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政協委員張澍呼籲儘快建立和完善心臟急救網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李斌、崔靜、羅沙)“根據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究結果,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達54萬人,相當於每天墜毀4架波音747飛機。”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張澍委員大聲疾呼:“我們急需建立和完善心臟急救和外除顫安全網絡。”

    長期在一線從事科研和醫療工作,張澍委員對情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心臟性猝死80%以上發生在運動場、家庭、社區和其他公共場所。

    “由於人們缺乏基本的急救常識和我國急救綠色通道的不夠通暢,我國心臟性猝死患者的死亡率幾乎是100%,遠高於西方國家。”他語氣放緩並加重。

    心臟性猝死一旦發生,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張澍委員指出,由於經濟發展和健康知識普及等因素的限制,我國心臟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還不足1%。依靠現有的急救系統很難提高心臟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國民對心臟病、心臟性猝死及心肺復蘇知識比較缺乏,發生心臟性猝死時往往只能等‘120’急救,而事實上,即便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救護車達到現場的平均時間也要20分鐘,而此時患者已基本宣告死亡。”

    心臟除顫器的出現和廣泛使用,成為心臟性猝死患者的福音。為提高心臟猝死患者搶救成功率,近年來,歐美西方發達國家都在推廣公共除顫計劃,通過立法強制培訓公眾使用被譽為21世紀人體“滅火器”的體外自動除顫器,並完善法律法規保護施救者免責。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體外自動除顫器已經在發達國家的醫療急救系統普及,如今已開始走向社會,並進入基層社區。”張澍委員説,美國已在機場、商場、超市、比賽場館等公共場所安裝了成千上萬的體外自動除顫器。

    “在英國,自去年10月以來,已有1萬台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出現在商場、機場和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任何人都可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使用這些儀器。目前至少有230人得益於這一除顫器。”這位我國心臟病領域的權威專家説。

    張澍委員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滅火器在20世紀中葉以前並不普及,但在20世紀後葉,卻被社會廣泛接受並使用,在公共場所,在各建築樓群,隨處可見。體外自動除顫器也應該像滅火器一樣在飛機、火車、客車、酒店、超市等公共場所以及有心臟病患者的家中出現。”

    “反觀我國,即便在北京,心臟性猝死的公共急救水平也要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張澍委員指出,“全國公共場所體外自動除顫器的安裝數量只有千台左右,而且由於缺少法律上的免責和系統培訓,這些儀器基本上形同虛設。”

    “4年前,著名專家高潤霖委員曾提出‘關於備戰奧運、採取有效措施防範運動猝死’的提案,受到有關領導高度重視,奧運籌辦工作中加強了防範運動猝死的研究、部署和落實。去年,我也提出加強關於心臟性猝死預防的建議,但是截至目前仍未出臺相關法規和措施。這件事情不解決,我今年還要提。”他語氣堅定地説。

    為此,張澍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儘快建立和完善心臟急救和體外除顫安全網絡”的提案。

    在提案中,這位政協委員建議:由政府委託專門機構調研建設公共場所心臟性猝死急救網絡的可行性;建立和完善體外心臟除顫器相關立法,保證善意施救者在法律上免責;成立專門機構,培訓盡可能多的人員,包括醫務人員、急救人員、乘務員、老師、健身教練等,通過立法強制保證掌握體外心臟除顫器的使用方法及心肺復蘇基本知識;在機場、火車站、商場、超市、運動場館、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安裝體外心臟除顫器;加強對心臟性猝死、心肺復蘇知識以及體外心臟除顫器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必須承認,我國體外自動除顫器的應用還很有限,離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張澍委員説。

 
 
 相關鏈結
· 政協委員"曬工資":儘快改變工資結構不合理現狀
· 工會界政協委員點評“蘋果中毒”等社會熱點話題
· 政協委員建議推廣勞務移民緩解"用工荒"助力扶貧
· 政協委員李惠森:規範養生保健市場從三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