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專家提醒:調整飲食可安撫地震後心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5月18日專電(記者毛海峰)四川汶川地震後,不少人長時間處在焦慮當中,心神不定,食欲減退。對此專家提醒説,可調整飲食安撫地震後的心情。

    陜西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周玲説,零食雖然不是鎮靜劑,但是卻能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所以可考慮吃一些自己平時喜歡吃的東西,諸如葡萄幹、蜜餞、花生、巧克力等零食,能夠化解緊張情緒,消除不安。

    第四軍醫大學營養與衛生學教研室教授王楓説,應多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這對於改善焦慮、失眠、神經衰弱都有好處。葡萄糖、蔗糖、澱粉和纖維素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蓮子、藕粉、蜜棗、百合等也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的食物。水果中的香蕉、草莓、龍眼、蘋果也都具有安神效果,對消除疲勞和過度緊張大有益處。

    周玲説,老年人在震後比年輕人從內心上更容易擔憂,進而出現精神緊張、食欲不振等症狀。對此,老年人可吃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品,諸如稀飯、青菜、饅頭等主食,可以改善食欲。

專家認為:應對災區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新華社西安5月18日專電(記者楊一苗)由於地震災害可能對災區少年兒童造成多種心理問題,專家建議,應及時對災區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據陜西心理學會理事長王淑蘭介紹,地震這樣的突發性災難會使災區青少年産生恐懼、悲傷等多種情緒反應,部分缺少應對能力的低齡兒童還會出現口吃、失禁甚至攻擊他人行為。王淑蘭説,災後8周以內如果能對災區兒童進行及時心理輔導,可在短時間內達到較好的恢復,如果心理治療不及時,則可能出現抑鬱、暴力傾向等嚴重心理問題。

    專家認為,應對災區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及時進行災後心理危機干預。如學齡前及小學階段的兒童,應提供給他們多種玩具,或者開展可進行身體接觸的遊戲,還可以組織多人參加的集體繪畫等活動。由於一些孩子會出現失眠、懼怕黑暗的現象,可以讓孩子開著燈睡覺,並在睡前安排講故事等活動。對於中學生,則可以安排團體討論讓他們充分抒發感情,同時教師或志願者應及時進行認同和鼓勵。此外,還可以組織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參與救助他人,或圍繞重建家園進行資料收集和方案設計,把對災難的經驗轉化為創造力培養,將利於青少年災後的快速心理恢復。

新華社南寧5月18日專電題:災害心理救助亟待“雙重關注”

    新華社記者 何豐倫

    大地剎那震撼,痛苦持久蔓延。至愛親友生離死別痛徹心肺,搶險救災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這幾乎是每位身處巨大自然災害中個體生命的親身經歷。

    “從抗擊冰雪災害到手足口病的防治,直到目前的四川汶川地震,政府部門和救災機構甚至個人,都開始關注災害心理救助。”接受記者採訪的不少心理衛生專家們認為,災害心理救助涵蓋的範圍不僅僅要關注災民,還應該關注參與救災的眾多群體。

    心理諮詢師走進危機現場 早期干預事半功倍

    近年來,在一次次重大災難現場,都有來自各地的心理諮詢救助干預隊的身影。作為訓練有素的醫務工作人員,他們在承擔救死扶傷工作的同時,更多地在關注災民們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驅散心頭的災害陰影,重新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曾經參與過冰雪災害心理救助的醫生李林峰告訴記者,心理救助最應該在第一時間裏,與其他救災團隊同時出現在救災現場,因為那些剛剛從災害中逃脫的人們,迫切需要擺脫心理陰影,投入到任務更重、壓力更大的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中去。

    李林峰説:“從心理學角度來説,越早擺脫災害的陰影,人們受災害的影響和延伸發展成為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越低。從國外的研究表明,在重大災害和突發性事件面前,早期心理干預救助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雙重關注”亟待加強 絮絮叨叨成“減壓”良方

    關注受災群體,同時還要關注救災群體,這是記者採訪的心理學專家提出的建議。但從實踐上看,關注前者開始步入正軌,關注後者則尚未引起重視。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吳歆認為,遭受災害的災民們需要心理救助毋庸諱言,但前往救災的政府工作人員、慈善機構、社會團體、公安武警和部隊官兵,也在不同程度上需要心理救助。

    曾經參與過美國“9·11”事件救助的美國心理學博士梅爾·湯普森對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數據:“9·11”事件後美國有超過1000個專家團隊在從事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預,這對於提高抗災救災的效率,保護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作用巨大。

    梅爾·湯普森説:“救援人員一般是受災群體的兩倍以上,救援人員自身面對著血淋淋的現場,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從廢墟瓦礫中救助生還者、挖掘死亡者的遺體,這樣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在美國,不少救援人員自身就要接受如何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心理壓力的‘崗前培訓’。”

    這種“崗前培訓”的效果就是:救援人員一旦停下來休息,就不斷地向周圍的人絮絮叨叨訴説救援中的點滴細節。

    “‘傾訴’應該成為減壓的最好辦法。”吳歆説。

    心理救助亟需立法 長效機制呼喚建立

    心理專家認為,由於各類自然災害,加上人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每年平均約有兩億國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影響。關注心理衛生、干預心理危機,既是公民生活水平提高後的正常選擇,也體現一個國家人文關懷和文明的程度。在西方國家,心理危機干預已經成為搶險救災的一個當然的組成部分。

    2002年4月17日,國家相關部門聯合下發“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將受災人群列為重點人群,提出到2010年,重大災害後受災人群中50%獲得心理救助服務。

    不過,令人擔憂的問題在於:精神科醫生全國目前僅有不到15000名,其中掌握危機干預專業知識的還不足1/3。

    專家呼籲,儘快加強危機干預的網絡特別是社區網絡,填補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社區醫生應該接受最基本的心理干預和心理救助培訓,同時,應加快通過法律形式規定心理危機干預與醫療救助、疾病預防控制、物質救災同步應對重大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的合法性、規範性。

 
 
 相關鏈結
· 專家:五級人群需要做好心理危機干預
· 心理專家:應重視災後“心靈重建”
· 哈爾濱醫科大學開通熱線為災區群眾提供心理救助
· 面對災難 我們要學會心理“自助”與“他助”
· 專家提醒:老年人炒股要保持健康心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