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生活
 
上海市民生政策惠及更多困難群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3日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再過幾天,從上海紡織系統退休的肖女士即將拿到她在2008年的第一份養老金。儘管目前尚不知道新加養老金後的確切數字,但肖女士心裏依然充滿了熱望。過去五年,一條平穩上升的曲線,“奠定”了肖女士對今年新加養老金的信心。“瞧,2003年1月的時候,我每月拿的養老金是797.9元,2004年8月是910元,到了2006年1月1023元,2007年7月的時候就是1146.3元了。”

    城鎮退休職工手裏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只是近年來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側影。托底保障水準的不斷上調、社會幫扶救助體系的日臻完善、社會保障力度的進一步加強……隨著本屆政府各類民生“新政”的陸續出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對很多普通市民尤其是市民中的困難群體來説,有了更多的切身體驗和感受。

    上浮保障“底線”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讓市民中的“生老病殘”,以及遭遇失業、生活和工作困難的弱勢群體都能得到及時的救助,隨著社會領域改革不斷推向縱深,更多的困難群體逐步受益於日臻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一張密織的社會保障網,不僅給予處於體制內人群基本的社會保障,也開始著力將體制外的人群漸漸“網”入社會保障的大網中。

    數字,直接印證申城社會保障網正日趨細密:2005年,上海市的“城保”、“鎮保”、“農保”的參保人數為946萬,外來人員參加“綜保”的人數為248萬,其中農民工211萬。2006年,上海市繼續細化“城保”、“鎮保”、“農保”之間轉化銜接的政策,陸續將高齡無保障老人、職工老年遺屬、嬰幼兒、大中小學生和重傷重殘人員等一些特殊群體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各類參保人數累計約1200萬。至2007年底,上海市初步形成以“城保”、“鎮保”、“農保”、“綜保”等基本社會保險為主體,適應城鄉不同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各類參保人群總數突破1300萬。

    讓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根據《上海市社會保障“十一五”規劃》,預計到2010年,該市市民各類基本社會保障覆蓋面將達到98%左右。

    在拓展社會保障覆蓋面,做好“應保盡保”的同時,上海市還注重兼顧社會保障的托底力度。去年年末,持續數月的物價指數上漲讓不少生活困難的群眾備感壓力,這也無異於是對社會保險體系“抗險”能力的一次考驗。於是,上海市適時調整了諸條保障線的最低保障標準: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750元提高到840元;失業保險最低標準由每月320元提高為360元;城鎮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5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2560元提高到2800元。

    填補保障“盲點”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

    如何才能讓民生政策的“陽光”照射到更多的困難人群和低收入家庭?在陸續出臺一攬子基本保障政策的基礎上,上海市相關部門積極做好政策出臺後的跟蹤和評估工作,並通過對一些已出臺的基本保障政策的修正和微調,讓部分處於政策邊緣的困難群體享受到了政策的陽光。

    上海市廉租住房制度在近年內歷經的制度“變遷”,即是極好的一例。2000年10月,上海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建立起廉租住房制度,按照住房和收入“雙困”為標準認定廉租對象。最初,家庭人均居住面積的認定標準為5平方米以下,後經2003年兩次放寬,從5平方米放寬到目前的7平方米。2007年底,上海市又將家庭人均月收入認定標準從350元放寬到600元。2003年至2007年,上海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從7724戶增加到了30254戶,增長了近4倍。

    把一件民生實事做到實處,往往需要政府部門發揮“連續作戰”的精神,付出年復一年的努力。作為完善市民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部分,上海的舊區改造和舊住房綜合整治也歷經了“一年一變樣,數年大變樣”的過程。2003年到2007年,上海市共完成舊住房成套改造74.9萬平方米,住房成套率達到94%,2.17萬戶居民從中受益;完成平改坡和舊小區綜合整治7265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57.66萬戶;拆遷舊住房2766萬平方米,使33.8萬戶動遷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

    優化服務質量民間組織助力民生工程

    著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是政府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繼續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各項社會事業改革,除了繼續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外,切實加強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應是重要方面。其中,調動起各類基層組織的力量,鼓勵其參與各類改善民生的社會事業,為民辦實事,亦是當務之急。

    近年來,在不少涉足社區管理的民生熱點領域,上海市兩級政府部門都已開始探索把一些事務性、服務性工作逐步從政府職能中剝離出來,力爭形成一種社會化、市場化、制度化的政府購買民間組織服務的方式和模式。如今,社區服務平臺、社區衛生服務、養老助老、文化健身、促進就業、助殘扶殘、家政服務等方面,政府部門購買民間組織服務的實踐已經屢見不鮮。如閘北區臨汾路街道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的社區事務工作站,委託其承擔原來由居委會承擔的民政、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等工作,這樣既提升了社區管理的專業服務質量,也為街道節約了30余萬元行政成本;再如長寧區開展“陽光下展翅”培訓項目,勞動部門通過購買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的培訓機構服務,讓民辦培訓學校幫助失足青年提高就業技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政府購買民間組織服務,將成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型方式。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如何繼續調動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助力上海市各項民生工程,將有待上海進一步的積極探索。

 
 
 相關鏈結
· 上海市政府2008年9項為民辦實事公佈
· 上海市勞動保障局近日啟動就業援助月活動
· 上海市城鎮高齡納保老人去世後可享受喪葬補助
· 上海戶籍中小學生和嬰幼兒將享新的居民醫保政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