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生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詳解今夏氣候成因及特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26日 09時26分   來源:中國氣象報

  今年夏季,在我國天氣的“舞臺”上,高溫成了最吸引眼球的“主角”,持續近兩個月的高溫熱浪使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飽受炙烤,多地旱情嚴峻、河道斷流、水庫乾涸。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22日,全國有8105萬畝耕地受旱,有664萬人、220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當季節轉換,南方高溫逐漸退出公眾視野之時,東北地區的汛情又讓人捏了把汗。嫩江、松花江和黑龍江幹流水位持續超警戒水位,堤防長期高水位擋水,多地險情頻發,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極端天氣頻發,印象中的“北旱南澇”氣候格局也悄然發生了改變,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天氣到底怎麼了?帶著這些疑問,本報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的丁一匯研究員,詳解為何今年夏天我國氣候會如此異常。

  極端高溫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

  今年7月1日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了突破歷史極值的極端高溫熱浪天氣。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從全國範圍看,本次高溫熱浪將持續到8月底,待季節轉換之後才可能完全消退。本次高溫熱浪過程呈現高溫日數多、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強度強、極端性突出等特點。

  據國家氣候中心資料顯示,7月1日至8月14日,高溫天氣覆蓋了我國江南、江淮、江漢、黃淮及重慶等地的19個省(區、市)。其中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8省(市)平均高溫日數達28.8天,較常年平均(13.5天)多出一倍以上,平均最高氣溫達35.6℃,均為1951年以來最多(高)。我國中東部地區有305個觀測站日最高氣溫突破40℃,浙江新昌極端最高氣溫達44.1℃。有477站次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為歷史同期最多。一時間,“中國好烤箱”遍佈各地,“燒烤模式”也成為了公眾對此次極端高溫天氣的最好注解。

  在7月份,我國有100個觀測站出現極端高溫事件,其中39個觀測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而在8月1日至17日期間,這一數字分別達到了428個和172個。在7月,南方部分地區平均氣溫與歷史同期相比偏高2℃至4℃,而8月1日至17日,南方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歷史同期偏高達4℃至6℃。“據氣候資料顯示,我國夏季氣溫自1997年以來處於暖週期,表現為氣候向極端化發展,即冬季冷事件更多、更強,夏季高溫熱浪事件更多、更強。”丁一匯介紹道。

  海溫變化是極端高溫的氣候主因

  今夏高溫如此之強,稍有氣象學常識的人就會得出“由於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偏強並且位置偏西,導致副高控制範圍內晴熱少雨,進而形成南方高溫天氣”的結論。

  “這種結論是天氣學的解釋,它只能説明短時間內高溫天氣的原因。如果要深究為什麼高溫持續時間長、強度強、範圍廣,就要考慮造成這種影響的天氣系統持續的原因和氣候背景。”丁一匯稍作停頓,“如果説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那為什麼就在今年特別強呢?”

  其實這一切,可以從海溫的變化説起,或者説,是從“海洋與大氣”的相互作用説起。

  據觀測資料顯示,今年春節以來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厄爾尼諾年衰減並向拉尼娜年過渡。由於洋流的運動和偏東信風的作用,冷海水會向西擴散至西太平洋的東部地區。當較冷的海水由東向西流至副高外圍時,就會與副高東側邊緣的東北風相遇。由於東風是偏冷且比較乾燥的,這樣就會使海洋表層海水被大量蒸發,進而使海溫下降。當海溫降低後,海洋表層空氣難以受熱膨脹上升,空氣對流受到抑制,這樣大氣的密度會持續增加,高氣壓則因此不斷增強並在原地維持,不會遠離中國大陸向東撤退。另外由於前期春季和夏初印度洋一直維持暖水,這致使高層的高氣壓加強,並由該區盛行的西風向東輸送,也有利於副高的加強西伸。這樣西太平洋副高的東側不斷補充加強,西側又有印度洋高氣壓的不斷併入,於是副高就被鎖定在我國南方地區,並且強度不斷增強。再加上“海洋大陸(印尼)——南海”的暖海溫使對流活動明顯發展,也促使副高進一步加強北抬,因而呈現了穩定、持續且偏西、偏北的特點。“只要熱帶太平洋至印度洋‘東冷西暖’的海溫形勢不變,副高就會維持下去。所以海溫的變化才是副高持續穩定的主因。”丁一匯總結道。

  但僅考慮海洋的影響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北半球異常大氣環流的作用,副高的偏強也和北極濤動呈正相位有關。由於北極地區通常受低氣壓系統支配,當北極濤動處於正位相時,冷空氣被周圍的高氣壓“困在”極地,難以向南擴展。由於在副熱帶中緯度地區冷空氣活動較弱,因而不容易促使副高減弱和東退。“北極濤動處於正相位和赤道太平洋‘西暖東冷’疊加,都有利於副高穩定發展,這是導致今年夏季南方大範圍高溫熱浪天氣的主要原因,或特殊的原因。”丁一匯補充道,“另外從氣候背景來看,1997年之後的近15年來,我國也一直處於高溫熱浪的高發時期,這正好對應于拉尼娜冷水事件的多發期。”

  在我國南方地區飽受“炙烤”的同時,其他部分國家和地區也難以稱得上“風調雨順”。7月以來,歐洲部分地區溫度都超過了35℃,平均氣溫比往年同期明顯偏高,德國、意大利等國的最高氣溫直逼40℃。熱浪還造成了部分地區的人員死亡。很多人不禁要問,我國和歐洲地區出現的高溫熱浪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絡呢?

  “上面提到的北極濤動和赤道太平洋‘西暖東冷’,都是全球範圍內的大氣環流形勢和海溫變化情況,顯然這種大尺度的系統不會僅僅影響我國。”丁一匯説道,“當我們從整個大氣環流的角度看待高溫區域的分佈時,就能發現,不只我們一個國家受到大氣環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中國東部大範圍地區出現高溫熱浪,那麼一定與全球性的高溫過程有關聯。”

  今年夏季,在中東到歐洲地區,在美國的西海岸等地,都出現了明顯的高溫天氣,實際上,美洲、東亞、歐洲到中東這三個地區常常會同時出現高溫熱浪過程。“這種現象被我們稱為‘遙相關’,指的是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地氣候異常之間的聯絡。實際上反映了上遊的異常天氣可以通過高空強風速帶(氣象上稱急流)傳播到下游地區,相繼出現一連串的天氣現象和氣候,因而中國的這次高溫熱浪是上面三個條件共同疊加和增強的結果,是一次比較複雜的海氣相互作用過程。”丁一匯解釋道。

  “北澇南旱”趨勢言之過早

  根據近年來的觀測記錄,我國雨帶北移的現象比較明顯。從2000年開始,主要的雨帶就已經從華南和長江流域移到了淮河到黃河流域之間,有的年份可以到達華北,今年的雨帶則到達了東北地區,所以在近十多年裏,南澇北旱的格局確實正在逐漸發生改變。

  但是回顧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國氣候格局呈現出的實際上是“北方多雨、長江少雨、華南多雨”的形勢。目前雨帶北移的現狀只持續了十幾年,而通常一個氣候平均值要基於20年至30年的連續數據。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證明這種趨勢的確定性和穩定性,所以還需要參考未來5年到10年的天氣氣候狀況。不過丁一匯也坦言,根據目前國際上和中國氣象局氣候模式預測,未來幾年雨帶偏北的可能性依舊比較大。

  不過,雖然雨帶北移現象明顯,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雨帶主要還是集中在淮河和黃河流域,未來雨帶能否繼續北移,還需進一步的觀察。“所以,目前還不能説我國夏季進入‘北澇南旱’的階段,但是雨帶北移是近10多年來的明顯趨勢。”丁一匯總結道。

  雨帶北移的利弊之辨

  據了解,目前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西線即將完成,預計每年可以通過這兩條線路調取150億噸至200億噸水到北方。那麼在雨帶北移的氣候背景下,南方是否還有充足的水分可以調往北方?

  “雖然近兩年來有北方降水明顯增加、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減少,但總體説來,並不會影響我國降水‘南多北少’分佈的氣候特點。”丁一匯進一步解釋道,“譬如長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達1100毫米以上,即使每年減少100毫米的降水,也僅佔年平均降水量的9%左右。而北方地區即使參考降雨較多年份,也只會在年平均降水量上基礎上(600毫米左右)增加70毫米降水,即降雨量增加的幅度能達到12%以上。但降水量的變化只是一個疊加在平均降水量上的變率,可以改善北方的供水狀況,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和北方的氣候格局。南水北調後一個有利的條件是,能夠有效減少北方地區地下水使用量,因此該工程的重大經濟效應不會受到改變。”

  既然雨帶北移至一直“喊渴”的北方地區,那麼是否這種變化帶來的都是有利影響呢?丁一匯認為,由於雨帶北移使北方暴雨風險顯著增加,需“睜大眼睛”高度關注未來北方地區的防汛工作。

  “如果真的出現‘南旱北澇’的氣候格局,那麼北方地區降水的氣候背景就會發生改變,暴雨的重現期就會減少。過去50年一遇的降水,未來可能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丁一匯強調道,“我國在50年代和70年代屬於‘南旱北澇’的氣候格局,那時北方夏季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場暴雨,而這種暴雨造成的洪水往往是持續和劇烈的。譬如1963年8月海河特大洪水、1958年7月黃河中下游地區和1975年8月上旬河南地區由大範圍暴雨引發的洪水。可見在‘南旱北澇’的氣候格局下,北方地區暴雨發生的頻次和強度都會明顯增加,防汛形勢則會持續嚴峻。”

  “去年‘7·21’北京及周邊地區出現的極端降水事件應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氣候格局調整的階段,暴雨出現的頻率可能比過去要有所增加。至於會不會出現‘南旱北澇’,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信號,一個值得高度警惕的信號。”丁一匯認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