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健康提示:三秋氣候不同養生各有側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8日   來源:新華日報

    1、初秋。這個時期的養生仍需重視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還應特別注意防止濕熱、寒濕之邪侵襲機體。尤其不可在陰寒潮濕之地長時間休息、乘涼和在外露宿,避免涉水淋雨和冷水澆頭衝身,晚間睡眠腹部要注意蓋一毛巾被或涼被等,以防頭面、四肢、腹部引發麻痹、肌肉沉重疼痛、腹痛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潔衛生,節製冷食冷飲,不吃不潔瓜果,以免濕熱、寒濕內蘊,毒滯腸中,誘發腸炎、痢疾等。

    2、中秋。這個時期人的汗液蒸發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幹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適當多吃些芝麻、核桃仁、銀耳、蘿蔔、西紅柿、藕、梨、香蕉、蜂蜜、乳品、百合、沙參、粥類(如八寶粥、百合銀耳粥)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此外,還應重視涂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3、晚秋。中秋節過後,寒潮來臨,最容易引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腦血管疾病也特別容易在這個時期誘發與加重,故養生重點除仍需要預防燥邪損傷外,還必須防止寒邪傷人,並重視參加冷水浴等耐寒鍛鍊,注意增加衣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以有利於機體提高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危險疾病的突然發作。

 
 
 相關鏈結
· 夏末秋初須注意防治腸道傳染病
· 老年人秋季養生要“補”更要“通”
· 秋燥時節要多喝鹽水和蜜水
· 健康提示:秋季進補應甘潤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