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議案“四步曲” 代表要學“雞打鳴”
——周洪宇代表的履職體會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雷敏、李鵬翔)十年提出200多件建議和議案,七成被採納……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輝煌的履職“戰績”。
周洪宇,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十年履職經歷中,他最看中的是成功推動了全國義務教育免費,還因此得了個“周免費”的稱號。
他是怎樣做到的,有什麼秘訣?許多代表今年第一次走進國家最高議事殿堂,周洪宇的經驗,能給“新人”們哪些啟示?
撰寫議案“四步曲”
周洪宇以2003年3月首次當代表時所提的《關於實行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制的建議》為例,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履職“攻略”。
一是該不該埋單?2002年,他到香港訪問時接觸到“義務教育屬純公共産品”的概念,認識到義務教育這筆錢應該由政府出,這是寫建議最根本的。“經常有代表為某些事情呼籲,但真正提出可操作性議案的並不多。只呼籲,不寫專業議案,成效從何而來?”
二是能不能埋單?之前有不少代表提出過義務教育免費的議案,但有關部門沒有採納,“原因是不知道這個單有多大”。於是,他根據人均GDP和生均教育經費指數測算出三筆賬:
如果全國免費,需要1800億元;農村免費,需要850億元,但如果全國592個貧困縣免費只要200億元。
“當時我國全年投入到教育上的財政經費是3800多億元,如果一下子要求國家財政拿出1800億元,顯然不可能。但拿出200億元解決貧困農村義務教育免費,還是可行的。”
三是誰來埋單?“光讓中央財政支出這筆錢,恐怕也很難。”他根據我國東部、中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提出,中央、省、市三級財政分別按不同比例承擔這筆費用。
四是怎麼埋?“也就是何時做?如何做?”他提出了“分類承擔,分步實施”的思路。
“只有這四方面問題解決了,議案才具有可操作性,才有可能被採納。”周洪宇笑著説。
據他回憶,2003年3月全國兩會上提交這個建議後,最終推動實現全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免費,使這項政策惠及億萬學生。
要有“雞打鳴”精神
走過十年的代表之路,周洪宇對題寫建議和議案形成一整套思路。他認為反映問題要從“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可行性”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命中率”。近幾年,他先後出版《怎樣做人大代表》《怎樣寫人大議案》等專著,與社會各界分享他的成功之道,今年湖北團還統一採購他這些書,發到代表手中。
記者發現,周洪宇所提建議和議案中,與教育有關的總是佔大多數。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又是周洪宇率先向全國人大提交“關於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推動次年《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臺。今年他準備了11份建議和議案,與教育有關的佔三分之一。
“教育是我的‘根據地’。”周洪宇説。他長期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又在政府當過副區長、教育局副局長,後擔任省人大副主任,不管在那個崗位,一直都從事或負責與教育相關的工作,有著學者、官員的多重身份,多重優勢。
“人大代表要有‘雞打鳴’的精神。”他解釋道,“不僅要打,還要打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