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9時45分,隨著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周禹鵬敲響交易鑼聲,註冊資本為1.2億元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再次開市交易。這不僅標誌著上海作為全國金融中心又添基石,也表明我國正在積極探索完善石油市場體系、培育核心要素市場。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曾開辦過8家石油期貨交易所,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佔全國石油期貨交易份額的70%左右。在此推出的石油期貨交易,因在1994年初日平均交易量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而受到廣泛關注。1994年5月,國家出臺了“統一價格、統一配置、統一流向”的石油政策,在1995年期貨業務整頓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業務暫停。
近年來,尤其是2004年以來,國際油價飆升,我國眾多企業尤其石油化工企業經受了痛苦煎熬。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期貨市場交易控製成本,便擺上了議事日程。經過兩年的孕育,上海石油交易所終於重開。
據了解,新的上海石油交易所首先推出的交易品種是市場化程度高、國內用量大的燃料油,品種有華南黃浦180#1號燃料油等4個品種,交易方式主要為現貨交易、即期競價交易、中遠期訂貨交易等。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充分利用東南沿海石油集散優勢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將與已上市燃料油期貨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可構成互補、互動的關係,有利於加快中國石油市場化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