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科技如何引領農業災後重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7日   來源:科技日報

    在這次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中,我國南方農業受到重創。在災情明顯緩解之時,如何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將災害減至最小,使農業逐步恢復正常生産,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湖南省是這次災害的重災區之一,災害造成湖南海拔400米以上的常綠闊葉林幾乎全部被毀。專家指出,斷裂的樹木傷口若是感染還可能引發次生災害病蟲害,病蟲害防治迫在眉睫。災害還造成湖南850萬畝蔬菜減産至少80%%,從蔬菜輸出省份變成輸入省。受其影響,全國性蔬菜供應結構失衡,菜價高漲。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減災研究室主任李茂松研究員。

    指導專家已經到位

    今年春節前李茂松就開始進行農業災害評估研究,並多次隨農業部到湖南、廣州等地調查。據他介紹,在恢復生産方面,還面臨著很多困難。首先,災害突然,受災範圍大,重建中建築材料需求量也要在短期內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重新補種果菜也使得種子苗木需求量大增,突現短缺的情況。其次是技術缺乏。一方面相關技術儲備缺乏,另一方面,農業科技人員短缺,勞動力本身掌握技術程度低。加上技術推廣困難,由於電網受損,通信設備沒有完全恢復,電視電話之類的現代傳播渠道受阻,也使救災減災技術普及工作進程緩慢。

    李茂松説,目前由農科院,農業大學,省土肥站、植保站、種子站、技術推廣站和農業經濟管理站專家人員組成的20個評估小組,對災害進行全面系統評估。各地組織調派有關專家對災區進行分類、分行業、分區域指導。面向油菜、茶葉、煙草、柑橘、花卉、熱帶果樹、畜牧、水産等的分類指導專家已經到位。

    針對減災技術缺乏的情況,科技部組織承擔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的專家,認真篩選、整理、歸納出51項農業實用減災防災技術,編輯成冊,組織下發。針對農林業種子種苗短缺問題,建立“國家南方優質種苗快速繁育技術中心”,在郴州、永州和衡陽,利用現有基礎條件和場地設施,分別建立林木、水果和蔬菜種苗基地,作為迅速恢復生産的補給源。

    深入一線開展服務

    目前,各級農業部門已經組織專家和技術指導員進村入戶,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手把手、面對面地進行技術指導。

    據湖南省農業廳消息,新邵縣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農技人員向農戶贈送了由縣農業局農技專家編寫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讀本》及《雨雪冰凍災害後農業救災補損技術要點》等資料1.2萬份。據了解,全縣200余名農技幹部將深入走訪受災困難農戶,並實行結對幫扶,每位農技幹部至少幫扶一位農戶,幫助恢復農業生産。

    在快速繁育技術方面,農技人員從整體上指導當地進行品種和種植結構的調整。在田間管理技術上,專家指導農民進行水分、養分管理,控制土壤濕度,清淤排水,提高地溫,及時追肥等。在移栽方面,指導農民栽植密度,進行早春防寒管理,在易發生霜凍的地方進行煙熏處理等。

    隨著各項措施有條不紊地進行,據樂觀估計,湖南的農業生産正在逐步恢復,以蔬菜供應為例,平均兩個月後新的葉菜就能上市,3個月果菜可以上市,屆時供求關係有所好轉。由於電網還未完全修復,涉農企業生産癱瘓,整體上需6個月左右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農業生産做好“減”法

    “減災等於增産”,李茂松説,“以湖南瀏陽千畝連片油菜高産示範區為例,災後及時採取措施,葉面與土壤施肥相結合,在同樣的雨雪冰凍災害情況下,災害造成損失僅5%%。因此,在日後的減災工作中要重視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支撐是將現有技術拿來用於災後重建,引領則要站在戰略高度,統籌配置科技資源,系統、深入、長期、全面的展開研究工作。認識氣候災害發生、發展規律,掌握風險辨識、評價、轉移的關鍵技術,做到未雨綢繆。”

    防災方面,做好災情預測預報,採用耐寒品種。如甘藍型油菜及一些冬性的作物品種耐寒性強,能在寒冷環境下正常生長。避災方面,通過改變栽培種植模式,調整種植結構來減少損失。如提前或推遲種植時間,使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與災害多發時期錯開;在乾旱多發的地方種植耐旱的作物,在洪澇多發的地區種植水稻等耐潮喜濕的作物等。減災抗災方面,採用一些田間管理技術,及時補充營養等,將災害損失最小化。

    近些年,國家出臺一系列增加農業産出的政策,免除農業稅,增加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及農業科技推廣等,整套組合拳打出,每年可使糧食增産200—300億斤。而新中國成立以來,平常年份因災損失糧食超過250億斤,重災年份超過500億斤。僅2007年我國糧食因災減産就達850億斤。可見“加”法做得再好,如果不重視“減”法,我們的努力若是再次遇到這樣災害就會和今天的結果一樣。

    而且隨著耕地減少,人口增加,育種技術改進也有限度,用加法增産的潛力在減少,而做減法的潛力還很大,做好防避災害工作收到的效益會更好,農産品加工儲存技術的改進也會減少損失。(記者 常麗君 實習生 馬俊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