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復工復産 健康疑問專家來作答

2020-05-07 17:5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發


河北武安:推行“公筷用餐”,餐飲業在行動。新華社發

當前,復工復課正在加緊落實,但疫情防控的思想仍不能鬆懈,口罩仍不能輕易摘掉。很多人這時也會有困惑:口罩戴久了是否會傷皮膚?坐地鐵上班上學是否有風險?吃保健品來提高免疫力是否靠譜?……針對公眾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課期間關心的一些健康問題,專家來答疑解惑。

提問:上班上課整天戴著口罩,臉上長痘痘怎麼辦?

解答: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潔

很多人擔心,長時間戴口罩,可能導致臉上長痘痘。痘痘、青春痘都是痤瘡的俗稱,是好發于青壯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因為這個病好發于面部,所以常給大家帶來困擾。長時間戴口罩,面部形成相對封閉的環境,皮膚潮濕造成細菌滋生,使痘痘加重。

針對這個問題,首先要注意面部的清潔。如果有化粧或者涂防曬霜的話,回家後要先卸粧,選擇適合膚質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潔,然後用清水清洗乾淨。特別要注意的是,已經形成的痘痘千萬不要擠。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飲食、睡眠要保持比較好的節律。如果已經出現白頭粉刺、黑頭粉刺這樣的輕度痤瘡,可以選用外用的維甲酸軟膏來使用。但要注意的是,該藥有光敏性,所以儘量選擇睡前使用。

如果皮損再加重,出現紅色的丘疹或膿皰,可以加用外用抗生素軟膏,比如説夫西地酸、莫匹羅星等。塗抹軟膏的時候要先清潔雙手,避免手上有不乾淨的東西帶到眼睛或者口腔造成污染。如果再進一步加重,形成中重度痤瘡,一般要使用口服抗生素或異維A酸來治療。由於這些藥有一定的副作用或者禁忌,建議到醫院就診後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除了痘痘,還要注意避免或者減輕佩戴口罩造成的皮膚損傷。長時間佩戴口罩後造成的局部皮膚、皮下組織的壓力性損傷,屬於一种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主要在長時間受壓的部位出現,比如鼻部、面頰、顴部或者耳廓後面。

我們首先要做好預防,選擇比較合適的口罩,比如寬邊口罩局部壓力就比較小。對於口罩樣式的選擇,可以選擇繫帶式而不用耳挂式的,壓力也會小一些。如果是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建議使用前一定要閱讀説明書,看看這個口罩裏有沒有皮膚容易過敏的成分。對於兒童,要由家長幫助選擇大小和形狀都比較適合的口罩,減輕對局部皮膚的壓迫。

其次,可以每兩到三小時適度變換口罩佩戴位置,減輕局部皮膚的壓力。如果口罩反復使用或者持續使用已經超過6小時,建議更換。另外,可以在經常受壓的部位提前使用預防性敷料,而且要定期檢查皮膚,如果已經出現問題,要及時去處理。

對於已經出現的皮膚壓傷,可以這樣處理:輕度壓痕一般不需要治療,如果壓痕比較重,或者出現局部的皮下瘀血,可以選用一些能夠改善皮膚血液循環的外用藥膏,比如多磺酸粘多糖軟膏;如果皮膚問題進一步加重,出現紅腫和破潰,可以加用外用抗生素軟膏,也可以在已經損傷的局部適度使用創可貼或者醫用敷料,避免創口進一步受刺激;如果皮膚出現變軟、發白或者起皺等皮膚浸漬情況,主要是局部潮濕引起,可以在佩戴口罩前使用含有氧化鋅或者凡士林的潤膚霜,減少汗液、局部摩擦對皮膚的刺激,摘掉口罩以後要清潔皮膚,適當地使用一些潤膚劑,改善皮膚狀況;如果損傷比較重,出現嚴重的感染或者過敏,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尋求專業的幫助。

提問:不能去醫院,網上問診需要注意什麼?

解答: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李軍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可能不方便到醫院就診,選擇在網上詢問病情。不過,網上問診時,由於醫生不能面診,完全依賴患者提供的信息,對患者提供的信息要求比較高。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不準確,有可能誤導醫生,造成判斷錯誤、延誤病情。因此,如何正確描述病情,提出自己的需求是網上問診的關鍵。

這裡給大家列個提綱,列出醫生希望了解的內容,大家每次網上諮詢時對照一下,以免遺漏。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在此以消化系統症狀“腹瀉”為例進行説明。其實,網上問診需要大家提供的內容和醫生平時問診的內容基本相同,主要分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和過敏史、家族史、輔助檢查等。

主訴:簡單一句話説,就是這次諮詢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比如最近出現便血,便血就是主訴。主訴還應該包括發生症狀的時間,比如便血一週,腹瀉3個月。這樣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是急性還是慢性病,做出判斷的方向不一樣,思考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有多個症狀,發生的時間也不一樣,就要先判斷哪些症狀是最困擾自己的,在主訴裏説出主要症狀和發生時間,還可以寫上症狀加重或復發的時間,例如“間斷腹瀉3個月,加重伴便血5天”等。大家不需要寫出這麼專業簡練的句子,但是一定要清楚明白地寫出主要症狀和時間。

現病史: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與本次諮詢有直接關係的所有內容。相對來説,急性病比較簡單,症狀出現時間短,只要把此次發病情況描述清楚就可以,包括誘發因素(如勞累、受涼、進食不當等)、主要症狀、出現時間,以及其他次要的症狀,治療用了哪些藥(最好提供藥名,因為醫生是沒有辦法通過“白色小圓片”這類的描述來判斷藥物的),每次服用的劑量(因為不同藥物每片的劑量不一樣,最好能説明劑量,而不是每次多少片),每天服藥多少次,服藥的效果。如果曾經到醫院診治,儘量提供病歷、檢查結果等資料以及治療效果。

慢性病需要描述從初次起病到現在的所有情況。初次起病情況:包括症狀、出現時間,當時在哪家醫院診治的,做了哪些檢查,診斷的是什麼病,治療藥物名稱,服用的劑量和次數,以及治療時間(服藥多少周或者多少月,如果中間藥物有調整最好能説明),藥物是否有效,病情緩解時候的情況。從初次起病到最近病情變化的整體情況:復發了大概多少次、復發的規律、病情緩解時用藥情況,病情加重時的情況和用藥情況,如果用過特殊藥物、做過手術一定要説明,可以描述病情最重的一次發作的具體情況。本次發作的具體情況:這是本次諮詢的目的,一定要提供細節,具體要求和急性病相同。

既往史和過敏史、家族史:主要包括自己同時患有哪些疾病,特別是需要服藥的慢性病。藥物過敏史一定要提供,避免醫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推薦了過敏的藥物。女性生育期患者要説明是否處於妊娠、哺乳狀態。家族史主要指家族中的重大疾病,比如惡性腫瘤等。

輔助檢查:輔助檢查提供了客觀證據,對醫生的幫助是很大的,如果有最近的檢查,可以拍照片一併提供。一般而言,血、尿、便等檢查結果時間越近的越好。特殊檢查,比如B超、CT、核磁、內鏡等可以提供最後一次的結果。如果以往有過就診經歷,可以提供最後一次的病歷。另外,CT、核磁這樣的檢查,一般提供醫院出的報告就行。如果確實需要提供檢查圖像,儘量找專業人士幫忙,拍出清晰度足夠高的照片。

需要強調的是,症狀描述要盡可能細緻,盡可能多地提供細節。例如腹痛,最好能説明疼痛的位置,疼痛的性質(如絞痛、隱痛、燒灼樣)和持續時間,每次發作時的誘因以及如何緩解的,疼痛的時候還有什麼其他的伴隨症狀等。如果有可能,儘量提供能説明情況的照片,這樣能直觀地讓醫生看到。

病情諮詢是説明文,需要的是客觀、簡潔、準確、冷靜地描述自己的情況,不要誇大或者淡化,不要把自己想象中的、道聽途説的事情夾雜在裏面,也不需要比喻、擬人、誇張、襯托、排比等文學手法。

最後一點是針對老患者的,千萬不要對醫生的記憶力抱有太高的希望,指望醫生記得自己的所有情況。醫生們需要記的東西太多,為了對自己負責,每次諮詢的時候也要説明以往就診的情況,對於本次諮詢的問題一樣要認真客觀地描述清楚,就當醫生從來沒給自己看過診。

此外,在正常的門診面診中,醫生還會有查體這個環節,這是網上諮詢沒有辦法實現的。因此,醫生對病史和輔助檢查的依賴性會更高。在諮詢前能夠先好好整理回顧一下自己發病以來的情況,整理思路,找齊相關資料,提供儘量全面、準確的信息,這樣溝通起來才能更為順暢,醫生才能夠提供更專業、準確的意見。

提問:有什麼藥物和保健品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

解答: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王貴強

對於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果肌體的免疫狀態很好的話,是可以有效地抵禦的。我們肌體的免疫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控制分為屏障阻隔、先天性或者天然的免疫,以及獲得性免疫。

屏障阻隔是第一道防線,比如皮膚黏膜損傷以後,就會給病原微生物侵入肌體以有機可乘的空間,造成感染。天然免疫是指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後,如上呼吸道、腸道,其就像哨兵一樣,一看是不認識的、不是肌體固有的物質,就會有一個清除機制來清除掉該物質。這個過程中,臨床可能出現發熱等症狀,這就是一線防禦系統啟動了。如果一線防禦系統沒有阻擋住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進入體內後,進入細胞內再釋放出來,這時候天然免疫的作用就很有限,要靠特異性免疫或者獲得性免疫。特異性的攻擊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細胞進行強力攻擊,清除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所以保持良好的免疫狀態,抵禦病毒微生物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沒有特別明確的藥物能夠真正使免疫力上調,建議公眾不要盲目吃各種藥物和各種保健品,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帶來藥物性損傷的風險。我們還是強調均衡的飲食、適合的運動、良好的精神狀態,這些對於保持良好免疫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提問:坐地鐵時,循環使用地鐵票會不會傳播病毒?紅外線測溫儀對人體是否有害?

解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

目前,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仍然是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所以,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保持手衛生,都是有效預防病毒傳播的手段。理論上,循環使用的地鐵票有污染病毒的風險,但概率非常低。儘管如此,為了避免可能的接觸,推薦使用個人交通卡或者手機App的方式支付。乘坐地鐵等交通工具以後,建議及時洗手,做好手衛生。

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是當人體的紅外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這個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為單位來顯示。所以,紅外線測溫儀並不是對人體發射紅外線,而是接收我們身體發出的紅外線熱輻射,對我們的眼睛和身體都是沒有傷害的。

(本文內容來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