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結構 惠民生,財政發力幾何
——從預算報告看中央財政投向
2010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根據預算安排,今年中央財政支出46660億元,增長6.3%,中央財政赤字達到8500億元。
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有效推動“調結構、惠民生”,引起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
新增5722億元:中央公共投資力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安排9927億元,比2008年預算增加5722億元。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40億元和2009年新增的5038億元,可以實現中央政府新增公共投資1.18萬億元的計劃。
預算報告指出,今年政府公共投資主要用於項目續建和收尾,避免“半拉子工程”,嚴格控制新上項目,防止重復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説,目前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不能減弱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2010年繼續保持9000多億元的政府公共投資規模,並在資金投向和使用上突出結構性調整,將有力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633億元:抓住新科技革命戰略機遇
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物聯網,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新名詞。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中國必須抓住機遇,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搶佔經濟科技制高點。
根據預算報告,2010年安排科學技術支出1632.85億元,增長8%,高於中央財政支出平均增幅1.7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重要的推動力。”陜西步長集團董事長趙超代表説,科技創新有利於提升資源效率、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産業升級。他建議推動産學研用有機結合,並加強對專利權的保護。
1413億元: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
今年是“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最後一年,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對於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
根據預算報告,中央財政安排環境保護支出1412.88億元,增長22.7%,高於中央財政支出平均增幅16.4個百分點。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要求。財政安排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非常及時,明確體現了這一目標。”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市長連友農説。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財政廳廳長鄭建國説,2010年山西將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併重組,加大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産能的投入力度,對淘汰落後産能企業轉産發展給予財政扶持;加快建設以低碳為特徵的工業經濟體系和社會消費環境;進一步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對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導向性作用。
8078億元: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持久動力,也是預算安排的重點。
2010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計8077.82億元,增長8.8%,高於中央財政支出6.3%的增幅。其中:
教育支出2159.9億元,增長9%,高於中央財政支出平均增幅2.7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支出1389.18億元,增長8.8%,高於中央財政支出平均增幅2.5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82.25億元,增長8.7%,高於中央財政支出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
“政府下大力氣投入民生,説明讓老百姓享有改革開放的成果,絕不是句空話!”中國建築西北設計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代表説。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廳長陳利丹代表説,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民生投入不減反增,解民憂惠民生的重大舉措相繼出臺,令百姓受益良多。群眾唱的山歌形象地表達了他們的心情:“黨的政策實在好,人民群眾得實惠……”
8183億元: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這幾年國家把‘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還比較落後,特別在貧困山村,尤其需要更多支持。” 來自陜西省旬陽縣農村的陳分新代表説。
根據預算安排,今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方面的支出合計8183.4億元,增長12.8%,相比較中央財政支出6.3%的增幅,增長尤其明顯。其中,用於農業生産方面的支出3163.8億元,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四項補貼支出1334.9億元,支持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的支出3108.5億元,農産品儲備費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億元。
鄭建國代表説,山西省將落實好各項惠農補貼政策,進一步增加涉農補貼規模,支持應急水源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面啟動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