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王飛、常璐)“人大代表是一種職務,當然就要肩負責任。”已經第三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語氣堅定地説。
身披黃色僧衣的釋永信代表走到哪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在互聯網用“釋永信”進行搜索,相關網頁約有408000篇。“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的改革開放給傳統文化帶來了生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弘揚佛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981年,釋永信來到嵩山少林寺出家,禮方丈行正長老為師,俗名劉應成的他法名永信。“當時的少林寺只有一個破院子,28畝薄田,寺裏有9個老僧和10來個年輕僧人。除了種田,老和尚們擺茶攤、磨豆腐還有些微薄收入。”釋永信回憶當時的情景説,“那時社會對僧人不像現在這麼尊重,國家的宗教政策也比較模糊,有人把宗教等同於封建迷信,説僧人是社會的寄生蟲,這主要還是受‘文革’時期意識形態的影響。”
全國改革開放的熱潮漸漸波及到寺院深處。1984年,出外參學的釋永信回到少林寺,不久後少林寺成立寺院民主管理委員會,他被推選為成員之一,協助行政方丈處理日常寺務。國家落實宗教政策之後,釋永信把精力投入到“解決少林寺的生存問題”上:80年代後期解決了寺廟的土地、房屋産權問題,90年代解決了少林寺的無形資産和知識産權保護問題,2000年則開始解決少林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問題。釋永信説:“從長期看,還需要摸索一套符合佛教精神的發展模式。”
1989年,釋永信第一次走出了國門。“第一次是去日本,出國的手續辦得很艱難,光章就蓋了幾十個。”釋永信説,“日本給我的觸動很大。當時我們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同日本差距很大,日本的經濟發展好,日本的寺廟管理著殯葬和墓地,收入很高。日本寺廟的管理和秩序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朝拜印度、尼泊爾佛教聖跡,遠赴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從1990年開始,釋永信成為一個穿梭于各國的“特殊人物”,而這一切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話説是“為了弘揚少林文化”。
在國內,少林寺網站顯示了釋永信的“工作清單”:1994年2月,創立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1995年9月,策劃、籌備並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週年慶典法會”大型活動;1996年5月,創辦《禪露》雜誌;1999年初,創立少林文化研究所;1999年8月,榮升少林寺方丈。
1993年3月,釋永信當選為河南省政協委員。1998年,釋永信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我能當上人大代表,這是對我的一種認可。”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釋永信認真履行職責:2005年對傳統知識立法保護提出議案,2006年對慈善立法提出議案,2007年對宗教立法提出議案。“今年我不準備提議案了,只準備提兩到三個建議。”
在釋永信看來,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産生了巨大衝擊。“如果我們沒有心理準備,政策沒有前瞻性,這種衝擊産生的後果將是十分嚴重的。”釋永信説,“少林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我現在最關心國家的宗教政策。”
而面對來自各方的質疑,釋永信説:“我也上網看新聞,這些質疑有的是出於對少林寺的熱愛,希望少林寺永遠保持他們心中那個樣子;還有一種是故意炒作,混淆視聽。”
釋永信希望所有熱愛少林文化的人都能來少林寺看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理應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國家軟實力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