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慢性病患兒治療“治身”更要“治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31日 10時1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10月30日專電(廖雲路、劉衛宏)在重慶舉行的“國際發育與疾病高峰論壇”上,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楊玉鳳説,患有慢性病的兒童,其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約是健康兒童的2倍。醫生和家長除了讓孩子接受疾病治療外,更要加強對孩子的心理疏導。

    兒童慢性疾病包括癲癇、哮喘、癌症、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和器官功能障礙等,約10%的兒童患有慢性疾病。由於慢性病具有病期長、痛苦大、反復發作、長期治療等特點,患兒會常常感到焦慮和自卑,容易産生拒食、不配合治療、不與他人交往等心理和行為問題。楊玉鳳介紹,在臨床上有一名7歲的血液病患兒,在治療中體重急劇增加,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結果他偷偷地將藥倒掉,導致病情惡化,經緊急搶救和多次心理疏導才重新接受治療。

    “一些醫生和家長往往只重視慢性病患兒的身體疾病治療,這可能導致治療方案很成功,但最終治療效果卻是零。”楊玉鳳説,臨床還有一個真實病例,是一名陜西血液病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相當成功,但患兒因恐懼治療中出現的脫髮、嘔吐等症狀,趁家人不注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楊玉鳳認為,慢性病患兒“治身”更要“治心”。首先,醫務人員應通過症狀評估慢性病患兒的心理問題,在實施治療方案前進行心理諮詢,使患兒樂意接受治療,增強戰勝疾病信心。其次,家長應加強對患兒的關愛與照顧,在患兒感到無助時給予安慰,提高和改善其控制情緒和應對疾病的能力。

 
 
 相關鏈結
· 專家提醒: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能有效防控慢性病
· 專家提醒:吃元宵要"適可而止" 慢性病患者少吃
· 專家提醒長期睡眠障礙易引發慢性病
· 日常飲食調節是管理慢性病的重要手段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