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我國激光干涉測速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5日   來源:光明日報

    經過30餘年的應用與發展,我國激光干涉測速裝置(簡稱VISAR)的研製最近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中物院一所)自行研製的激光干涉測速系統,其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武器研製、新材料科學、天體物理和地球 物理等領域的實驗研究工作提供了先進的測試手段。

    激光干涉測速技術是基於光學多普勒效應發展起來的一門測試技術,它以激光為檢測光源,通過照射高速運動物體的表面,依靠反射激光頻率的不同來計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這一技術既可用於測量高速運動物體在極短時間內的速度變化,也可測量衝擊波作用下各種材料的自由面速度和內部粒子速度,對研究高溫高壓等極端條件下材料的物理和力學響應特性具有重要價值。該技術自上世紀70年代提出以來,主要用於各種武器戰鬥部的爆轟實驗與毀傷效應測試,具有很強的軍事應用背景。

    中物院一所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密切關注國際激光干涉測速技術的發展動向,並努力開發適用於各種爆轟實驗的激光干涉測速裝置。1985年,該所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三探頭激光干涉測速儀樣機JSG-1,並對鐵、銅、鎢、鋁等多種靶目標在爆轟作用下的自由面速度進行了測量;1989年,他們又研製出了四探頭的JSG-2型激光干涉測速儀,其性能與美國同期測速儀相當;1994年,為了滿足爆轟實驗的需要,該所李澤仁等人提出了世界首創的共腔式多點激光干涉測速設想,並實現了多點連續測量,將一維物理問題擴展到二維和三維來進行研究;1996年,他們開始研製多點激光干涉測速樣機,迄今為止已研製出了多種型號的多點VISAR,在大量爆轟實驗中得到應用,併為國內多家單位提供了系統與技術支持;1997年以後,為解決VISAR在速度快速變化時容易丟失干涉條紋和系統結構複雜等問題,使激光干涉測速技術在特殊環境下更加簡便易用,中物院一所衝擊波物理與爆轟物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開始研究全光纖激光干涉測速技術。譚華領導的研究小組分別對單模全光纖速度干涉測量技術、寬光譜多模全光纖速度干涉測量技術、單模與多模相結合的全光纖速度和位移干涉測量技術進行了探索。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他們採用多模與單模相結合的方法,成功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全光纖激光位移干涉測速裝置,克服了傳統VISAR的缺陷,能夠方便、可靠地用於強載荷下高速運動物體瞬態速度的測量,是我國激光干涉測速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該成果于2006年發表于國際著名刊物《應用物理通信》。(通訊員 周永 記者 練玉春)

 
 
 相關鏈結
· 北京《城市氣象精細預報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 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紅球藻尖端技術的國家
· 我國開工建設一座亞洲最大的新型超聲速風洞
· 我科學家合成世界首例單晶碲化物納米帶
· 我國海水循環冷卻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 我國平板顯示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