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6日在甘肅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甘肅省代省長徐守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6年工作回顧
去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保證抓黨建”的總體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注重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注重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物價水平較低,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的良好態勢。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除單位生産總值能耗外,全面完成,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生産總值達到2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4%;人均生産總值突破1000美元。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020億元,增長16.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7.5億元,增長13.4%牷外貿進出口總額38.2億美元,增長45.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3;大口徑財政收入294.7億元,增長20.7%;地方財政收入140.9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2.3%;財政支出522.7億元,增長2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920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2134元,增長7.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3‰;三次産業結構由15.7:43.4:40.9調整為14.6:46.1:39.3 ;城鎮化率由30%提高到31.1%。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速度與效益同步提高。
堅持推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大力調整産品結構,加大對石化、冶金、機械、建材等優勢支柱産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興産業。蘭州石化大乙烯工程、酒鋼200萬噸碳鋼熱軋薄板和自備電廠項目、金川公司鎳精煉節能降耗更新改造和20萬噸銅電解工程全部建成投産。蘭鋁26萬噸電解鋁大型預焙槽即將投産。新型幹法水泥産能比重達到45%。蘭石集團等裝備製造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關閉小煤礦15處,基本完成了清理整頓園區工作。年耗能18萬噸標準煤以上的14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4.7%,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873億元,增長15.9%,佔生産總值比重提高2.9個百分點。預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5億元,增長60%。
二、新農村建設起步良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開展新農村建設調研,制定了甘肅省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試點進展順利。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財政用於農業和貧困地區支出63.4億元,比上年增加10.8億元。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産業化進程加快。糧食總産量808.1萬噸。特色優勢産業基地面積2346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43%。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增節水灌溉50萬畝,建成沼氣用戶4.3萬戶,草場圍欄2200萬畝,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502公里,解決了8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增小水電裝機18萬千瓦,通電話的行政村達到98%。勞務經濟快速發展,培訓農民171.9萬人,輸轉勞務534萬人次,增加124.2萬人次。減少農村絕對貧困人口9.1萬人、低收入人口38.8萬人。
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重大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
努力擴大投資規模,加快了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新開工項目3253個,增加298個。建成二級以上公路6條,通車里程428.5公里。平涼至定西、寶雞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肅段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開工。蘭州至武威鐵路二線全線貫通,武威至嘉峪關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敦煌鐵路正式運營。嘉峪關機場改造竣工通航。備受關注的九甸峽水利樞紐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開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應急項目啟動。生態建設繼續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旅遊基礎設施得到新的改善。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與國家有關部局、公司分別簽訂了支持甘肅省鐵路、機場、電網、農村公路建設協議。
四、重視社會事業建設,教科衛文體快速發展。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教育支出增長29.4%,衛生、科技和文化、廣播事業費支出均增長30%以上。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200所,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79.9萬平方米。免除406萬農村中小學生的學雜費和262萬學生的書本費,為53.8萬貧困家庭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補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又有6個縣實現“兩基”目標。擴大高中階段和普通高校招生規模,職業技術教育快速發展,高中和高校在校生分別達到60.3萬人和26.4萬人。召開了科學技術大會,頒布實施《甘肅省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啟動實施7個重大科技專項,新批准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企業技術中心2個、大學科技園區1個和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10個。公共衛生體系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醫療救助全面展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增加到38個,惠及農民853萬人。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建設項目基本完成。組建了讀者出版集團,省博物館展覽大樓工程竣工開放,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全面展開。承辦了第十五屆亞洲鐵人三項錦標賽,舉辦了省十一屆運動會,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穩定了低生育水平。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外事、僑務、文史、參事、人民防空、氣象、地震預防、測繪、殘疾人事業、老齡工作等都有新的進步。
五、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完成了三年攻堅的階段性目標。70%的大型企業實現了産權多元化,蘭鋁等企業加入中鋁集團,甘肅機場集團與海航集團實施了産權重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下劃市州管理的中小企業80%完成改制。近三年籌集資金124億元,用於職工安置,列入國家政策性破産計劃的66戶企業已破産終結60戶。啟動了糧食、流通、農墾等領域的國有企業改革。分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進展良好,移交機構170多個。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開展了“鄉財縣管”試點,實行村級零接待制度。行政審批制度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推進政務公開,電子政務建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對外開放取得新成績,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資金122.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增長6.6%。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8戶,外商直接投資0.3億美元,增長44.5%。
六、努力解決關係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人民生活條件改善。
積極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城鎮就業新增18萬人,領取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4萬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44萬人、195.8萬人、160.2萬人和86.1萬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再次提高10%,享受人數68.2萬人。提高了職工最低工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職工傷殘津貼等標準。清欠農民工工資1.17億元。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773起。及時開展防災救災工作,確保了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突出抓了事關民生的五件實事: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標準,試行城市低保人員醫療保險制度,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鎮零就業家庭基本實現有一人就業,開工建設會寧、環縣、靖遠等部分極度乾旱山區人畜飲水工程。
七、民主法制建設進程加快,促進了社會安定有序。
堅持依法治省,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7件,制定政府規章8件。積極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牞依法停止無法律法規依據實施行政許可、處罰和強制措施1129項。認真執行人大決議,較好地完成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深入貫徹民族宗教政策,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改進信訪工作,完善領導接訪制度,妥善處置了一批信訪積案和群體性上訪事件。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廉政建設和審計工作繼續加強,認真開展執法監察,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精神文明建設、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不斷加強。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保持了社會政治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政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委總攬全局、正確決策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辛勤勞動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向駐甘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中央在甘單位,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甘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兄弟省市區,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長期形成的重型工業結構對能源原材料依賴性強,節能降耗和資源保障的壓力很大。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國有大型企業支撐,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滯後,缺乏全民創業的氛圍。二是投資增長難度加大。投融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投資環境有待改善。民間資本投資和利用外資比重低,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産業化大項目少。三是農民增收緩慢,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拉大。農資漲價、部分農畜産品價格下跌、自然災害瀕發等因素影響了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效應,勞務輸出仍以體力型、短期季節型居多,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形成。四是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比較突出。社會事業特別是農村教育、衛生、文化建設歷史欠賬多。新增就業人員尤其是高校畢業生持續增加,就業再就業壓力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後續任務艱巨。五是安全生産形勢嚴峻牞基礎薄弱牞隱患多。連續發生了幾起重大煤礦、交通安全事故,教訓極其深刻。六是政府自身建設需要加強。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亟需改進。有些部門與公務員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對於這些問題,省政府將進一步創新思路,健全機制,強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7年的政府工作
今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對於加快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按照又好又快和和諧共享的發展方向,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繼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水平,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工業強省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産業培育和人力資源開發三大支撐,夯實發展基礎,突出發展重點,破解發展難題,力求在經濟社會的主要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進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産總值增長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以上;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單位生産總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以內;財政收入增長12%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正確處理速度、質量、效益的關係,努力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同時,實現加快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社會、民生的關係,加快社會事業建設,高度關注解決民生問題,促進協調、和諧發展;正確處理城市、農村、區域的關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加快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發展步伐,促進城鄉共同繁榮、不同區域共同發展;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以改革促發展,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在具體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
一、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培育優勢特色産業。
堅持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著力點放在培育一批優勢突出、規模較大、競爭力強的支柱産業和新興特色産業上,推進大企業帶動、産業鏈延伸、生産要素聚合,加快工業強省步伐,確保工業增加值增長13%。一是做強做大優勢支柱産業。繼續抓好石化、冶金等支柱産業的重大技術改造,增強核心競爭力。建成酒鋼53萬噸不銹鋼、蘭州石化11.5萬噸丙烯酸及脂等項目。加快金川公司20萬噸氯鹼、銀光公司10萬噸TDI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新開工建設酒鋼150萬噸碳鋼冷軋薄板、慶陽石化搬遷改造、西北永新5萬噸塗料生産線搬遷技改等重點項目。支持大型企業大力發展原材料後續加工,開發下游産品,形成産業集群。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控,繼續做好重點企業的煤電運氣保障服務工作。二是振興裝備製造業。依託現有基礎,整合優勢資源,實施“振興裝備製造業發展計劃”。加快發展石油鑽採及煉化設備、數控機床、新型採礦設備、風力發電設備、真空設備、電工電器、軍工電子設備、汽車加工配套等製造業,著力提高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産業配套能力。重點培育3至5個經營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高附加值産品生産企業和成套設備製造大型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建立産學研聯盟,支持優勢企業參與國內外大型製造業社會化分工協作體系,促進製造業産品優勢、技術優勢和低成本優勢同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品牌優勢相對接,發展零配件加工業。加強産品質量監管,支持鼓勵企業培育名優品牌。三是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落實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對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成果的推廣應用。重點在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精細化工等領域選擇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各類園區管理,整合資源,增強技術集成和産業聚集能力。四是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業。依託特色農産品資源優勢,加快建設草食畜、馬鈴薯、果品蔬菜、釀造原料、澱粉等農産品精深加工項目,努力提高加工技術水平、規模化水平和産品附加值。重點培育3至5戶特大型骨幹龍頭企業,促進加工企業集團化。五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生産性服務業領域,推進大中城市商貿經濟圈建設,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創新,完善服務功能,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環境,提高消費水平,促進消費市場繁榮。以建設青藏物流園區為重點,加強與周邊省區聯合,構築區域性大市場,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六是促進旅遊業發展。加快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旅遊資源和産品。發展特色旅遊,挖掘文化內涵,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完善行業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開展誠信經營活動,強化市場開拓。七是推進城鎮化進程。嚴格城鎮規劃管理,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優化資源配置,整合生産要素。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擴大規模,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縣城和建制鎮,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開展強縣擴權試點,完善縣域經濟發展激勵機制,逐步形成互相促進、競相發展的格局。
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按照長遠有目標、近期有重點,分類指導、區別對待的原則,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提升農業産業化水平。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增加優質糧食生産,確保糧食安全。積極推進産業化經營,把基地建設、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培育和市場仲介組織發展結合起來,擴大産業規模和優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大力發展畜牧水産養殖業,集中力量發展馬鈴薯産業和制種業,提高果品蔬菜品質和産量,加快建設中藥材、釀造原料種植基地。扶持發展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用先進物質技術條件裝備和改造農業,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繼續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培養農村科技經營人才。大力發展高效節水旱作農業,加快良種繁育,推廣節水、節地、節肥等先進實用技術,繼續改善農業機械裝備。整合資源,推進農村信息化快速發展。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嚴格保護耕地。做好動植物防檢疫工作。強化農産品質量監管,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産,培育優質農産品品牌。加強對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抓好縣市級建設規劃和鄉村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發揮和保護好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加強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和生態家園富民示範村建設。三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大培訓資金投入,開展多形式、多技能農民工培訓,力爭技能型勞務輸出佔輸出總量的比重提高10%以上。強化勞務輸出組織管理服務,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勞務輸轉基地。探索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確保輸出勞動力550萬人次。四是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圍繞區域性主導産業,建設綜合性、專業性市場。重點培育一批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加強特色産品市場推介,促進農産品流通,提高農民消費水平。五是支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增加扶貧投入,創新扶貧機制。新增整村推進項目村618個,易地搬遷6萬人。力爭使13萬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46萬低收入人口穩定解決溫飽。落實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政策,發揮民族特色和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産業。加快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完成草場圍欄1600萬畝。支持老區加快發展,培育主導産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三、堅持發展抓項目,努力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把握宏觀調控帶來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拓寬抓項目的領域,重點發展有比較優勢、有特色、符合國家産業政策、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項目。注重項目質量和效益,提高項目建設和管理水平。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建成嘉峪關至瓜州一級改高速公路、華亭煤矸石電廠和農網完善、縣城電網改造工程等項目。九甸峽水利樞紐實現首臺機組發電,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完成隧洞掘進12公里。抓緊報批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繼續實施應急項目。加快天水至寶雞甘肅段、天水至定西、平涼至定西高速公路,蘭州至西寧鐵路二線,黃河炳靈峽電站,蘭州至銀川天然氣管道工程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天水過境段、武都至罐子溝、蘭州蘭山環城高速公路,大柳煤礦、華亭東峽煤礦改擴建,750千伏蘭州東—平涼—乾縣送電工程等項目。爭取開工建設蘭州至重慶鐵路、西安至平涼鐵路,中川機場擴建、天水軍民機場航站區改擴建,永登至古浪、康家崖至臨夏、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瓜州至星星峽高速公路,蘭州至鄭州成品油和蘭州至成都原油管道甘肅段,甘谷電廠“以大代小”工程和30萬千瓦風力發電等項目。新增高等級公路3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新增發電裝機150萬千瓦以上。二是拓寬項目建設籌融資渠道。繼續完善企業投資核準制和備案制,全面推進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加快形成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仲介服務規範、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建立固定資産投資聯席會議制度。積極爭取國家投資項目,抓好招商引資,吸引外資、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充分調動企業抓項目的積極性,發揮市縣的作用,形成抓項目的合力。三是加強項目質量管理。按照安全、經濟、環保、節能、實用的原則,抓好項目的審批、設計、施工、監理和審計、驗收等環節,層層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提高項目建設管理質量。四是進一步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謀劃一批能夠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産業項目,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論證,增加項目儲備。做好金昌機場、敦煌至格爾木鐵路、天水至平涼鐵路、黑山峽水電梯級開發、核乏燃料後處理和列入規劃的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四、加強資源環境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
堅決貫徹宏觀調控政策,合理利用資源,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促進科學發展。一是加大節能降耗力度。開展全民節能活動,增強全社會節能意識。強化政府責任,實行目標管理。引導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推進石化、冶金、煤炭、電力、建材、建築等重點行業和123戶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重點實施工業鍋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産、節能檢測能力建設等十大節能工程。支持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推進金川、酒鋼公司等企業發展循環經濟試點。二是加快重點流域和重點行業污染治理。繼續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健全環境安全監管體系,防止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實施黃河甘肅段、渭河、涇河、石羊河等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重點項目,完成白銀公司銅冶煉煙氣硫酸系統改造和新西部維尼綸公司廢水治理工程,加大重點城市和工礦區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實施集中供熱、拓展加氣站等措施,完成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清潔能源改造計劃。認真開展核與輻射監管工作。三是繼續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加強重點區域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加快“三化”草場治理,建立草原生態監測保障體系。力爭啟動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項目,加快實施劉家峽庫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以節水為重點,合理配置水資源,完善水權制度,抓好大型灌區節水灌溉改造和43個節水試點,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四是加強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規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全部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建立礦産資源出讓有形市場。嚴肅查處土地、礦産資源違法案件。堅持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正寧南煤田開發。引進國內外企業參與風險探礦,加大隴東、祁連山系、西秦嶺段重要礦種和重要礦産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增加探明資源儲備。拓寬資源利用渠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省外國外建立原料基地。
五、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推進建設創新型社會。
實施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建立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一是推進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全面啟動重大科技專項,以風能發電及成套設備、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制藥、動植物新品種和環保技術研發為重點,加強産業發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力爭取得重大突破。注重保護自主知識産權。二是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發揮政府推進科技創新的主導作用,加快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促進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依託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組建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支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基地,發揮高校在知識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和技術創新中的基礎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確立企業在科技投入、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提高企業技術再創新能力和水平。以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和大學科技園區為載體,加強創業服務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大力推進産學研結合、軍工民用結合,吸收更多國內外先進技術在省內集成,加快新産品開發。完善政策引導,鼓勵重大科技成果優先在省內轉化。四是積極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從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入手,通過引進人才、聯合攻關、合作交流等形式,形成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骨幹人才為主體的創新團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進全民科學質量行動計劃,普及科學知識。
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高度關注民生辦實事。
堅持和諧抓民生,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一是以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為重點,推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調整農村中小學佈局,加大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改善100所初中學校的寄宿條件。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全省“兩基”攻堅任務。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繼續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實施15個中等職業學校建設項目。穩步發展高等教育,調整專業結構,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二是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改造,建設200個鄉鎮衛生院和一批縣級醫院的醫療基礎設施項目,新建縣鄉醫療用房20萬平方米,改擴建15個縣級計劃生育服務站。加快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點建設,加大城市醫療衛生資源支援農村力度,培養人才,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增強醫療衛生應急能力。規範醫療價格體系,改進醫德醫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三是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堅持獎勵少生與處罰超生相結合,繼續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殊困難家庭救助制度。強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四是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送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抓好鄉鎮文化站建設。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做好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和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繁榮文藝創作,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扶持特色文化産業發展。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五是全面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扶持政策,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努力擴大就業。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和關閉破産企業職工再就業問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和軍隊轉業退伍人員安置工作。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協商制度。六是穩步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社會保險擴面清繳工作力度,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的參保工作,確保各項社會保險金的按時足額支付。規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做到應保盡保。加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進程,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做好失地農民社會保障試點工作。七是集中力量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圍繞解決涉及群眾醫療、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問題,辦好12件實事。(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全部農村人口。(2)城市醫療保險制度基本覆蓋非職工人群。(3)床位補貼翻番、濟困病床制度覆蓋省市縣三級公立醫院。(4)基層衛生院人員工資由財政全額供給覆蓋全省鄉鎮。(5)實行貧困高校生政府助學金制度,啟動生源地助學貸款,提高牧區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6)解決90萬極度乾旱地區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建成會寧、環縣、靖遠三縣人畜飲水工程。(7)新建改建鄉村道路6000公里。(8)完成全省村村通電話工程、1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牞基本完成戶戶通電任務。(9)新增沼氣用戶12萬戶。(10)提高村幹部報酬補助標準。(1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再提高10%。(12)市州所在地城市全部實施廉租房制度。八是強化安全生産管理。加大投入,完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推進安全生産基礎工作和屬地化管理。完成煤礦瓦斯治理、小煤礦整頓關閉三年規劃任務,建成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加強煤礦、交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
繼續做好氣象、統計、測繪、參事、文史、地方誌、地震預防、檔案管理等工作。切實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推進殘疾人、老齡和慈善事業發展。
七、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富民強省的重要舉措,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廣大群眾的創造活力,鼓勵自主創業。一是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建立和完善鼓勵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搭建資金、人才、技術和公共服務平臺,在全社會營造創業致富的濃厚氛圍。強化協調服務工作機制,放寬準入領域,簡化登記審批手續。著力緩解非公有制企業和全民創業融資難問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機制,開展民間小額信貸試點,擴大放貸規模。建立省市縣三級信用擔保體系,支持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和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協調,開發適合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服務。切實減輕非公有制企業負擔,保護全民創業的積極性。二是努力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模。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建設與經營。推出優勢項目招商引資,吸引省外資本,啟動民間資本,帶動全民創業。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聯合協作,把産品做專做精,把産業做強做大,擴大規模效益。三是推進非公有制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完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設立研發基地,增加技術和産品開發投入,改造工藝設備,提高科技含量。採取考察培訓、研討交流、專家指導、典型示範等形式,引導規範企業管理。加強行業協會與仲介機構管理,推進行業自律。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增強市場開拓能力。
八、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保障。
堅持改革抓創新,為加快發展增添動力和活力。一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酒鋼、華亭煤業、窯街煤電等大型國有企業産權多元化,推進國有大型裝備製造業産權多元化,推動上市公司股權重組。實施蘭通、蘭拖、甘肅稀土等特困企業的破産重組。推進糧食、流通、農墾、建築、旅遊改革,加快建立産權多元化公司體制。啟動交通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事企分開、管養分離,加快建立新型幹線和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規範國有企業的分配關係,建立外派監事會制度和企業經營預算制度,完善國有資産監管和運營機制。二是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合理調整鄉鎮機構設置,整合鄉鎮事業站所,妥善安置分流人員。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健全責任明確、財政分級負擔、經費穩定增長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快土地徵用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化解鄉村債務。三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做好“省管縣”財政改革試點,實行“鄉財縣管”方式,促進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財政體制。全面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營造依法治稅環境,支持稅務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社會投資中的杠桿作用,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健全財政激勵機制,引導資金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四是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優化信貸結構,創新金融産品,提升服務水平,擴大信貸有效投入。加強政府引導協調,按照“銀行選擇項目,企業選擇銀行”的思路,組織好産業政策與信貸政策的對接。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吸引大型投資基金和國內外商業銀行設立分支機構,培育金融與資本市場。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構建商業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積極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開展農村政策性保險試點。五是有序推進社會重點領域的體制改革。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以整合科技資源、建立現代制度為重點,穩步推進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加快省屬開發類科研院所轉制,建立有利於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繼續深化教育管理體制和教學科研改革,全面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推進高校、高中階段或非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後勤社會化,實行校長聘任制和教師準入制度,創新激勵機制。完善醫療機構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城鄉合作醫療籌資管理、運行和監督體制。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的企業化改制,探索建立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
九、堅持以開放促發展,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擴大與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完善指導協調服務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擴大招商引資的激勵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充分調動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採取委託招商、代理招商、組團招商、定向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努力把自身優勢與國內外投資者的優勢相對接,著力引進一批實力較強的國內外企業來甘投資。改進節會招商方式,辦好第十四屆蘭洽會,抓好簽約項目的落實。開展全方位的投資促進活動,不斷拓寬外資利用渠道,合理高效利用國外貸款,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二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重點扶持冶金産品、機電産品、高科技産品出口,加快農産品出口基地建設,鼓勵企業與發達地區開展加工貿易合作。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擴大進出口主體。實施品牌和市場多元化戰略,支持企業開拓國外新興市場。三是推進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省際經濟技術協作,拓展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周邊省區的交流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拓寬對外交往渠道,積極爭取國際援助,鼓勵企業承包承攬對外合作工程,擴大外派勞務規模,支持企業在國外設立營銷網絡。
十、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加強民主權利保障制度建設,推進依法治省。健全廠務、村務公開和村民議事制度,推進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完善事業單位民主管理,擴大基層民主。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實施“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觀念。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活動,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強化信訪和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工作,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和領導接訪制。加強國防教育,開展雙擁共建活動,推進民兵預備役和國防動員力量建設。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種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和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滲透、顛覆、破壞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深入開展禁毒鬥爭,大力推進平安建設,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和諧穩定。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防止濫用權力,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推進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設勤政、廉潔、務實、高效和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膽破除一切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社會管理,完善公共服務體制,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辦事效率。繼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加強審批監督管理。健全政府市場監管職能,嚴格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監管,推動市場經濟秩序持續好轉,保障群眾健康安全。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加強城市社區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二、積極推進管理方式創新。健全重大事項決策制度,修訂省政府工作規則,實行行政首長問責制,逐步建立專家諮詢機制,完善發展環境綜合考評制度,組建省政府法律諮詢委員會。擴大政務公開,不斷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快電子政務建設,統籌規劃,資源共享,完善政務網絡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強化誠信意識,落實政府確定的優惠政策、項目、資金,認真兌現給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承諾,取信於民,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堅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規章制度體系,支持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工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繼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強化糾錯力度,發揮行政復議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綜合執法試點,減少執法層次,重點解決多頭管理、多層執法、重復管理和執法擾民等問題,推進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建立完善備案審查工作機制,加大對“紅頭文件”的備案審查力度。強化對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解決違法設定行政許可問題。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強化管理和監督,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執法。
四、努力改進作風。樹立無功就是過錯、從政必須有為的理念。大力弘揚真抓實幹、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把抓責任、抓落實、見實效作為基本的工作方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認準的事情,堅持一抓到底。真正沉下去為群眾辦實事,大膽走出去尋求發展機遇。改進督查方式,提高督查效果。繼續精簡會議和文件,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克服推諉扯皮、不思進取,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等不良習氣。加強公務員教育和培訓,建立完善約束激勵機制,努力建設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公務員隊伍,不斷提高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
五、加強廉政建設。教育廣大公務員,用人民賦予的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著力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濫用權力的問題。加大廉政監督、執法監督和效能監督力度,深入開展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産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資源開發和産品經銷等領域的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審計工作,依法實行審計公告制度和整改督查制度。堅決杜絕政府機關和公務員弄虛作假、刁難基層、吃拿卡要、牟取私利、揮霍國家資財、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我們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深感責任重大而光榮。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恪盡職守,盡心竭力,與全省各族人民一道,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迎接黨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