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繼續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為重點,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産業升級,紡織經濟運行繼續延續2006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實現了生産、出口、效益同步較快增長,行業經濟運行保持較快平穩發展。
一、經濟運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一)生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主要大類産品生産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化纖、服裝産品生産增速較為明顯。全國化纖産量537.4萬噸,同比增長16.9%,增幅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服裝産量40.8億件,增長20.5%,提高19.9個百分點;紗産量417萬噸,增長21.6%,提高1個百分點;布産量105.3億米,增長8.1%,下降6.6個百分點。
(二)産銷銜接基本正常。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不含紡織機械)産銷率96.96%,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化纖、棉紡行業庫存有所增加,而下游的布、服裝的産銷率分別達到107.9%和103.6%。3月末,化纖庫存比年初增加14.2萬噸,增長17.6%;紗庫存比年初增加11.4萬噸,增長17%。
(三)經濟效益繼續保持較好水平。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原料價格基本平穩以及最終産品價格有所回升等因素影響下,1-2月,紡織行業實現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39.5%。按照1-2月統計數據,結合數據模型等綜合分析測算,一季度紡織行業實現利潤186億元,增長38%,紡織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呈同步增長態勢,增幅與去年同期水平比稍有回落。
(四)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固定資産投資391億元,同比增長31.6%,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但同比回落8.9個百分點,比1-2月回落15.5個百分點。其中,化纖、麻紡的投資增速有所加快,其他行業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化纖投資51億元,增長68.9%,同比提高65.8個百分點;棉紡投資119億元,增長27.1%,回落14個百分點;服裝投資104億元,增長36.1%,回落28.4個百分點。
(五)産業轉移趨勢逐步加快。東部地區仍是紡織行業生産和投資的主體,但中部地區生産和投資增速明顯加快,西部一些地區生産也保持較快增長。從紡織産量增幅看,一季度江蘇、浙江兩省化纖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73.5%,但産量增幅居全國前五位的地區是山西、吉林、北京、山西、江西,增幅均超過40%;山東、江蘇兩省紗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48.7%,而寧夏、甘肅、江西、福建、四川、河南的紗産量增幅超過30%。一季度,東部地區紡織行業完成投資額307億元,增長28.3%,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完成投資額64億元,增長66.8%,遠高於紡織行業全國平均增長水平,其中黑龍江、吉林、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區投資增幅超過70%;西部地區投資額19.8億元,僅增長2.5%。
(六)出口增幅有所回落。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為322億美元(含94章),同比增長14.9%,增幅同比回落7.3個百分點,比1-2月回落24.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120億美元,增長10.7%,同比回落10.2個百分點,比1-2月回落20.2個百分點;服裝出口202億美元,增長17.5%,同比回落5.5個百分點,比1-2月回落27個百分點。
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增長71.1%,與去年同期出口基數較低有關,而3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回落。主要原因:一是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以及人民幣升值對紡織出口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二是紡織出口統計數據回歸真實;三是春節的滯後效應,一部分應在3月份出口的定單提前到2月份出,導致2月當月出口增加。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227億美元,同比增長15.9%,佔全部出口額的70.5%,比重有所提高。從出口主體看,民營企業出口110億美元,同比增長34.6%,佔全部出口的34.2%,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一般貿易比重的進一步提高和出口主體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紡織行業的産業配套能力的增強和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
從出口地區看,對歐美地區出口增長27.2%,非歐美地區增長僅9.1%,對亞洲地區出口142億美元,同比增長4.7%,呈現緩慢增長態勢;對北美自由貿易區出口增長31.3%,其中對墨西哥的出口則出現下降的情況,這與墨西哥政府為了保護自己在美洲的貿易地位,加強貿易保護密切相關,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季度紡織行業開局總體良好,但從整體上來看行業運行的風險仍然存在。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雖然近年來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內銷比重逐漸增加,內需市場的潛力空間越來越被企業所關注,但外貿市場仍是我國紡織品服裝的重要陣地。隨著中歐、中美協議的即將到期,反傾銷、反補貼、技術壁壘等措施將成為未來我國紡織品出口企業面臨的嚴重威脅;市場擔心協議到期後可能再度出現量增價跌、出口激增的混亂局面。同時,來自於周邊國家的産業競爭,部分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壁壘,也增加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不確定性。
(二)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長期以來,我國紡織品出口數量型增長特徵較為明顯。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2006年9月,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又下調了2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生産經營成本。人民幣升值及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對附加值較低的棉紡等上遊行業影響較大,而附加值較高的服裝、家紡等下游産業,可通過開發新産品、新設計等提高附加值的方式向外傳導,影響相對較小。
(三)生産要素價格,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漲對行業運行帶來較大影響。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的生産原料、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逐漸上升,而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使得企業無法通過産品價格轉嫁成本,致使銷售成本增速高於銷售收入增速,銷售成本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逐漸上升,行業盈利能力逐漸削弱。據推算,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銷售成本佔銷售收入的89.4%,比2000年提高近8個百分點。江浙一帶的紡織企業,招工難、勞動力成本上漲問題非常突出,有些企業反映因勞動力供給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企業生産能力下降,即使好的訂單也不敢輕易接。
三、2007年紡織行業運行環境分析與預測
2007年是“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之年,行業發展中有諸多有利和不利的影響因素。從有利因素看,國內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收入的穩定提升,有利於拉動內需市場發展;世界經濟仍處於上升區間,有利於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穩步增長。從不利因素看:一是出口政策的調整和人民幣升值對行業的影響將繼續顯現。一些産品附加值較低的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將面臨較大的衝擊。據行業協會測算,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全行業利潤約減少104億元,行業平均利潤率將下降0.27個百分點,其中服裝行業利潤將減少68億元,利潤率下降0.46個百分點。二是不穩定的貿易環境,使我國紡織出口增長面臨嚴峻考驗。設限、反傾銷、反補貼、技術壁壘等摩擦不斷的貿易環境,一方面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帶來壓力,另一方面也給周邊競爭對手提供了發展機會,如一些歐美客戶的訂單轉移等,無疑惡化了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環境。中歐、中美紡織品貿易協議即將到期,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即將啟動。諸多貿易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成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所面臨的嚴峻考驗。三是國際原油價格繼續走高,將增加紡織服裝企業生産成本,尤其對化纖企業帶來較大的壓力。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2007年上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增幅將比一季度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