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健康
 
 
走出治療感冒的五大誤區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4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雖然已經進入冬季,可暖洋洋的太陽讓人一點兒也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暖冬現象有助於病原菌的滋生,更容易引發普通感冒。近來,北京兒童醫院的感冒患兒也是擠滿了診室。感冒不僅影響人們的健康和工作,而且容易誘發多種並發癥,如果治療的不及時、不正確,甚至會威脅人的生命。

  ■普通感冒的早期主要症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

  醫學上稱普通感冒為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也就是俗稱的傷風,其病因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全年均可發生,寒冷季節發病率最高。其早期的主要症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即鼻、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如咽部幹癢或有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鼻涕,一般無發熱或僅有低熱,病程約為一週時間,如果治療失誤合併進一步感染,可出現體溫升高、咽痛、頭痛、咳嗽、咳痰,或誘發其它疾病。

  一般患者往往不願意因為普通感冒到醫院排隊看病取藥,而自行到藥店購買一些感冒藥服用。患者應當注意的是選擇藥物要適當,並應按照藥品説明書正確使用。

  ■西醫治療早期感冒的原則是對症治療

  感冒早期如有低熱、頭痛、四肢痛時使用解熱鎮痛藥,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及其復方製劑。如有鼻塞、流涕常使用含有馬來酸氨苯那敏(撲爾敏)的復方製劑,也可用含有麻黃素的溶液或軟膏點鼻。如有咽部疼痛或灼熱感可含服各種清音利咽的口含片。如果出現咳嗽可加用止咳藥,如:復方甘草片、止咳糖漿等。如果有痰不易咳出則服用化痰藥,如:溴己新(必嗽平)等。如果症狀進一步加重,出現流膿鼻涕、咳黃痰、體溫升高就應當找醫生進一步檢查,決定是否加用抗菌素。

  ■中醫的診治原則是辨證論治

  中醫將感冒分為三類: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暑濕感冒。風寒感冒患者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口不渴、咳嗽、咯痰清稀、舌質淡、舌苔薄白,治療以辛溫解表的中藥為主,如: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顆粒、正柴胡飲顆粒等。風熱感冒患者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口渴、鼻塞、流黃稠鼻涕、咽喉紅腫疼痛、舌邊紅、舌苔薄黃,治療以辛涼瀉熱的中藥為主,如:銀翹解毒顆粒、桑菊感冒沖劑等。暑濕感冒常病發于夏季,患者常見惡寒發熱、腹部脹痛、嘔吐腹瀉,治療以解表化濕的中藥為主,如:藿香正氣水。

  ■防治普通感冒的誤區

  誤區一:認為打了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疫苗就可預防感冒。流感疫苗是抵禦流感病毒的疫苗,對預防普通感冒沒有療效。雖然二者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但是病原菌不同,臨床症狀有差別,預防和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普通感冒全年均可發生,病例分佈為散發性,早期一般不發熱。流感常發生於秋末或冬季,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其特點是具有流行性,經空氣飛沫傳播,可引起區域性、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發病的突出症狀是起病急劇、寒戰、高熱、全身肌肉酸痛等,合併呼吸道細菌感染的發生率高。

  誤區二:認為感冒後只要關閉門窗蒙頭睡,捂一身大汗就可治療。這只是一種假象,因為出汗後身體似乎輕鬆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更不能痊癒。人患感冒時進食減少,體質較弱,如果大量出汗極易引起脫水和虛脫,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進一步加重。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並應多喝白開水,以利於及時補充體液和排出體內毒素。

  誤區三:認為感冒時講究忌口,不吃雞蛋或牛奶等“發物”。感冒後會使人食欲減退,而流涕、咳嗽、發熱等症狀都會增加機體能量的消耗,如果不能通過加強營養及時補充能量,就會延長病程。因此在患感冒後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適當多攝取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魚類、雞蛋、蔬菜、水果等才有助於康復。

    誤區四:患感冒後同時使用抗生素、解熱鎮痛藥、中成藥、維生素等多種藥物,以為藥用得越多感冒便好得越快。普通感冒多數是由於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不僅對病毒無效,而且還可能由於濫用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治療感冒的藥物多數為復方製劑,大部分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如果服用種類混雜,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例如成人每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的劑量不應超過2克,而服用兩種以上含有此類藥物的製劑就可能造成藥物過量。

  誤區五:認為感冒是小毛病,應帶病堅持工作。醫學實踐證明,當睡眠減少、勞累過度、寒冷刺激時,人體的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便乘虛而入,誘發疾病。特別是感冒後不注意休息,病原體就易侵入身體其他部位,繼發感染引起化膿性扁桃體炎、化膿性鼻竇炎、細菌性支氣管炎,個別患者還可能轉為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使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臟病、腎病、癌症等慢性病加重或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睡眠和休息是恢復健康、縮短病程的有效方法。另外,許多治療感冒的復方藥物製劑含有馬來酸氨苯那敏(撲爾敏),易引起嗜睡的不良反應,不利於患者堅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