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大學生假期兼職要謹防招聘陷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3日   來源:解放日報

    最近,陸續有長三角一些高校學生反映暑期兼職被騙。記者日前採訪發現,社會上的兼職招聘現象確實存在某種“亂象”。急於貼補花銷、家長不在身邊、校方難負責任、維權意識淡薄……“兼職大學生”成了“被騙一族”。對此,有關教育、勞動和工商部門人士提醒,大學生應慎對暑期兼職,提防招聘陷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招聘騙術越來越“專業”

    “我公司誠聘兼職打字員,每萬字130元,不收取任何押金,拒絕仲介;工資每日結算,絕不拖欠;網絡傳遞文本,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完全自由職業……”

    網絡上這則兼職招聘廣告,説得花好稻好。然而,它確實是一種騙術。南京某大學一女生回想起受騙經歷時還心有餘悸:“我當時按照廣告裏的説明打開了招聘公司的網址,公司要求我用手機領取個性簽名作為‘網絡工作證’,説是憑‘工作證’才能應聘。結果我發了幾個短信過去,都沒簽上名,信息費倒被扣了近20元。”

    記者發現,網絡兼職招聘玩騙術的手段越來越“專業”,也更具吸引力。有些網站將部分“員工”的工號、身份證號碼發佈在網站的醒目位置,甚至在公司網站公示欄裏,還顯示著尚未領取薪金的兼職人員名單。行騙路數同樣五花八門,要求輸入應聘者的手機號碼、銀行賬號密碼以騙取手機信息費、賬戶存款等不在少數,更有甚者變相騙取應聘者的照片、住址、家庭情況等私人信息,帶給受害者無窮的恐懼與痛苦。

    上海某高校舞蹈專業的金同學假期嘗試著做些短期的兼職工作,卻也難逃被騙,“我試著去應聘一個‘日薪500—800元包住宿’的酒吧模特兼職崗位,對方二話不説扣下了我的證件,還逼我繳納幾百元建檔費、培訓費。所謂‘培訓’其實就是在酒吧走秀,一直‘培訓’到現在還沒正式工作,恐怕到了開學我還賺不到一分錢。”

    據某知名網站調查顯示,近三成大學生在兼職中有過被騙的經歷。不法分子正是利用極具吸引力的待遇引誘學生與其聯絡,而後層層設下圈套,“步步為營”騙取應聘者錢財。

    兼職權益無細則可觀

    針對大學生兼職應聘上當受騙的現象,記者採訪發現,對這一問題的管理環節,似乎存在“真空”。照理説,有關高校針對大學生兼職工作應有一個專門的管理細則。可記者採訪了長三角一些高校的學生管理部門,都表示目前暫未制訂相應管理細則。浙江大學學工部部長金海燕對記者解釋,學校對學生的假期活動包括兼職等行為普遍不負責,只在暑期離校前進行相應提醒。

    “目前在校學生與企業的勞動關係是不被勞動部門認可的。”浙江省勞動保障廳政策諮詢處俞女士表示,“上述二者只構成民事雇傭關係,不在勞動部門管轄範圍內。”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餘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係,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一些不良公司正是鑽了這個“空子”,為日後推脫責任做“準備”。

    工商部門如何管理虛假網絡廣告?江蘇省工商局廣告監督管理處戴處長表示,招聘廣告不同於醫療食品等廣告,不需勞動部門審批,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明確管理規定;至於網絡信息管理,目前法律尚無相關規範。

    編本“防騙指南”

    許多不良公司利用大學生通過暑期兼職達到“快賺、多賺、輕鬆賺”的普遍心理趁虛而入,尤其是撒網虛擬世界,吸引大量學生受騙上當。對此,應該提醒應聘大學生加強維權意識,識破陷阱,並且對之揭露或舉報。

    記者對某發佈學生兼職信息的網站做了統計:僅8月5日一天,上海地區招聘兼職崗位的信息達946條,杭州為809條,南京507條。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禮儀、模特、公關、服務生、保安、促銷員等,招聘標題往往帶有“非仲介”、“零收費”、“高薪包住”等頗具誘惑力的詞語,吸引大量學生點擊諮詢。東南大學學生辦的一位林老師介紹,該校每年都會面向大一學生發放《新生防騙指南》,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增強學生的警惕感與辨別意識。

    有關人士建議,大學生在兼職之前,儘量與用人單位書面約定工作時間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及其支付方式等。一旦權益受侵害,要注意收集諸如領取報酬的簽名單或可證明在單位工作過的憑證等必要證據,並可向法院起訴。同時,提供兼職信息的網站應做好信息把控關,儘量屏蔽掉明顯的兼職詐騙廣告;高校也應加強對暑期在校學生的監管,幫助、配合學生順利完成兼職工作。(記者 邱曙東 實習生 黃蘭嵐)

 
 
 相關鏈結
· 暑期兼職要警惕三大陷阱
· 律師建議:大學生暑期打工最好簽訂用工協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