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老年癡呆症並非真是“老糊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9日   來源:科技日報

    剛剛過去的世界癡呆日讓人們把目光重新聚集到老年性癡呆這個平時不常關注的話題上。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最近在出席中歐社會論壇時透露:在我國,全國失能老人已達940萬,中國現在至少有幾千萬家庭被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所困擾。而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推測,2025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8億。到2040年,我國老年期癡呆的病人數將等同於世界發達國家老年癡呆人數的總和。

    但在我國,人們對老年性癡呆的重視卻還遠遠不足。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就顯示:96%的老年癡呆患者在家由親屬照料,接近半數的照料者都認為老人的認知、行為障礙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正常的衰老。如今,類似的誤區依舊存在。

    “老糊塗”≠真糊塗

    存摺刷了一遍又一遍;剛説過的話轉眼就忘;記不起幾小時前剛吃過的菜;見到老朋友或親人,常叫不出名字……生活中,你身邊的老人是否常有這些經歷?如果有,可千萬不要忽視,因為這可不是什麼“老糊塗”,很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早期徵兆。

    據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平介紹,老年癡呆症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早期的徵兆表現為近期記憶減退。但老年生理健忘和老年癡呆症“健忘”是有區別的:前者是老年人腦功能衰退的表現,是老人的常態表現。這樣的老人雖然記憶力下降,但是對時間、地點、人物關係和周圍環境等認知能力絲毫未減。他們不僅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有時還能照顧家人。此外,他們有七情六欲;後者是病理性的腦器質性智慧衰退,這樣的遺忘是完全惡性的,隨著病情加重,他們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思維越來越遲鈍,言語越來越貧乏,缺乏幽默感,反應遲鈍。

    高平指出:“是否語言豐富、幽默風趣,是區別生理健忘和癡呆的重要標誌之一。”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彭丹濤介紹,老年性癡呆中度患者中10個有8個懷疑老伴有外遇,經常做出一些辱罵、毆打老伴等過激行為。他們往往很有保護意識,放東西會故意放在一個自己以為找得到的地方,結果卻找不到,於是懷疑被竊了。有的老人認為自己老了沒用了,是子女的累贅,情緒很低落,甚至自殺或自殘;一個性格溫和的老人突然變得很容易生氣;一個明明很愛乾淨的老人,會到大街上把破爛撿回家。

    老年癡呆症重視度不夠

    據了解,老年癡呆症已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癌症、中風外導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殺手”。記者從北京醫院老年癡呆研究室了解到,我國現有老年癡呆患者600萬左右,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7.2%,80歲以上的比例達到15%至20%。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介紹説,我國老年性癡呆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佔全球總患者數的1/4。2005年我國已經有598萬老年癡呆症患者,到2040年可能會達到2250萬。老年癡呆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很大負擔,其中80%患者有精神異常問題,50%患者有攻擊他人的行為。

    最近一項針對405例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調查顯示,我國的老年性癡呆患者普遍存在發病率高、知曉率低、就診率低、治療率低的問題,五成患者不知自己已患病。在嚴重病例中只有1/3就診,其他患者多是依靠營養藥物和其他不對症藥品治療。

    陳海波認為,老年癡呆症本身對生命沒有危險,但是由於不注意或者照顧不週,老人餓著了、凍著了、長期躺著得褥瘡了等等,這些都容易引起並發癥,從而導致死亡。

    老年癡呆症應早治療

    相關調查顯示,患上老年癡呆症後的平均生存壽命只有5.9年,但依靠及時發現和治療,可以延緩病情的加重。

    陳海波説,患有老年癡呆症,從發現到死亡一般只有3—5年時間,但是如果早發現、早治療,生命可以延長到10年以上。他説,如果第一年發現就治療,患者的生命可以延緩10年的話,那麼,等到第二年發現才治療,患者的生命也許就只能延緩4—5年了。

    “如果我懷疑老伴得了老年癡呆症,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不去醫院就能做初步判斷?”一老人問。彭丹濤提供了一個簡單方法:畫鐘法。他説,畫鐘法可以判斷老人的認知能力,如果老人基本上能把表盤上12個數字的位置、指針位置等畫出來,參照得分標準得分達標的話,家人基本上可以判斷老人的認知能力沒有下降。

    彭丹濤説,一般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高血脂或者肥胖少動的人容易患老年癡呆症。另外,老年癡呆症有遺傳性。老人最好先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多吃一些水果等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核桃、堅果、花生等。此外一定要注意適當運動,多交朋友、多參加一些活動、把心態放平和,平時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藥物和抗血小板的藥物,也可以預防老年中風和老年癡呆症。

    陳海波指出,對於患上老年癡呆的老人,“我們關注的不是他們失去了什麼,而是他們還保留著什麼。即便是到了疾病中期,也應該讓老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可以讓患有老年癡呆的老人每天去取報紙等。不過,有時候老人獨自完成一件事需要周圍人的幫忙,這時候就不要因為覺得不光彩而刻意向周圍鄰居隱瞞老人病情。

    陳海波特別強調,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如果能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同樣有利於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病。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如何延緩老年記憶衰退?
· 科學生活:老年人是否不宜食用雞蛋?
· 健康提示:冬季老年人要特別警惕肺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