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始終牽係著市民的心弦。今年是食品安全的多事之秋,也是廣州市努力構築食品安全信用防線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12月10日,廣州市食安辦葛昌順處長介紹了今年以來廣州市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採取的八大措施。
全國首建信用法規體系
目前,全國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方面的法律法規幾乎是個空白,而廣州敢為人先,如今已基本完成了《廣州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草擬工作。該辦法對信用信息的徵集、披露、獎懲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政府將依法披露違法生産經營偽劣食品的企業,並對其採取懲罰措施,力求引導市民消費講信用的企業生産的食品。據了解,廣州下一步還將陸續草擬《廣州市食品備案制度》、《廣州市食品生産經營企業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廣州市食品安全評估預警等級標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百家企業首推信用檔案
廣州市將從農業生産基地、食品生産加工企業、大型超市、肉菜市場、餐飲企業等行業中選取100多家企業作為試點,建立其食品安全信用檔案,並通過消費者評選、同行業評選、監管部門評選等方法,向社會開展創建信用超市、信用市場、信用飯店等活動。通過試點取得經驗後,在全市所有食品生産經營企業中推行實施。
本地産品全面電子監控
今年以來,廣州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全面推行電子監控,即把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本地生産食品的日常監管中。生産、流通等各部門廣泛採用條碼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等電子標簽,詳細記載産品的各種數據。消費者通過識別終端就能夠了解産品的所有情況。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根據電子標簽就可以追根溯源,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範圍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外來食品簽訂質保契約
廣州市要求對外地來的生鮮食用農産品進行市場準入,雙重契約保障市民食品安全。本地、外地生産基地與廣州市批發市場,以及市場開辦者與檔口經營者都需要簽訂質量保障契約。據透露,到2008年,全市90%以上的外地輸入生鮮食品實行質量安全保障準入制度。
市民可上網親把安全關
為避免重復檢測,廣州將對檢測機構的職能進行整合,並建立廣州市食品安全信用網,各職能部門將在該平臺上共享檢測信息。市民也可以登錄該平臺查詢食品安全信用相關信息。目前,市信息辦已與相關職能部門合作,初步建成了廣州市食品安全信用平臺,進一步的技術開發工作正在推進中。
亮證照經營讓市民放心
在打擊假冒偽劣食品的同時,廣州大力推進“亮證照經營”。一方面,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從市場上清查各種假冒偽劣食品,健全違規企業不良記錄,另一方面,推進“亮證照經營”,引導消費者安全消費。
實時監控提供安全預警
廣州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全市食品安全動態中心,將信息化技術和檢測技術融為一體,開發相關的應用軟體系統,制定相應的規範標準,通過該監控中心,可隨時查閱全市各區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況,並可進行動態評估,為食品安全預警提供科學依據。
應急預案積極防控事故
今年6月,經廣州市政府同意,該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了《廣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就應對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組織體系,監測、預警、報告與通報,應急處置、後期處置、應急保障、監督管理作了明確的規定,對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廣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了指導。市食安辦和食品藥品監管局已在全市進行了大規模應急預案培訓,近期將組織一次全市性的Ⅲ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活動。(記者 王小海 通訊員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