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王敏)一邊是信函、包裹、報刊發行等郵政普遍服務,另一邊是快遞、物流等新興服務,郵政行業和百姓生活日益密不可分。如何使“新”“舊”服務更加便利百姓,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就當前郵政行業服務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讓郵政普遍服務覆蓋到每個公民”
記者:您在今年兩會遞交了什麼提案?
馬軍勝:我的提案是建議國家繼續深化郵政體制改革,健全完善郵政普遍服務保障實現機制,扶持郵政部門更好地履行普遍服務義務。
記者:為什麼提交這個提案,我國的郵政普遍服務現狀如何?
馬軍勝:我感觸比較深的一件事,去年遼寧建昌縣新開嶺鄉200多村民代表按手印聯名上書,強烈要求在本鄉鎮設立郵政所。據初步調查,全國尚有7000多個鄉鎮未設置郵政局所。在城市地區,郵政基礎設施不能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新建小區、開發區、城鄉接合部等區域陸續出現不少郵政服務“空白點”。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增長82倍,城市化率提高1.6倍,而同期郵政局所總數基本上未增長,郵路和投遞路線還在下降,城市居民信報箱安裝率僅為39%。
這説明郵政普遍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用郵需求。政府必須要加大投入,多舉措健全完善郵政普遍服務機制,把郵政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予以資金支持。力爭在“十二五”末,我國郵政通信基礎設施的佈局和建設能滿足城鄉居民用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
記者:下一步,您對於普遍服務的目標和工作有怎樣的打算?
馬軍勝:去年10月1日實施修訂後的郵政法,首次將郵政普遍服務作為法定制度。我們要認真貫徹郵政普遍服務標準,落實各項支持政策。
通過努力,我們要建立覆蓋全國、惠及全民、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郵政服務體系,形成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郵政發展格局。比如,到2012年基本在全國鄉鎮實現郵政所的覆蓋。信報箱也要逐步推進到社區家庭。最終實現“鄉鄉設局、村村建站、戶戶有箱”的目標,讓郵政普遍服務覆蓋到每個公民。
“我國快遞業迎來新的春天”
記者:修訂後的郵政法,首次為快遞業務“正名”,實施效果如何?
馬軍勝:修訂後的郵政法出臺來之不易,標誌著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郵政法制體系的初步形成,尤其是快遞企業發展得到保障,我國快遞業迎來了新的春天。同時,也加快了行業的“洗牌”進程,促使企業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加強服務,爭取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法律實施5個月來,快遞企業在競爭中爭先發展。現在,大家心定了、勁足了、上路了、見效了。聚精會神抓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去年快遞企業投入超過100億元,招聘人員超過10萬人。不少快遞企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武漢和成都等地建設快件分撥中心,一般分撥中心的建設規模都在3萬平方米以上,這是以前沒有過的。
記者:快遞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佔多大比重?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快遞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馬軍勝:目前我國快遞年産值不到600億元,約佔我國GDP的0.2%。發達國家一般佔到一個百分點。目前快遞每年新增業務量5億票以上,可以多吸納就業十萬人。我國雖有7000多家快遞公司,但業務量不及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的一半。
據統計,我國現有註冊網民4億人,有網上購物經歷的1億多人,經常在網上購物的有四五千萬人。商務部預測,2015年個人網購額要佔到社會總零售額的5%以上。我個人判斷還要樂觀些。
去年網絡購物達2400億元,預計今年能達4000億元,由此産生的包裹量每天要超過500萬件以上。據估算,今後幾年社會零售額每新增10元錢中就有1元錢從網購中産生。快遞是電子商務從虛擬到實務的有效載體。二者結合後,可想而知這個市場會有多大的空間。
記者:消費者投訴快遞延遲、物品損壞等問題,怎麼解決?
馬軍勝:快遞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延誤、商品損壞、售後服務等,有的問題出在攬收環節,有的出在投遞環節和運輸環節,有的是缺乏規範和監督。這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要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郵政局將加強行業監管。在電子商務中,促進快遞企業和上下游産業鏈之間建立協調機制;對快遞企業進行分類指導、分級管理;規範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完善快遞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發揮申訴中心作用;嚴肅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發揮快遞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建設。
記者:深圳東道物流挪用代收貨款事件,對國內快遞市場和企業有著怎樣的啟示?
馬軍勝:事件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處置。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這家企業缺乏風險意識,缺乏內部監控手段,隨意挪用代收貨款出現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破産。
這件事啟示我們要加強監管,防範風險。去年全國快遞業有7000萬筆代收貨款業務,涉及資金400億元。如不加強管理,隱患很大。代收貨款屬快遞的附加業務,前景好,潛力大。從事這項業務應具備一定的資質和能力,應規範業務流程,應加強對業務和資金的監控。目前國家郵政局正與有關部門磋商,將出臺一些政策規定,共同治理。
“郵政是朝陽行業”
記者:郵政行業有傳統的歷史,有人認為郵政是夕陽行業,在走下坡路,您怎麼看待?
馬軍勝:我舉個例子,比如重慶要建世界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産基地。如果沒有很好的物流服務,怎麼能夠把産品迅速運到各地?現在東部和中西部的信息沒有差距,技術標準也差不多。但如果中西部的物流服務能夠跟上,商貿流通速度加快,就可以大大節省物流成本,縮小和東部地區的差異。
郵政物流就可以做到我所説的服務。郵政雖然是傳統行業,但有網絡、品牌、文化、人才等優勢,再結合創新,就會提供很多新的服務,有新的發展前景。比如除了郵政物流,還有代辦金融業務、代辦保險業務等。
春節前,我在寧夏看到當地郵政結合醫療體制改革,按照政府要求集中採購醫藥統一配送,一是降低50%的流通成本;二是保障藥品質量;三是便利了百姓。這種郵政物流通過擴大經營領域,2年幹下來業務收入比幹包裹的收益還多。同時社會效益明顯,和地方經濟相融合,服務了社會發展。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老百姓生活方式發生一些變化,現在私人間信件不到十年前的20%。但對郵政來説,還可以發展商業信函、直遞廣告、數據庫營銷等,極受用戶歡迎,信函業務還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我始終認為,郵政是朝陽行業。如果只是守著過去,就沒有前途。十幾年前,郵電分營時,我們的傳統業務佔60%,新興業務佔40%。如今,新興業務超過了60%,並正在逐步壯大,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郵政行業的生命力,一定在於創新、突破。關鍵是要符合時代的需要,滿足人民的需求,做到這一點,郵政就會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