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一是正在長身體,二是要面對和中學學習生活不同的情況其營養需求也有所不同。
■注意均衡攝入營養素
穀物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供給熱能,應粗細搭配,不能只吃精米白麵。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在人體內能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一般每日400g-500g為宜。
肉蛋類主要供給蛋白質,也提供脂肪、無機鹽、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從穀物中得到的蛋白質,只能滿足人體需要的一半,而且缺乏優質蛋白,還必須從魚、蝦、家禽、奶類、豆製品中才能獲得多種蛋白,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蔬菜水果類,主要供給無機鹽、維生素,平衡膳食。新鮮蔬菜必不可少,可多選用綠色和橙黃色蔬菜,每日最好食400g-500g菜。能生吃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蘿蔔等,應儘量生食或涼拌了吃,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另外還可以補充1-2個水果,代替一部分蔬菜,以滿足身體無機鹽、維生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
油脂類,主要是提供脂肪,脂肪包括各種烹調油,除增加食物香味外,還可補充熱能,供給必需的脂肪酸,促進脂肪溶性維生素吸收,膳食中的脂肪總量不宜過多,一般每日50g較適當。我國營養學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科學的膳食結構,按“一、二、三、四、五、六”做了概括,即:每天吃一個水果;二兩調羹油,植物油和動物油各一半;每天三盤蔬菜,尤其要食葉綠素豐富的莖葉類蔬菜,其次為瓜果類等;每天四小碗飯或四個饅頭,以滿足穀物中營養的需求;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碟魚蝦、一碟肉、一碟豆芽或豆腐,以滿足蛋白質的需求;每天六杯湯類、飲料等液體食物,約2000ml。
■水土不服不是大病
新學期開始以後,有些大學新生會出現一系列原因不明的不適症狀,如失眠、乏力、全身不適、頭暈、胸悶、食欲減退、噁心、腹脹、腹痛、腹瀉等,有時還會發生全身斑疹等過敏現象。這是因為生活環境如飲食、飲水、氣候、地理環境的改變引起機體不適應而出現的一種暫時性的功能紊亂綜合徵,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水土不服”。其實水土不服不是什麼大病,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理可自行消失。
■多喝白開水
因土質、水質不同而引起的腹部不適,發生腹脹或腹瀉時,應多飲用些白開水,不要吃冷飲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喝生水,不生吃蔬菜。
■吃點豆腐
出現水土不服,要先吃點當地易於消化的食物,一方面對胃腸的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夠使腸胃慢慢適應當地的飲食。像豆腐這類的食物,刺激性小、易消化、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理想的飲食。此外,粥類、片兒湯等流食和半流食也是易於消化的食物,對胃腸刺激小,應多吃。
■喝點茶葉蜂蜜水
當出現蕁麻疹症狀較輕時,可多飲茶葉蜂蜜水:一小撮茶葉,兩匙蜂蜜,沖水連飲,既可得到含量豐富的微量元素,以補充土質、水質中所含微量元素的不足,又可以補充血液量,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致敏物質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蕁麻疹的發生,減輕過敏症狀。
■多吃點常吃的食物
因飲食習慣改變而引起食欲不佳,可視情況盡可能多地吃些以前經常吃的主食、菜肴相同或相似的食物,不要拒食、偏食,並適量吃些當地的主要特色食物或風味食品,以逐步適應。
另外,如果腸道反應比較嚴重,食欲不振,並伴有噁心、嘔吐者,可適當地服用一些抗感染及助消化藥,如黃連素、酵母片、山楂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