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如今醫學研究對疼痛的了解越來越深刻。中國衛生部今年7月發出通知,要求有條件的醫院增設疼痛科。中華醫學會臨床藥物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孫忠實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群眾對疼痛的認識存在四個誤區,對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重視不足。
誤區一,疼痛不要緊,扛一扛就過去了。專家指出,事實上,疼痛常常是疾病的早期表現,而多數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例如關節痛、三叉神經痛等,在這種情況下,痛就是病,治好了痛,才能治好病。孫忠實説:“一旦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就一定要到醫院的疼痛科進行治療,否則很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他還説,在治療疼痛方面,美國醫師協會建議使用布洛芬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總之,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要“止”不能“忍”。
誤區二,止痛藥吃多了一定成癮。孫忠實説,這也是一個錯誤觀念,因為現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是非成癮的,只有麻醉性的鎮痛藥,比如杜冷丁、酚酞尼、嗎啡,這些才是會成癮的藥。只要按照推薦的劑量使用,患者完全可以放心。
誤區三,止痛藥太多,單方、復方、中西復方一大堆,混合著用。孫忠實對此提醒説,要防止同類藥物之間重復使用,有很多中成藥從中文的命名上看不到西藥的成分,有的醫生給病人開了西藥的鎮痛藥,又給該病人開中成藥,裏面有相同的成分,這樣不一定增加療效,卻可能導致副作用增加。有些藥物則根本不能混合使用。比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同時使用會使阿司匹林的療效降低90%。
誤區四,跟著小廣告或偏方、秘方走。對此,孫忠實舉例説,前不久有一種增高劑廣告説小孩吃了那種藥每年可以長10厘米,很多家長去買,一小盒就要400元,其實藥裏的成分只是一種氨基酸——氖氨酸,而氖氨酸能值400元錢一盒嗎?它的實際成本只有4元錢。再比如説有個保健品廣告説能補血,吃了這種東西可以精力充沛地爬山和游泳,其實這種保健品使用的是鐵製劑,大量服用可能中毒。所以不能跟著廣告走。
孫忠實指出,儘管在疼痛治療方面,布洛芬等非處方藥安全性記錄好,但也應注意不要超常規劑量服用,要注意胃腸道的耐受情況。此外,疼痛患者也應注意日常生活習慣的調整,如加強體育鍛鍊等,疼痛患者還應經常按摩病變部位,這樣做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消除腫脹,分解粘連,使肌肉得以鬆弛。