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芒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1日  

    每年的芒種節氣在6月6日或7日,這時太陽到達黃徑75°。從字面上説,“芒”是指麥類等有芒作物收穫;“種”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對於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時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忙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説“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説,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穫,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收麥種豆不讓晌”,真是“芒種芒種,樣樣都忙”小麥成熟期短,收穫的時間性強,天氣的變化對小麥最終産量的影響極大。這時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芽霉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於一旦。“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的農諺正形象地説明了麥收季節的緊張氣氛,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搶割、搶運、搶脫粒。“春爭日,夏爭時”,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種期以麥收後越早越好,以保證到秋前有足夠的生長期。大量的試驗和生産實際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産量均隨播(栽)期的推遲而明顯降低,播(栽)過遲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種豆不怕早,麥後有雨趕快搞”。麥收以後應抓緊搶種搶栽,時間就是産量,即使遇上乾旱,也要積極抗旱造墑播種,切不可消極等雨,錯過時機。“芒種忙,下晚秧”,南方的雙季晚稻育秧要抓緊進行,要特別注意稻薊馬等病蟲的防治工作。東北、西北地區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麥要適時澆水追肥,做好生長後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區的夏茶採制已經開始,由於氣溫高,芽頭長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時採摘,加工細制,提高品質。

    芒種後,我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宋人范成大的《芒種後積雨驟冷》詩:“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繪出了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農夫冒著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畫面。芒種時節,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梅雨對農業生産十分有利;梅雨過遲或梅雨過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會受到乾旱的威脅。但若梅雨過早,雨日過多,長期陰雨寡照,對農業生産也有不良影響,尤其是雨量過於集中或暴雨還會造成洪澇災害。“圩田好作,五月(農曆)難過”的農諺體現了在抗災能力極低的舊社會農民對梅雨成災的憂慮。在“樣樣都忙”的芒種之時,防汛抗災工作千萬不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