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許雪毅 馬述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龍岩市新羅區西安村黨支部書記章聯生説,政府對個體商販的管理應該是服務性的,而不是限制、取締。在尊重個體經營方式特點的情況下充分放開,讓個體商販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進行經營活動,才是城市管理的出路。
這一建議在“新華視點兩會微博”播出後,引起網友共鳴。網友“業爭”説,“服務型政府任重道遠,城管之路更是路漫漫”;另一個網友dianpeng説,“這才是問題的解決之道。政府職能的轉變是雖然困難,但代表所説的目前完全可以辦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章聯生對此表示贊同,他説,按照這樣的理念,政府對個體商販的管理應該是服務性的,而不是限制、取締。建議對小商販實行低門檻登記制。
他説,工商總局的數據表明,1999年我國實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2004年這一數字下降為2350萬戶,6年間凈“縮水”81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135萬戶。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個體工商戶實有2917.33萬戶。許多學者認為,目前個體經濟仍然面臨嚴苛的政府規制、沉重的稅費負擔,缺位的創業服務等現實問題。這也是個體工商戶縮水,而無證商販大量産生的重要原因。
章聯生説:“很多國家對小商人採取較為寬鬆的登記制度或者登記豁免制度,值得借鑒。”探討政府如何降低登記門檻,為小商販提供服務,維護普通百姓的生存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益。
“國外大多數國家對於商事主體登記採取‘抓大放小’的模式,這有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章聯生説,2009年2月,江西省廢止《江西省取締無照經營辦法》,這是一個開始,是很大的進步。他建議把個體工商戶、街頭小商販當作就業和商業發展的一部分,建立城市服務管理機構,實行低門檻登記制的服務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