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宋振遠、任芳、韓冰)當代表委員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他們可能沒有想到,中國兩會不僅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風向標”,也被認為是“觀察2010年國際經濟形勢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兩會日程已過半,中國的經濟增速、民主進程、發展方式、貿易摩擦、匯率走勢、資産泡沫等話題,佔據全球各大媒體的醒目位置,一些知名專家和政要也紛紛評點中國發展未來走勢,分析世界經濟復蘇前景。新華社記者梳理出其中六大關注熱點。
關注一:經濟增長為何“雷打不動的8%”?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會是多少?仍然是8%。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這個目標,出現在各家海外媒體網站的首頁醒目位置。這個目標值多少有些出乎國際社會的預料。
在發達國家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去年“一枝獨秀”,成功消除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經濟增長達到8.7%。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達到8%沒有問題。”採訪兩會的俄羅斯新聞社駐北京首席記者謝平説,因為去年在“最困難”的危機背景下都超過了這個增速。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以“雷打不動的8%”發表評論,認為“8%大體是政府認為要創造充足的就業增長、保持社會穩定所需要的最低經濟增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從中期看,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持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將繼續提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幅度將達10%。
關注二:人民幣匯率政策會有新變化嗎?
人民幣匯率如何走向,是全球政治經濟界長期的關注熱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以“溫家寶:在人民幣問題上不會屈從任何壓力”為題報道説,這是中國官方迄今為止就人民幣升值壓力問題所做的最清晰的表態。
摩根斯坦利亞洲區總裁斯蒂芬·羅奇説,強迫中國改變匯率的舉動和想法“純屬瘋狂”。“西方,更確切地説是美國應該審視自己的情況。虛偽並不能確立全球政治優勢。”
高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認為,中國進口增長速度比出口速度更快,這一現象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昭示中國內需的強勁,而這正是全球經濟結構重新取得平衡的第一步。“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會用這一證據來證明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被嚴重誇大。”
關注三:經濟發展方式如何“加快轉變”?
除了經濟增速,政府工作報告還有幾大數據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廣義貨幣增長1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
路透社5日發表評論説,無論是赤字規模、貨幣增速,還是物價漲幅,中國政府設定的目標都是留有餘地的,傳遞了中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決心。資源稅費改革與保障民生也被列為同等重要的工作。
《華爾街日報》轉發新華社報道説,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將建設一個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産業體系和消費模式。
拉美社指出,中國已利用保障經濟發展的特有政策規避了國際危機的危害,併為今年的發展奠定基礎,現在正以成功應對危機所積累的經驗面向未來。兩會重點研究的經濟結構改革等議題,不但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還是制訂未來計劃的重要依據。
關注四:中國如何抑制“資産泡沫”?
代表委員們對房價等資産價格的討論,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
路透社報道,對於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穩固的中國而言,上漲過快的房價加大了管理通脹預期的難度。從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到法國的《歐洲時報》,眾多海外媒體注意到,隨著高強度投資對中國經濟拉動的邊際效益遞減,樓市泡沫、産能過剩、通脹壓力等問題再次凸顯。
海外媒體評價説,溫家寶總理有關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表態,發出了明確抑制“資産泡沫”的信號。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認為,國際上對待中國經濟及資産市場的態度已不再是幾個月前的歡呼雀躍,而變成對去年信貸擴張的潛在後果表示擔憂。
關注五:中國如何推進民主改革進程
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等表述,引起了海外關注。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就要進一步解決好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關係。而“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對中國的政治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的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都在穩步推進。民主中蘊含著各種爭論,而爭論中就會有批評。從這個角度上説,批評也是推進民主政治發展的一種機制。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社論説,中國的選舉法修正案如果獲得全國人大會議通過,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將迎來“同票同權”的新時代,這將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在中國現代史上,最不缺的是暴風驟雨般的激進革命,很少有和風細雨式的漸進改革。而後者顯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國家利益,也不違背現代社會的文明精神。
關注六:如何應對貿易摩擦“高發期”?
近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之風愈演愈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世界經濟研究部主任烏裏達杜什説,中國如何處理貿易糾紛值得密切關注。
“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兩會前夕溫家寶做客新華網時,就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做出以上表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敦促發達國家放寬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限制”等。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發表文章説,貿易戰的結果,將是西方發達經濟體損失最大。文章指出,一些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國家仍持“新殖民主義”態度,面對這種情況,發展中國家將走自己的路。
一些海外專家指出,中國正在積極實施自由貿易戰略,對於突破全球貿易保護風潮具有積極作用。目前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中國在推動全球貿易復蘇,西方人發起貿易戰只會更多地傷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