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氣象科普:手機究竟能否引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2日 09時08分   來源:中國氣象報

   今年8月11日,首都機場一位保潔員遭雷擊身亡,身邊還有一部手機。這一事件將“手機引雷”這個爭論已久的話題再次帶進了公眾的視野。8月12日、9月14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是真的嗎》兩檔節目先後針對“手機是否引雷”這一問題做了實驗,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引起議論紛紛。

  央視實驗為何自相矛盾?手機究竟能否引雷?雷雨天使用手機是否安全?10月24日,第11屆防雷減災論壇針對“手機引雷”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多位防雷專家及從事雷電防護的業界人士參與探討,共同破解這個困擾公眾的“難題”。

  央視實驗結論存疑

  浙江省防雷中心副主任張衛斌認為,央視作為主流媒體,其實證精神值得肯定,但兩檔節目的實驗方法各有缺陷。在論壇上,張衛斌現場為大家揭示了央視兩次關於“手機是否引雷”實驗的疑問所在。

  《焦點訪談》節目組所做實驗位於室內,發出雷電的是50米高的高壓發電器下平板電極上的一個金屬棒,而地面上站著三個人體模特,由穿腳鋼筋固定。三“人”分別為持有接通的手機、待機的手機、無手機狀態。結果表明,只要手機開機,無論是否處於通話狀態,都可能引來雷電。

  而《是真的嗎》節目組所做的實驗是在室外,通過7200千伏的衝擊電壓發生器産生標準的雷電衝擊波。一個假人拿接通後的手機,另兩個模型沒攜帶任何金屬物品。前10次實驗拿手機的假人模型沒有一次被閃電擊中。調換了假人的安放位置後,直到第18次電擊時,閃電才終於打中拿手機的假人。在隨後的20次雷擊實驗中,高舉手機的假人卻只遭到了一次電擊。由此推論出,雷擊與是否帶手機沒有直接關聯。

  對此,張衛斌認為,這兩項實驗雖號稱模擬自然雷電,但放電間隙與自然雷電相比差別很大,不導電的塑料模型與導電的真實人體完全不同。在實驗方案中,雷電、人體的比例和自然雷電與人體的比例關係不符。從統計學角度看,實驗放電次數過少,不符合基本的統計要求,結論也就無法採信。

  “手機引雷説”缺乏科學依據

  “手機引雷説”支持者認為,手機發射電磁波,它會在很大範圍內收集、引導雷電。而事實上,電磁波是變化的電場和磁場傳播行進的波,也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微粒。這種微粒比電子小得多,並且沒有帶電性,更不可能導電。那麼,哪些因素能夠“引雷”呢?

  “人們對‘引雷’一詞的普遍理解是‘將遠處的雷電吸引到自身’,這正是對‘手機引雷’産生恐懼的根源。”張衛斌説。事實上,物體為何會遭遇雷擊,科學上早有解釋。閃電放電通常是曲折的。它選擇阻力較小,也就是導電率較好的路徑前進。當閃電距地面的高度達到一定範圍時,地面上比較突出的部位或感應電荷集中部位與閃電之間形成的電場會遠遠超出其他區域的電場強度。兩者相遇時,就會産生強烈的放電。

  張衛斌總結説:“近地面的物體是否容易遭遇雷擊,主要取決於物體産生電場畸變的程度、減小閃電路徑阻力的程度,物體的材質、形狀、尺寸和所處環境。”

  手機是否具備這些易遭遇雷擊的條件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郭在華根據手機的基本結構與原理,製作了一個模型,以此計算手機的電場輻射與雷擊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手機的電場強度不會超過0.1千伏/米,而擊穿空氣需要200萬-300萬伏/米的強度。“手機發射的電磁波射線不能電離空氣,如果手機處於比人高的位置而遭雷擊,原因不在於它的電磁波,而在於人的位置高於周圍其他物體。”郭在華説。

  郭在華還統計了近十年來我國因打手機或與手機相關的雷電災害數據,從另一個側面説明了這個問題。“手機雷擊事故數量佔雷擊事故總數比例不超過0.05%。如果手機真能引雷,絕不會是這個數字。”

  一些公眾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與手機有關的雷擊報道中,拿手機的手或放手機的地方的皮膚往往被燒傷,比其他地方傷勢都重。對此,四川省三台縣氣象局研究員李大孝認為,這並非是手機吸引了雷電,而是遭雷擊時,手機的金屬體在瞬間變化的巨大電磁場中産生很高的溫度和機械破壞作用。只要是金屬物體,都能引起類似的破壞,其威力與金屬物體的大小有關。是雷擊導致了破壞,不能因果倒置,據此認為手機吸引了雷擊。

  郭在華説:“雷電天氣,要公眾不打手機不現實,也無必要,公眾需要的是防雷的一般常識。”這也是討論中多位專家和防雷一線工作人員的共同看法。在雷電天氣中,不要驚慌失措,避開空曠場所,避免成為高點,遠比爭論手機是否引雷來得實際、有效。(記者 劉釗)

 
 
 相關鏈結
· 氣象科普:哪些運動雷擊風險高?
· 氣象科普:如何對災區帳篷進行防雷
· 氣象科普:雷電發生的頻率特性及危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