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能否敲開“壟斷”之門
——政協委員建言反“壟斷”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李斌 楊維漢 顧瑞珍)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公平競爭,消除地區封鎖,打破行業壟斷,組織調動各種社會資源,促進經濟增長。
這句話,再一次觸動了遲福林委員的心弦。政協大會上,他再次呼籲“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儘快建立獨立於市場和行政機關的反壟斷機構”。
在審議和討論中,許多代表委員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的“重錘”,能否進一步“敲”開壟斷行業的大門,已成為政府的一道“必答題”。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增強經濟活力,增加就業空間,已是當務之急。
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
2008年,一項改革廣受矚目——6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重組調整為3家。新一輪的電信體制改革,使電信企業和網絡資源得到重新洗牌,但是壟斷依舊,甚至更甚。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然而,一些壟斷行業的改革始終推進艱難,堅冰難破。2008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7000億元。
“這些利潤中的大部分都是壟斷企業貢獻的超額壟斷利潤,他們擠壓了其他經濟形式的發展空間,使民營、外資等經濟形式無法擴大甚至萎縮,並直接扭曲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公和社會福利損失。”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黑龍江省主委何小平在列舉有關數據後説。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災難,必須在改革的一些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九三學社中央也在提案中建議借鑒世界壟斷行業改革的普遍經驗,將壟斷行業中壟斷程度不同的環節或項目分離出來,如電力行業實行發電、輸電、配電分離;鐵道、航空實行網運分離等。
“要加快打破行業壟斷格局,允許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通信、石油能源、金融、交通、3G等領域。民間資本進入後,可以救活更多的中小企業,降低金融危機的風險,對當前穩定就業也有很大益處。”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呼籲。
“有一些改革本身是一個短期和長期兼顧的問題,長期的問題不解決,短期的問題也很難突破。壟斷行業改革也是一樣,反壟斷法已經出臺,在現在的情況下,如果不打破壟斷,社會投資很難進來,所以必須要打開這扇長年沒打開的門。”遲福林委員説。
他建議,建立常態化的國有壟斷行業和國有企業的收租、分紅機制。
反行政壟斷尤顯重要
北京兆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4 家防偽企業起訴國家質檢總局強推“電子監管網”行政壟斷案,浙江余姚一稅務師事務所狀告市政府限制其公平競爭案……去年8月1 日,反壟斷法正式實施當天,就至少有3起反壟斷訴訟案申請立案。
“反壟斷的大幕已經拉開,在壟斷行為中,行政壟斷首當其衝。”何小平委員説,在邁向法治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行政壟斷已經成為經濟高速增長的制度性瓶頸,“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我國經濟增速減慢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反行政壟斷更顯重要。”
何小平委員認為,不消除行政壟斷,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經濟也無法得到快速持續地發展。他建議: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減少行政審批,退出對微觀經濟的管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更廣泛地發揮基礎性作用。
——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支持民營企業進入壟斷行業,打破國有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通過民營企業的競爭,迫使國有壟斷型企業加速改制,降低成本,提高産品和服務質量。
…… ……
最近幾年,外資銀行的進入“激活”了國內銀行業的“一池水”,國內銀行煥發出勃勃生機。
“銀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也可如此。”何小平委員建議,進一步引進外資參與競爭,用先進的理念、全新的機制打破國內壟斷體制。
委員們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將導致全球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世界性經濟結構調整不可避免,我們應借此機會完善法制,規範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壟斷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反壟斷法:有待細化和配套
曾幾何時,一部艱難誕生的反壟斷法讓人們寄予了無限希望。然而,這部法律實施半年多,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國外的反壟斷法有比較細緻的規定,但我國現行的反壟斷法僅8章57條,如此粗線條的法律框架,讓本身就比較複雜的反壟斷執行難以進行,給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何小平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反壟斷法,出臺反壟斷尤其是反行政壟斷的相關細則,強化對行政性壟斷的限制和制約,用法律弱化行政權力,完善監管體制。
反壟斷,也成為民主黨派的呼聲。
政協大會上,民盟中央專門向大會遞交了《關於儘快制定〈反壟斷法〉配套規章制度的提案》,建議:為增強反壟斷法的可操作性,同時也為了建立全國統一的執法標準,有必要制定配套規章制度,對一些原則性較強的條文做出詳細的解釋。
對反壟斷執法機構橫向和縱向的執法權限劃分清楚、對“相關市場”做出更詳細的界定、對濫用行為做出具體化的解釋……在仔細進行調查研究後,民盟中央在這份提案中提出了一條條建設性意見。
政協大會上,關於壟斷和反壟斷的討論仍在繼續。人們期待著,壟斷堅冰漸融,春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