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三項世界第一為何改變不了“世界工廠”的尷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季明)我國擁有這樣三項世界第一——“現役”和“後備”工程師數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起SCI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起超越美日成為世界上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

    但是這三項看似風光無限的世界第一,卻沒有改變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的尷尬,在全球産業佈局中,仍然暫時不能改變“世界工廠”的尷尬。其中原因何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歸納為三個脫節。

    一是科技與教育的脫節。我國工程師數量雖多,但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佈的“2012-2013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可用度”指標中,僅排名第46位。報告預計,美國81%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立刻勝任工作,印度有25%的畢業生可能做到這一點,中國的比例只有10%。

    二是科技與經濟的脫節。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70%-80%,而我國僅為31.6%,預計2020年達到60%,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因此我國科技論文數量雖多,但在全球被引用次數居於前1%的論文(即“高被引論文”)數量僅居世界第6位。專利數量雖多,但整體轉化率低於20%,産業化不到5%。

    三是學科與學科的脫節。長期以來,我國基於學科的知識體系,高中實行文理分科,大學實行專業細化,造成一些學科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很多交叉學科的人才、項目、創新團隊等評選找不到歸屬,面向現代科學前沿領域的創新動力和活力受到限制。

    如何改變這三個脫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馬德秀委員建議,我國未來必須進一步深化科教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轉變大學發展方式,推動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充分釋放大學的創新活力。

    她舉例説,第三代核電大型鑄鍛件曾是卡在中國核電裝備業咽喉中的骨鯁,多次試驗都沒有成功。上海交大潘健生院士主動向負責研發的上海重型機器廠討項目,並提出“這個項目立不上一個課題、拿不到一分錢也要做!”

    潘健生帶領的十幾位教師加盟後,基礎研究和多學科交叉的優勢顯現。去年7月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第三代核電大型鑄鍛件研製成功,上海交大科研團隊也從大鍛件生産工藝中歸納提煉出基礎理論問題,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學生,迄今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並從這個産學研合作中衍生出“973”計劃項目。

    馬德秀委員認為,加快轉變大學發展方式,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學要調整自身不適應生産力發展需要的生産關係,同時,也需要外部,尤其是政府給予有力支持。她就此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要改變單一的科研評價體系、人才評價體系和教授晉陞標準,淡化對大學的論文、專利、項目等數量考核,更加注重創新質量和經濟社會效益,更加注重創新人才、重大成果和重大貢獻的産出。

    二是政府支持研究型大學建立一批産業技術發展研究院,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關鍵和共性技術突破。

    三是國家從政策導向和制度設計上,明確産業界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社會責任,為大學生參加高水平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建立穩定的渠道。

    四是從國家層面制定鼓勵交叉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規劃,設立國家級交叉學科發展基金,並在學科專業目錄中設置交叉學科專業。

    五是建立更加積極的知識産權保護和技術轉移政策,在國家層面設立技術轉移專項支持基金,制定落實對大學技術發明人的股權激勵政策,為大學技術擴散和成果轉化掃清障礙。

 
 
 相關鏈結
· 中共中央等領導同志參加代表團分組審議和討論
· 兩會好聲音:"我們始終應當謙虛謹慎、避免浮躁"
· 海外輿論説中國兩會推改革促發展影響十分深遠
· 報告連國是 政策係民心 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鬥
· 一位政協委員的3件提案:3600萬失能老人誰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