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個碼告訴我們,這盒月餅用的麵粉是今年6月生産的,玫瑰絲是今年5月生産的,蛋黃是今年8月剛生産的,每種原配料的信息都能追查到。”8月23日,在電子監管碼推廣現場會上,稻香村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員指著月餅盒上的一排編碼對記者説。這種新型的編碼從今年開始將應用到大米、月餅、飲用水等100種食品和工業産品上,確保産品質量安全。
與以往的各種防偽碼不同,由國家質檢總局推廣的這種新型電子監管碼記錄了包含産品“前世今生”的各種信息。北京市質監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子監管碼由質監部門統一組織賦碼並監督,編碼用“時間加序號”的方式,記錄産品的各種原料、配料、輔料和生産工序的信息。
以月餅為例,每塊月餅的麵粉、糖、玫瑰絲、蛋黃等各種原料都用“入庫時間加批次”方式單獨編碼,然後按工序排列,合成産品的最終編碼。每個産品的編碼惟一,記載信息準確,且可溯源。如發現月餅有質量問題,可按編碼信息查出不合格原料的進貨時間和批次,再通過進貨單據查到供應商、生産企業,甚至田間地頭。如果是工序操作不合格,也可以查到不合格工序的時間、班組和操作工人。
北京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子監管碼信息獨特,被重復利用或倣造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可以有效記錄産品的真實信息,使産品質量倒查溯源落到實處。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到今年底之前,全市將有200多家生産企業用上這種可實施質量追溯和真品查驗的電子監管碼,使每道工序和每件配料都能夠實現質量追溯。
對消費者來説,購買帶有電子監管碼的産品後,撥打114就可查詢監管碼的真偽,還可登錄監管碼專用網站免費查詢。如果電子監管碼查詢結尾為“不存在”或“多次查詢”,則該産品很可能為假冒産品,質監部門將依據監管碼上的信息實施打假執法。(記者 王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