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廢舊乾電池循環再利用何時不是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05日   來源:科技日報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被稱為“環境殺手”的廢舊乾電池處理仍然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廢舊乾電池中的各種金屬資源因循環利用成本過高,仍難於得到妥善處理。

    “廢舊乾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鋅、錳、銅等有色金屬,我國2007年消耗的156億節、30多萬噸廢舊乾電池,所含的金屬鋅就相當於2座中型礦山的年産量,但其中僅有2%得到循環利用……”不久前的第12屆北京科博會上,王自新站在節能減排展廳內的一排電池回收桶前,聲音略帶沙啞地回答著一位位諮詢者的問題。

    1999年起投身廢電池回收的王自新,10年來積極奔走,組建廢電池回收中心和志願者服務隊,研發廢電池處理技術,在獲得多項環保志願者榮譽的同時也幾乎為此傾盡家産。而支撐他的信念,則是如何實現廢電池循環利用的産業化,讓它們徹底不再危害環境,所含的各種資源“寶藏”也不再被白白深埋在垃圾場裏。

    電池已無汞,還要回收嗎?

    今年年初,“珠海律師狀告市環保局”成為當地媒體的報道熱點,起因則是珠海市民孫先生發現小區內的廢舊電池回收點一年多無人管理,向市環保局“討説法”又數月未獲回應,於是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

    不只是珠海面臨這種尷尬。在自覺保存、上交廢電池正成為一種公眾自覺習慣的同時,遍佈各地社區、學校和單位的廢舊乾電池回收點,卻往往在大量收集之後找不到能對其回收處理的“下家”,不得不長期堆放。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朱能武副教授介紹説,我國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禁止産銷含汞電池的時間表,從2006年起國內市場上的電池應達到無(低)汞水平,也就是目前市場上流通和家庭使用的合格電池,汞含量都應低於電池重量的0.0001%。“現在只有一些小廠家,還在非法生産高汞電池。”

    朱能武表示,廢電池集中回收後如果存放不當或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外殼破裂、有害物質集中濾出,比分散丟棄更容易污染環境。國家早在2003年出臺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就指出,在缺乏有效儲存和處理技術的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無汞要求的廢一次乾電池。

    “廢電池雖然沒有當年宣傳的那麼可怕,但畢竟還是對環境有負面影響。”王自新認為,無汞乾電池丟棄後仍不是“零污染”,而且電池外殼和電極中含有各種不可再生的金屬資源,在國家倡導節能減排的今天更應該得到循環利用。

    電池再利用,難點在哪?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充電乾電池已基本由氫鎳電池取代了污染較大的鎘鎳電池,並且它們和電動自行車等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廣泛用於手機和筆記本等電子産品且本身污染較小的鋰離子電池一樣,都形成了回收處理的産業鏈。惟有最“草根”的一次乾電池,卻至今未能實現回收處理的産業化。

    專業從事廢電池、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武漢格林美資源循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表示,一次乾電池再利用的利潤率低,主要有三個原因:處理工藝複雜,環保投入高,産品價格也比較低。充電乾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中的鎳、鈷用量較高,其産品價格可達每噸數萬至數十萬元;而從一次乾電池中能提取的主要是每噸數千元的鋅、錳原料和少量的鉛、鎳等,“油水”不大。

    據王自新介紹,他們開發的廢電池真空熱處理技術,只考慮處理環節的話每噸廢電池約有400元利潤,“這已經是微利了,而網點設施、人員、運輸倉儲等回收成本每噸就要3600元,再加上宣傳費用,整個回收再利用的流程完全是倒貼。”為減小開銷,騎上三輪走家串戶“拉電池”已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科博會期間有十幾家企業的代表找王自新詢問工藝細節,一聽是賠本全都打消了合作的念頭。

    “算上回收環節,乾電池循環利用一定是賠錢的,所以國內以此作為主要業務的企業非常少。我們雖有一部分政府補貼,但實際作用非常有限。”張鵬坦言,舉辦電池回收活動、維護回收點等對企業是很大的負擔,因此格林美的贏利主要還是靠充電電池、電子廢棄物中提取的鈷,回收處理一次乾電池其實更多是為提高人們環保意識、促進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的社會效益。

    消化廢電池,開源是條路?

    “經常碰到有人抱怨説,不願意亂扔廢電池,但不知道該放到哪,身邊的回收箱也總是沒人管。”十年來,王自新和志願者們收集了300多萬節廢電池,但直到2008年底才在北京南郊找到了合適地點,建設一座可分類貯存1000噸的廢電池環保倉庫、籌建一座年處理量1000噸的乾電池處理廠。

    針對以鋅、錳為原料的一次乾電池,王自新等人現已開發了“零排放”真空熱處理技術:“在一定真空度下對廢電池加熱,使其各種材料分別在不同溫度下蒸發氣化,並全部冷凝回收,不産生廢渣、廢液。”據介紹,儘管比國外同類産品的投資運營成本更低,但該技術在回收的高成本面前仍顯“奢侈”。

    王自新還計劃,從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以每只500元認購的方式,在全北京市籌集5000隻專業電池回收箱、設立2000個廢電池回收志願服務崗,吸引社會力量的參與。

    據介紹,目前國內的一次乾電池回收處理處於良莠不齊的狀態,某些小工廠為降低成本,不惜使用高污染、低利用率的工藝,造成二次污染。而環保工藝不僅對企業的技術資質要求較高,也使處理成本居高不下。

    “現在用一次乾電池生産的碳粉、氧化鋅等價格比較低,如果進行精加工,産品價格就能提高不少。”張鵬認為,“節流”難有突破,“開源”對廢電池循環利用企業或許也是一條可行之路,“不過目前,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記者 董子凡)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環保建材”的安全性能否讓人放心?
· 科學生活:環保煙花今年為何受冷落?
· 科學生活:打破熒光燈要徹底消毒
· 科學生活:“限塑”距消除“白色污染”還有多遠
· 科學生活:秸稈焚燒的“頑症”如何根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