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企業>> 行業信息
 
2006年摩托車業整合提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7日   來源:經濟日報

    多年來,摩托車整車企業(報表)數總在一百三四十家(不含企業集糰子、分公司)徘徊,産品同質化加劇,産業升級嚴重受挫。然而,隨著近幾年有關摩托車行業的政策密集出臺,我國摩托行業已經進入大規模行業整合的前夜。

    政策推動摩企變陣

    2004年6月實施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指出,到“2010年汽車生産企業要形成若干馳名的汽車、摩托車和零部件産品品牌”,“經過市場競爭形成幾傢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跨國集團”,這為摩托車發展指明了方向。

    2005年1月,國家對摩托車業動了真格,措施之一是撤銷28家未通過生産準入考核的摩托車生産企業。

    而2005年7月1日,國家開始實行歐Ⅱ標準和“一車一證”制度,進一步提高摩托車技術門檻兒。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還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摩托車行業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一是要求一家公司成為另一家集團公司的子公司,集團公司必須控股50%以上,子公司註冊資金要在2000萬元以上。與此同時,子公司的名稱要冠上母公司的名。二是要求新建子、分公司的集團公司,其摩托車銷量前3年累計要達到90萬輛。以此規範企業重組,讓假重組的事件無法重演。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也發出通知,決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啟用2005年版中國強制認證標誌(簡稱05版CCC標誌)。國家環保總局也在2005年第19號公告就摩托車環保生産一致性監督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並制定了相關的檢查處罰條款。

    由上可以看出,國家如此大密度地發佈規範化管理要求、一環扣一環地不斷加大管理力度,表明政府部門規範摩托車市場競爭秩序的決心和信心。這一系列舉措,循序漸進,堅決有力。

    “瘦身強體”初現端倪

    2005年1—11月行業“戰報”顯示,前10位骨幹企業共銷售摩托車1000.33萬輛,佔行業總量63.31%,比1—5月61.52%的集中度快速提高了1.79個百分點,比前5個月僅上升的0.10個百分點增長了10多倍。與此同時,報表序列企業數從2004年的133家降到2005年11月的103家。由此可見,2005年政策推動摩托車業優化整合已初見成效。

    2006年,國家又將公佈推出門檻更高、難度更大的歐Ⅲ排放標準;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辦法》;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在建立企業內部的環保生産一致性保證體系、制訂其《環保生産一致性保證計劃書》,並報國家環保總局備案的基礎上,自2006年1月1日起,凡未進行備案的擬進行型式核準的車型,環保總局將不予型式核準;而國家認證認監委也要求自2006年4月1日起,凡獲證産品一律加施05版CCC標誌,不得再加施02版CCC標誌。這些更加嚴格縝密的規範管理舉措,必然會推動行業整合再上新臺階。

    近期,不少業內人士預測,2006年摩托車企業將從現在的103家下降到80家,有的則認為只能剩下50家左右。諸多預測表明,2006年摩托車業的整合步伐必然加快,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兩極分化,優勝劣汰勢不可擋。現有整車企業必然大幅度減少,摩托車業必定會“瘦身強體”。

    誠然,整合不是兩個或多個企業簡單的疊加組合,而是多層次、立體式、全方位的資源匯聚融合,如同行業戰略性佈局調整組合,或者是企業內部方方面面基於苦練內功而進行的結構性調整組合,還有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甚至於跨國界的聯合重組等。這些為適應未來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戰略調整和資源整合,除提升自身實力外,必將拉動相關行業如零部件配套業以及經銷商隊伍的整合,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

    未來的中國摩托車工業,將會由小企業向大企業集中,由多品種向少品種、多車型向少車型聚攏,由低檔次向中高檔次、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邁進,由生産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粗放經營型向集約經營型轉變,由多品牌向少品牌甚至單品牌、弱品牌向強品牌直至名品牌發展。可以預期,到2010年,摩托車産業定將與汽車産業同步發展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邁向世界摩托車強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