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養生之道中,“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理念最為世人稱道。而所謂“兩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古人甚至把這稱為百年養生的三大法寶之一。
那麼,什麼是子午覺呢?簡單説來,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時、午時按時入睡,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根據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的睡眠理論,子時是晚11時至淩晨1時,是陰氣最盛,陽氣衰弱之時。中醫認為“陽氣盡則臥”,這個時刻休息睡眠效果最好,睡眠質量也最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午時是中午11時到下午1時,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陰氣盡則寐”,所以午時也應睡覺。不過,陽氣盛時通常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午休以“小憩”為主,只要半個小時即可。因為午睡時間太長,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晚上睡眠。
睡子午覺還有幾個注意事項:1.天氣再熱也要在肚子上蓋一點東西。2.不要在有穿堂風口的地方休息。3.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因為這樣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變。4.午休雖是打個盹,但也不可太隨便,不要坐著或趴在桌子上睡,這會影響頭部血液供應,讓人醒後頭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勢應該是舒服地躺下,平臥或側臥,最好的是頭高腳低、向右側臥。(李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