉企收入1100元
伴隨著增長質量的不斷提高,鄉鎮企業的社會貢獻不斷加大。目前,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達到31.1%,比“九五”末提高0.9個百分點;上繳稅金佔全國稅收的20%左右,比“九五”末提高4.5個百分點;鄉鎮企業利潤總額、上繳稅金2005年分別達到11200億元和4200億元,“十五”期間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1.62%和15.62%,均比“九五”末的2000年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4180萬人,比“九五”末增加1364萬人,年均增加272.8萬人;“十五”期間,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凈增部分的40%以上來自鄉鎮企業,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的工資性收入佔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3.7%提高到“十五”末的35%左右。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工資性收入2000年為760元,2005年達1100元,年平均增長7.68%。“十五”期間,累計支農補農和支援農村各項事業的資金達到780億元,平均每年支出156億元。
出口創匯能力增強。2000年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為8792億元,2005年,預計全國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達到19800億元,是2000年的2.25倍,年均增長17.6%。出口産品結構不斷優化。2005年鄉鎮企業機電産品出口交貨值達到2360億元,是“九五”的1.22倍,佔全部出口交貨值的11.9%,比“九五”末提高了3個百分點。全國自營出口鄉鎮企業達到5.8萬家,比“九五”末增加2.6萬家。“十五”期間,全國鄉鎮企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744億美元,是“九五”末的1.96倍。
新的突破 2010年吸納1.5億人就業
不過甘士明認為,在充分肯定“十五”期間鄉鎮企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鄉鎮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大體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儘管高新技術企業逐漸增多,但鄉鎮企業整體從事傳統産業的多,經營新興産業的少,在許多行業出現了千家萬戶過獨木橋,導致生産能力嚴重過剩,資源消耗和效益回報不成正比。産品結構不合理,産品貼牌生産多,自主品牌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品牌不足20%。企業整體素質不高,實力不夠強,尤其是與農業産業化密切相關的農産品加工企業“低、小、散”的狀況較為突出,小“龍”多,強“龍”少,似“龍”非“龍”的企業多,真正上規模、上檔次、起到龍頭作用的骨幹企業鳳毛麟角,註冊資本在百萬元以上的企業不足20%。由於規模小,積累少,自身滾動發展的能力較為脆弱,致使一些很有市場前景的項目往往錯失良機。
此外,一些企業反哺農業的底氣不足。一些鄉鎮企業改制以後,扶農意識有所淡薄。在參與農業産業化經營方面,習慣於臨時抱佛腳,缺乏具有前瞻性的遠景規劃,有些企業儘管建立了“公司+農戶”的關係,但實際上雙方還只是停留在一種簡單的買賣關繫上。在轉移吸收農村富餘勞動力方面,重使用,輕培養,特別是一些初創型小企業,用於提高務工農民素質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強,按規定應當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沒有提夠留足、落實到位,致使務工農民的技能與現代化大生産的需求不盡適應,“技工荒”日益凸顯。
不過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更要認清鄉鎮企業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和良好發展環境。甘士明説,事實證明,鄉鎮企業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公共事業發展都有著直接而巨大的推動作用,凡是鄉鎮企業發展好的地方,農村公共事業發展就快。鄉鎮企業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絡,加速農村工業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城鄉一體化,都有賴於鄉鎮企業。
而且,隨著中央關於“十一五”規劃建議的出臺和“五個統籌”戰略的實施,鄉鎮企業發展的天地將更為廣闊。同時國際製造業和服務業向中國轉移也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有利於鄉鎮企業引進國外資本、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更好地融入國際産業鏈。
因此,甘士明提出,這一時期鄉鎮企業要抓住機遇,以制度創新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和增收為立足點,以産業升級和提升競爭力為主線,以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努力實現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
在他的眼裏,這種突破如果用數字來具體表現,主要就是“十一五”期間鄉鎮企業增加值2010年要達到67400億元左右,年均速度增長保持在9.6%左右,從業人員2010年達到1.5億人以上,年均增加200萬以上,實繳稅金2010年達到5000億元左右,保持年均9.5%左右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