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説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説明
——2013年3月10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 馬凱

    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向大會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説明。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各位代表:

    黨的十八大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黨中央部署,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反復比較論證,形成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建議國務院將這個方案提交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現在我受國務院委託,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向大會作説明,請予審議。

    一、關於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必要性緊迫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務院機構經過六輪改革,形成了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組織架構和職能體系。近五年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取得新進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健全,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一些重要領域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大部門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政務公開和行政問責力度加大,依法行政取得新成效。通過不斷改革,我國行政體制逐步完善,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現行行政體制仍存在許多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地方,國務院部門在職能定位、機構設置、職責分工、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職能越位、缺位問題依然突出,不該管的管得過多,一些該管的又沒有管好;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爭權諉責現象依然較多,行政效能不夠高;機構設置不夠合理,一些領域機構重疊、人浮於事問題依然存在;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機制不完善,不作為亂作為、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制度機制特別是職能轉變加以解決。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必須站在全局高度,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凝聚力量,攻堅克難,不失時機地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

    二、關於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的要求,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堅持精簡統一效能,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堅持創新制度機制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服務能力;堅持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確保政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堅持從我國現階段實際情況出發,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進程相適應。

    這次改革,要以更大力度,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上加快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重在向市場、社會放權,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同時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嚴格事後監管。這項任務更加艱巨、更為複雜。

    三、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需要不斷探索,穩中求進。國務院機構改革相應也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這次改革,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條件,堅定推進一些重點領域的機構調整;同時要充分考慮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複雜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保持國務院機構總體相對穩定。對有些長期存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通過職能調整解決,或適時通過必要的機構調整解決。

    改革的重點是,緊緊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具體內容是:

    (一)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近些年,鐵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保障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生産生活需要,但也存在政企不分、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銜接不暢等問題。為推動鐵路建設和運營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充分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有必要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方案》提出,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統籌規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負責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産、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負責鐵路建設,承擔鐵路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等。不再保留鐵道部。

    考慮到鐵路仍處於建設發展重要時期,同時承擔很多公益性任務,《方案》提出,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範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同時,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改革後,中國鐵路總公司統一調度指揮鐵路運輸,實行全路集中統一管理,確保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確保重要運輸任務完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便捷、優質服務。

    (二)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計劃生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近年來,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績。當前,計劃生育工作需要在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基礎上更加注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也需要不斷提高。為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加強醫療衛生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配置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方案》提出,將衛生部的職責、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組織制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擬訂計劃生育政策,監督管理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等。同時,將人口計生委的研究擬訂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理。不再保留衛生部、人口計生委。

    改革後,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政策,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繼續實施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要高度重視計劃生育工作,合理設置相關機構,充實工作力量,確保這項工作得到加強。地方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強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嚴格執行各項計劃生育政策,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實到位。

    (三)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高食品藥品安全質量水平。當前,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關注,對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現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既有重復監管,又有監管“盲點”,不利於責任落實。藥品監督管理能力也需要加強。為進一步提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水平,有必要推進有關機構和職責整合,對食品藥品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方案》提出,將食品安全辦的職責、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職責、質檢總局的生産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工商總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是,對生産、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等。將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隊伍和檢驗檢測機構劃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承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加挂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不再保留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單設的食品安全辦。

    為做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銜接,明確責任,《方案》提出,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農業部負責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將商務部的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職責劃入農業部。

    改革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作用,建立讓生産經營者真正成為食品藥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有效機制,充實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切實落實監管責任,不斷提高食品藥品安全質量水平。

    (四)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促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繁榮發展。為進一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統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方案》提出,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産業發展,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負責著作權管理等。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加挂國家版權局牌子。不再保留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

    (五)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推進海上統一執法。現行海上執法力量分散,重復檢查、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執法效能不高,維權能力不足。為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有必要整合海上執法力量。

    《方案》提出,將現國家海洋局及其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由國土資源部管理。主要職責是,擬訂海洋發展規劃,實施海上維權執法,監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環境保護等。國家海洋局以中國海警局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

    為加強海洋事務的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方案》提出,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海洋重大事項。國家海洋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承擔。

    (六)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監督管理體制。上一輪改革,為加強能源管理,組建了發展改革委管理的國家能源局,實際效果良好。為統籌推進能源發展和改革,加強能源監督管理,《方案》提出,將現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是,擬訂並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不再保留電監會。改革後,國家能源局繼續由發展改革委管理。發展改革委主要是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能源規劃的協調銜接。

    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

    總的看,這次機構改革針對性比較強,力度比較大,在一些重要領域取得突破,解決了一些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産生深遠影響。這次機構改革是同職能轉變緊密結合、同步推進的,許多問題通過職能轉變來解決,比單純的機構調整更有意義。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一個過程,今後隨著實踐的發展還將不斷推進。

    各位代表,按上述方案,新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保留鐵道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根據國務院組織法規定,這些機構的調整和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設置,請予審議。

    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鐵路局,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國家能源局,以及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和其他機構的調整和設置,根據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准。

    四、關於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

    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這次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要按照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的要求,適應加強市場監管、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需要,推進職能轉移,著力解決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問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推進職能下放,著力解決國務院部門管得過多過細問題,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推進職能整合,著力解決職責交叉、推諉扯皮問題,提高行政效能;推進職能加強,著力解決國務院部門抓大事管宏觀不夠問題,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機制。通過推動職能轉變,加快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國務院機構職能體系,真正做到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切實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

    《方案》針對國務院機構職能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六個方面提出措施,明確了職能轉變的方向、原則和重點。

    (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該由市場發揮作用的應交給市場,上項目、做投資要更多由企業自主決策。目前,市場準入和就業門檻較高,企業和個人辦事難、成本高的問題比較突出。為從體制機制上最大限度地給各類市場主體鬆綁,激發企業和個人創業的積極性,《方案》提出:一是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準、備案範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批、核準、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同時,為避免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強調要加強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産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二是減少生産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産經營活動和産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四是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五是逐步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並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改革後,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加強對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督管理,切實做到“寬進嚴管”。為嚴格控制新設行政審批項目,防止邊減邊增,今後一般不新設許可,因特殊需要確需新設的,必須嚴格遵守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加強合法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審查論證,同時抓緊規範非許可審批項目的設定和實施。

    (二)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讓人民群眾依法通過社會組織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有利於更好地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目前,我國社會組織既培育發展不足,又規範管理不夠。主要是,成立社會組織的門檻過高,社會組織未經登記開展活動較為普遍,一些社會組織行政化傾向明顯,現行管理制度不適應社會組織規範發展需要。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有關規定,《方案》提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一是逐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引入競爭機制,探索一業多會,以改變行業協會商會行政化傾向,增強其自主性和活力。二是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這些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民政部門要依法加強登記審查和監督管理,切實履行責任。考慮到政治法律類、宗教類等社會組織以及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代表機構的情況比較複雜,成立這些社會組織,在申請登記前,仍需要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三是堅持一手抓積極引導發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健全管理制度,推動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三)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我國地域遼闊,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國務院部門管得過多過細,既管不了管不好,又不利於地方因地制宜主動開展工作。為更好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就近管理的優勢,《方案》提出:一是下放投資審批事項,對已列入國家有關規劃需要審批的項目,除特定情況和需要總量控制的外,在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減少審批後,一律由地方政府審批;對國家扶持地方的一些項目,國務院部門只確定投資方向、原則和標準,具體由地方政府安排。地方政府也要按照這一精神,大幅度減少投資項目審批,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二是下放生産經營活動審批事項。凡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或由地方實施更方便有效的生産經營活動審批,一律下放地方。三是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大幅度減少、合併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將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職能提供財力保障。改革後,地方政府要增強大局意識,更好地肩負起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宏觀政策的責任,國務院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下放過程中,要避免發生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問題。同時,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當發生嚴重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的緊急情況時,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主管部門可以採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應急措施。

    (四)優化職能配置。目前,國務院部門職責分工不盡合理,存在不少職責交叉、分散問題,有的長期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行政效率和政府權威。為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實現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國務院不同部門相同或相似的職責,《方案》提出三個方面的整合重點:一是按照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整合房屋登記、林地登記、草原登記、土地登記的職責,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職責等,分別由一個部門承擔。二是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解決這些機構過於分散、活力不強的問題。三是整合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用信息平臺,推動資源共享、提高效能。對其他職責交叉、分散問題,也要按照上述原則整合解決。

    (五)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目前,國務院部門忙於事務性工作多,宏觀管理職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據此,《方案》提出:一是強化發展規劃制訂、經濟發展趨勢研判、制度機制設計、全局性事項統籌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協調等職能。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強化宏觀調控措施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維護法制統一、政令暢通。消除地區封鎖,打破行業壟斷,維護全國市場的統一開放、公平誠信、競爭有序。二是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公平對待社會力量提供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群眾健身、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三是國務院各部門必須加強自身改革,大力推進本系統改革。對已明確的改革職責必須堅決履行,對已確定的改革任務必須堅決完成,對已出臺的改革措施必須堅決落實。至於完善體制改革協調機制問題,由於涉及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方方面面,下一步,需要進一步聽取各方面意見後統籌考慮。

    (六)加強制度建設和依法行政。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需要把治國理念轉化為制度體制機制,加強事關長遠的制度機制整體設計,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據此,《方案》提出:一是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以更好地落實物權法規定,保障不動産交易安全,有效保護不動産權利人的合法財産權。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制度,從制度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併為預防和懲治腐敗夯實基礎。二是加強依法行政。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提高制度質量。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建立決策後評估和糾錯制度。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確保法律、行政法規有效執行。深化政務公開,建立健全各項監督制度,讓人民監督權力。

    憲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準則。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門肩負著重要責任。要帶頭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要以政府帶頭守法、嚴格執法,引導、教育、督促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經營依法辦事。

    五、關於改革方案的組織實施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經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後,國務院將對改革實施作出部署,建立工作機制,制定配套措施,排出時間表,逐項抓好落實。抓緊完成新組建部門的“三定”工作,綜合設置部門內設機構,嚴格控制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對實施改革方案需要修改法律的,國務院將抓緊提出有關法律修正案草案,依法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同時抓緊修改有關行政法規。

    各地區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著力加強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給地方機構改革探索留下餘地,地方機構設置不要求完全上下對口。

    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這次改革的重要意義。涉及機構變動的部門,要服從大局,確保機構、職責、隊伍和裝備等按要求及時調整到位,確保人心不散、隊伍不亂、工作不斷。這次改革突出了職能轉變,各部門都要在一定期限內完成職能轉變各項任務,該取消的必須取消,該下放的必須下放,該整合的必須整合,該加強的切實加強,確保職能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各部門要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和政風建設,適應職能轉變的新要求,創新管理觀念,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糾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衙門習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同志親自負責,把這項改革的實施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正確引導輿論,嚴肅改革紀律,確保幹部隊伍思想穩定,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各位代表,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熱議新一輪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
· 職能轉變:新一輪機構改革“大幕”開啟
· 中央編辦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答問
·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將啟動 組成部門減至25個
·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透出三大民生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