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皮曙初、李鵬翔、楊依軍)“今天種田的都是六十歲七十歲的老人,再過十年還有人種嗎?”“這裡蘿蔔賣不出,那裏土豆沒人要,誰還願意回家種田?”“80後、90後在家沒務農,外出沒學農,新型農民從哪來?”全國兩會上,記者採訪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他們對糧食“八連增”背後的三農新問題表示擔憂,也對新形勢下的農業農村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新生代農民哪來?
“現在我還能在家種幾十畝田,等到我80歲的時候,我的兒子們肯定不會在家種田了。”來自糧食生産大縣湖北省監利縣的農民代表朱建華坦言,自己也不希望孩子們留在農村,而願意讓他們到城裏去闖一闖。因為是全國人大代表,每年要到北京開會,朱建華讓兒子留在家裏照看田地,“等會議結束我回到家裏,他們就出去打工”。
朱建華告訴記者,農村青壯年勞力基本上全部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裏的只有婦女、兒童和老人,70多歲的老人還在下地幹農活,像自己這樣五十歲左右的,算是年輕農民了。“這些年農業基礎設施改造好了,種田沒那麼費勁,自家幾畝地,老人種一種也沒有問題,但是想一想,再過十年之後,這些田誰來種呢?”
採訪中,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們普遍反映,70後、80後乃至90後的年輕一代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新生代農民斷檔,一些地方撂荒現象越來越嚴重,過去種兩季的現在也普遍只種一季。
“沒人種田了,這的確是當前人們普遍擔心的一個問題。”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説,但也應該看到一些苗頭性的趨勢。他在江西、湖北等地調研時看到,有些年富力強的小夥子開始回歸,承包幾十畝上百畝農田搞種植、搞養殖。“這些人雖然只是星星之火,但卻是農業的未來,政府應該從土地流轉、金融支持、與營銷組織的對接等方面給予扶助。”
種田積極性誰來保護?
來自魚米之鄉湖北鐘祥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周家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因為農業的比較效益低,在糧食産量連創新高、農産品價格一路走高的背景下,農民種植利潤依然不高。“從湖北鐘祥市來看,種一畝水稻純收入800-900元,棉花900多元,花生1600多元,平均每畝約1000元。一戶農民種地10畝,還抵不上1人打工半年,農民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特別近兩年來,各地農産品“賣難”的問題又頻頻出現,今天這裡蔬菜賣不出去,明天那裏柿子沒人要,市民們“菜籃子”一塊多錢一斤才能買到的卷心菜,在農民的“菜園子”每斤2角錢都難得賣出去。農民“賤賣”,市民“貴買”,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鶴峰縣八峰村黨支部書記姚紹斌説,一些農民外出打工很多年,攢了些錢回到家,指望回歸農田大幹一番,可是一旦遭遇市場的寒冬,多年的打工積累一下子又化為烏有。湖北有一個養雞大縣,最近蛋價從每箱210元一下子降到了110元,許多返鄉創業的農民“一夜回到幾年前”,不得不重新捲起行李出去打工。
“雖然這幾年農民組建了各種各樣的專業合作社,但是合作社規模普遍不大,在市場中的份額有限,農民實際上還是處於一種零散生産、零散銷售的狀態。”張曉山説,農民要告別單打獨鬥的經營模式,需要提高合作化水平,建立更高層面的合作平臺,這樣他們在與市場進行談判的過程中,才有充分的話語權。
職業化農民如何培養?
朱建華也曾遇有過“賣難”的苦惱,“辛辛苦苦種一年,本錢都收不回,人還累得要死”。經歷了多次挫折之後,他現在每天都要緊盯農産品市場的行情,像炒股票一樣進行行情分析。“這樣,我在下種的時候就能知道該種什麼,不該種什麼,比如今年,我的大棚裏就沒有種蔬菜,而是改種西瓜了。”
但是,大多數的農民並沒有這種“職業化農民”的素養。一些基層代表表示,農民市場化意識不高,信息不靈通,經常“一窩蜂”式地同質化種植養殖,造成農産品供大於求而滯銷,“蘿蔔哥”“白菜姐”等現象頻頻出現。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説,誰來種田的問題,換言之就是“誰將成為未來的農業工人”的問題。他説,儘管我國糧食産量連年增長,但是糧食的進口比例仍然很高,糧食安全保障的問題不容忽視,從根本上説需要提高土地産出效率、提高農業勞動生産率,但是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從事農業生産的人口缺乏新陳代謝,給農業科技的推廣和農業生産效率的提高造成掣肘。
“我去給農民講生産技術,放眼一望幾乎全是老人,我問他們聽不聽得懂,他們説,聽得懂一點。”鄧秀新説,隨著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農業機械化率的不斷提升以及農業生産的集約化發展,農民應該向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這就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考量。“比如,一個地方需要多少拖拉機手,多少專業植保人員,需要進行測算,然後由專門的職業教育進行培養,培養出‘農業工人’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