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鐵引起貧血”的鐵律威懾下,孕婦、嬰幼兒、中老年人都多少會吃些“補血”的強化鐵元素保健品,甚至一些挺健康的年輕人也時不時要“補血”一下,以求心安。但科學家通過對我國中老年人群的調查發現,機體鐵含量過高,具體表現為血漿鐵蛋白水平增高,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越大。
近日,國際內分泌學領域權威雜誌《臨床內分泌與代謝學報》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有關中國中老年人群體內鐵含量與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關係研究的最新發現——這是首次針對我國人群,進行系統性探討肥胖、慢性炎症、脂肪因子、代謝綜合徵等危險因素,對血漿鐵蛋白與2型糖尿病風險的關聯的影響。
西方的研究很早就發現,患一種叫“血色病”遺傳疾病的病人,只要定期放血,2型糖尿病症狀就會減輕。隨後,國外的一系列人群追蹤研究表明,隨著鐵蛋白水平升高,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上升。本研究進一步提示,即使在沒有得代謝綜合徵的人群中,人體內如果儲存過量的鐵也會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以前,我國傳統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膳食中鐵生物利用率較低,人們比較多的是擔心貧血。”課題負責人林旭研究員告訴記者,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還有約15.2%的居民患有貧血。但是由於不同地區居民膳食存在較大的差異,近年尤其在經濟較發達地區由於肉食攝入的增加,在部分人群中可能存在機體鐵過量的現象。
這次調查的主要人群是北京、上海50-70歲的人群,血漿鐵蛋白水平分佈特點為男性高於女性,北方高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本次調查中的女性已經基本絕經。”論文主要作者博士生孫亮説,“她們基本不會因月經、懷孕生育等失血,因此缺鐵的風險較低,本次調查中僅有3名女性患缺鐵性貧血(約佔0.2%),而男性中則沒有缺鐵性貧血患者。”
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年齡、地域、吸煙、飲酒、體力活動、膳食等混雜因素後,隨著血漿鐵蛋白水平的升高,我國中老年居民罹患代謝綜合徵、空腹血糖受損和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均顯著增加。鐵蛋白水平最高組與最低組相比,患這3種疾病的風險,最多可增加2.3倍。而鐵蛋白水平最高組同時患有代謝綜合徵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鐵蛋白水平最低且無代謝綜合徵組人群增加約13倍!
“鐵可是把雙刃劍。作為一種氧化劑,在一些研究中提示鐵攝入過多會引起氧化應激,導致胰腺損傷。”林旭認為,如果普通人擔心自己缺鐵,可以先去醫院檢查血色素、鐵蛋白和轉鐵蛋白,如果的確缺鐵再進補。而且,補鐵也最好通過食補,不行的話再用補鐵劑。在預防缺鐵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機體鐵過量,人體鐵水平不是越多越好。“對於健康人,尤其男性來説,不要盲目補鐵。”(記者 許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