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犬病病死率高
狂犬病又稱恐水症,一般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表現為急性、進行性、幾乎不可逆轉的腦脊髓炎,臨床出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興奮、咽肌痙攣、流涎、進行性癱瘓,最後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為止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病死率高達100%。自1997年起,我國部分省份狂犬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近年來,部分地區疫情上升明顯,發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
犬、貓、狼、狐狸等是傳染源
野生動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次是貓,野生動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傳播本病。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動物咬傷而感染。病毒不能穿過非破損皮膚,如果皮膚受到抓傷或擦傷,被狂犬病動物舔一下都很危險。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動物用舌舔人的粘膜、口腔、肛門和外生殖器粘膜和皮膚也可造成感染。
兩種症狀判斷狂犬病
人狂犬病臨床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狂躁型,常出現興奮症狀,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屬於此型;另一種為麻痹型或稱啞型狂犬病,無明顯興奮症狀,一般不出現恐水,不足20%的患者為此型。
不同性別、年齡、職業人群對狂犬病普遍易感。人被帶毒的犬或其它動物咬傷後,視咬傷的部位及傷口的深淺、大小而潛伏期有所不同。咬傷部位在頸部以上且傷口又重者,潛伏期可短至數日,咬傷四肢遠端傷口輕者,潛伏期較長,可至幾年,十幾年。
控制傳染源是關鍵
狂犬病的預防主要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接種疫苗等幾個步驟。控制傳染源主要是家養犬免疫、消滅流浪犬,以及對可疑病犬和貓的捕殺。對家養犬進行登記,給予預防接種。狂犬、狂貓立即擊斃,以免傷人。咬過人的家犬、家貓等應設法捕獲隔離10天。病死動物應焚燒或深埋,不可剝皮食肉。
被咬傷後如何應急處理
一旦被動物咬傷或抓傷,一定要儘快正確清洗傷口和應用狂犬病免疫製劑,防止發病。傷口必須用肥皂水或清潔劑全面沖洗,沖洗的目的是破壞傷口處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圍神經。
沖洗後必須用酒精棉、碘酊或0.1%季胺鹽溶液(傷口無殘留肥皂水時方可使用,因為這兩種物質相互中和)消毒。條件理想時,傷口應暴露24—48小時,防止病毒穿入神經纖維。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傷口底部及周圍。傷口縫合或包紮應儘量避免,如果必須縫合最好在疫苗接種同時給予特異性抗血清。(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