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針刺鎮痛能替代止痛藥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7日   來源:科技日報

    疼痛作為一種主要的神經性疾病,在現代社會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後的人類第五大生命指徵。中科院韓濟生院士指出,人們通常認為“疼痛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病,病好了自然就不痛”,這種看法對於急性疼痛來説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但對慢性疼痛來説則不儘然。多數慢性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症狀,其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止痛類藥物作為人們普遍的鎮痛方法已在全球廣泛使用,目前鎮痛藥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嗎啡類,二是阿司匹林類。嗎啡類藥物鎮痛效果非常好,但會産生嚴重的依賴性;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和撲熱息痛等止痛藥之所以能減輕疼痛,是由於它們能抑制人體前列腺素的産生,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某些疼痛症,但長期服用此類鎮痛藥,會導致嚴重的肝、腎損害。而把針刺應用於外科手術的針刺麻醉則是上世紀50年代的創新技術,但是其背後的科學機理長期沒有搞清楚。

    韓濟生院士帶領課題組歷經多年攻關,在神經科學整體、細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水平上,證明了刺激身體特定部位可以促進腦和脊髓釋放出5—羥色胺、內源性阿片肽等化學物質,産生鎮痛作用,並可更精確地進行定量研究。他還發現應用不同頻率的電脈衝,可刺激腦和脊髓釋放出不同種類的神經肽。根據這個原理,他發明了“韓氏疼痛治療儀”,以替代傳統的針灸療法。運用這種針刺鎮痛法,可鎮急慢性痛,也能抑制體表痛,減輕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牽涉痛,還能提高痛閾和耐痛閾,減低疼痛的情緒反應。最重要的是,針刺對人體完全沒有不良反應。多項研究表明,在外科手術中應用韓氏疼痛治療儀輸出的疏密波,可使麻醉藥品用量減少40%%─50%%,在術後疼痛控制中應用,也可減少鎮痛藥用量40%%以上。

    我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針刺在治療慢性疼痛中可逐步減少止痛藥的用量,甚至完全取代止痛藥。但是,這還僅僅局限于某些慢性病症和部分人群。對於大多數病痛,還不能完全取代鎮痛藥物,最佳的方法是針刺與鎮痛藥物結合使用。(記者 張曄 通訊員 施宏華)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打噴嚏是否意味著疾病?
· 科學生活:要想身體好牙周健康必不可少
· 科學生活:研究證明闌尾是益生菌“庇護所”
· 科學生活:研究發現飲酒損害聽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