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健康
 
關注老人聽力健康:人老耳背可防可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2日   來源:光明日報

    愛耳日背景資料 3月3日是第七屆全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據相關統計,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其中兒童患者約為200萬人,7歲以下兒童約80萬,新生兒聽力損傷總發病率為9.52‰,此外,聽力障礙者數量還以每年2—4萬人的速度遞增。有資料表明,30%以上的老年人有聽力障礙,需要康復服務和幫助。

    多次社會調查顯示,聽力障礙在老年人群中較普遍存在,而其受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

    那麼,什麼是老年性耳聾呢?老年耳聾是指因聽覺系統老化而引起的聽力損失,其病理改變主要在耳蝸及蝸後,臨床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言語識別率降低、腦幹誘發電位的潛伏期延長等特點。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現為小聲音聽不到,大聲音又怕吵,和人交談有時能夠聽到聲音但聽不清講話內容,言語識別率明顯下降,同時有部分老年人會伴有耳鳴。

    聽覺器官老化屬於自然規律,目前並無逆轉此過程的方法。但並不是説,我們對老年性聽力下降可以聽之任之、漠不關心;也不是説,對老年性聽力下降沒有任何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的辦法。

    在工作生活中儘量減少激發因素,能夠推遲老年聾的發生。如降低環境噪聲、節制脂肪攝入、多食用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魚類、牛羊肉等,忌酒戒煙、積極治療體內潛在病灶(齲齒、化膿性鼻竇炎、扁桃體炎等)、勞逸結合、堅持體質鍛鍊、避免情緒緊張和情緒激動、忌用耳毒性藥物等。

    維生素A、維生素E類藥物、肝素、ATP、地塞米松、生物鹼類藥物、山莨菪鹼等西藥,黃芪、葛根、骨碎補、黃柏、丹參、炙甘草、山萸肉、熟地等中藥對改善聽力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科學選配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專業化聽力言語訓練、聽覺輔助用品的應用等都不失為有效解決聽力障礙的方法。目前,感音神經性聾在老年人聽力障礙中佔大多數,合理使用助聽器為其主要的康復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助聽器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放大器,僅有放大功能。助聽器已經進入數字時代。

    那麼,什麼是數字可編程助聽器呢?首先助聽器通過一根特定的連線與電腦連接,電腦內裝有助聽器調試軟體。當把聽障者的基本資料和聽力圖輸入電腦後,電腦會根據這些情況自動計算出助聽器應放大的程度。每一位聽障者的聽力損失程度都不一樣,電腦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調整放大程度,損失重的頻率多放大,損失輕的頻率少放大,使放大後的聲音更加平滑,接近自然。

    老年人一旦發現聽力下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後積極採用治療及康復手段,不要固守著傳統觀念,認為“人老耳背、人老眼花”為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不必去治療、康復。因為對老年人的神經心理項目測試表明:具有聽力障礙的老年人組,其調控信念差、心理感受狀態不良、有抑鬱傾向。這説明聽力障礙同時會給病人造成心理創傷,從而嚴重影響他(她)們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其參與社會的能動性,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值此愛耳日到來之際,呼籲全社會一齊來關心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孔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