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略合作夥伴高盛公司的協助下,工商銀行研發出了以人民幣為本金,內嵌多種外匯衍生産品的雙幣種結構性理財産品,並根據內嵌産品類型不同設計了分別同匯率、利率、商品、信用事件以及股票指數挂鉤的五大類雙幣結構性理財産品。據悉,該套理財産品有望最近推出。
這項成果僅是工行與高盛自3月16日正式啟動戰略合作項目以來,在資金交易領域的合作進展成果之一。
工商銀行新聞發言人透露,為全面落實雙方戰略合作的總體規劃,該行與高盛共同制訂了一個“7+1”合作計劃。所謂“7”,就是雙方成立了7個聯合工作小組,負責合作項目的具體實施,它們分別是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資金交易、資産管理、公司與投資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員工培訓小組。此外的“+1”,則是由工行控股的香港上市銀行工銀亞洲,其將在發債及融資等方面與高盛在國內及國際市場上展開闔作。
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與高盛的項目合作非常具體,每個項目小組都確定了具體的合作目標和時間表。在公司治理領域,高盛正在幫助工行建立一套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披露系統,並在投資者關係管理方面給予工行幫助;同時,高盛還幫助工行建立一個對關聯交易進行監控和管理的系統,從技術平臺到制度政策方面給予幫助;在風險管理領域,高盛與工行正在共同對信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及職能分工進行研究,再造風險管理業務流程,設計一整套關於貸款組合風險管理的方法、模型和系統。
不過,這位發言人也表示,境外戰略投資者的介入對於該行提升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無疑將起到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畢竟再先進的管理模式也必須在一定的體系環境內才能正常運轉,而中國的商業銀行長期在這個體系內運作,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目標導向應該不是“引資”而是“引智”,即由此學習和引進國際發達市場的銀行先進服務理念、管理經驗以及産品開發與維護的技術,以迅速提升中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而並非迫於資本充足率達標壓力而“引資”。(記者 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